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立 《经济导报》2010,(33):4-4
根据日本政府前日发表第二季度国内经济数字显示,日本次季GDP总额为1.288万亿美元,少于中国的1.339万亿美元,表示中国次季GDP规模已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相似文献   

2.
《经济导报》2007,(35):48-48
香港特区政府经济顾问郭国全先生阐述了第二季的经济情况: 1.香港经济在第二季迅速扩张,实质本地生产总值由第一季经修订后的5.7%加快增长至6.9%.经济持续全面向上,并录得显著高于趋势的增长.  相似文献   

3.
姚迁 《经济导报》2010,(11):48-48
3月16日,美国联储局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的会後声明再次强调.美国经济活力继续增强,家庭开支持续有温和增长,劳工市场亦由恶化程度缓和.变成已回复稳定,语气显然比上一次乐观,反映当局对经济现状感到满意。  相似文献   

4.
亨利·保尔森本周访问了中国,这是他自今年7月出任美国财政部长以来第二次访华。人们不难看出中国为何会成为保尔森关注重点的原因。没有比美中经济关系更能使华盛顿感到心烦的了。如今.中国已超过墨西哥成为美国第二大贸易夥伴。  相似文献   

5.
晓闻 《经济导报》2007,(19):4-4
根据双方安排,中美第二次战略经济对话将於本月22-24日在华盛顿举行。双方首次战略经济对话已於2006年5月中旬在北京举行。现在,这个由两国财经内阁成员参加的对话,不仅已成为双边检讨和促进经贸关系的重要机制,而且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正在逐步扩大。  相似文献   

6.
财经纵横     
IMF(国际货币基金)发表每半年一次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警告经济仍有下跌危机,前景“极之不明朗”,全球经济将陷入“二战后最严重的衰退”。今次已经是IMF第三次下调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今年1月的预测是增长0.5%,到了3月是收缩0.5-1%.今次是收缩1.3%.根据IMF的经济师预测,全球经济和金融危机对发达国家打击最大,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率计算下跌3.8%。  相似文献   

7.
汪冲 《经济导报》2007,(48):30-31
对於美国经济前景,从太平洋两岸到大西洋两岸,从官方到民间近来都弥漫弥着相当悲观的气氛。美联储议息会议纪要显示.大多数美联储官员认为美国经济存在巨大的衰退风险,并进一步调低2008年经济增长的预期。而据美国全国企业经济学家协会最新发表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认为美国经济将坠入衰退的经济学家已几乎是两个月前的两倍。[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紫龙 《经济导报》2007,(32):30-31
7月底,美国财长保尔森开始了今年的第四次访华。保尔森此次访问一方面是以实际行动来落实今年5月中美第二次战略经济对话成果,并为将于12月份举行的第三次战略经济对话铺路。另一方面.因为能源和环境是中美双方未来进展最大的领域,亦是下一轮谈判的重点,保尔森也是为开拓中国市场而来。  相似文献   

9.
何洁霞 《经济导报》2009,(26):19-20
纵然金融海啸令全球经济受到打击,然而.过去半年香港股市及楼市迅速反弹,市场上出现两种理论.有学者认为,香港经历金融海啸的经济寒冬后,春天已悄悄降临,残枝上正冒出生机,本港经济隐现“绿芽”(GFeen Shoots),预期银行金融业,地产业,零售业将最先茁壮出嫩芽。但是,有些持反对意见的学者,  相似文献   

10.
经济纵横     
《经济导报》2009,(38):28-29
亚洲开发银行预期,受惠於内地经济复苏,将令亚洲今年的经济改善速度快过预期,将对日本以外的亚洲地区今年经济增长预测,由3.4%上调到3.9%,明年则料会加速至6.4%o亚银的报告指,虽然亚洲经济普遍有改善,但认为复苏仍然脆弱,目前并非退出宽松货币政策的时机,须待内部需求及私人企业投资,才足以拉动经济。  相似文献   

11.
财经纵横     
《经济导报》2009,(28):17-18
中国6月份货币信贷数据显示,中国当前流动性环境继绩保持十分宽松的状态,而且次季GDP有7.9%的增长。中国经济在全球金融危机之下率先回暖的现实摆在眼前。不过,国家统计局指出经济回升的态势还不稳定,回升格局还不平衡。外媒更关注,增长率的飙升已促使经济毕家争论政府是否需要开始采取降温措施了。  相似文献   

12.
由次按引发的金融危机已整整延续了17个月之久,至今尚未有完结迹象.相反仍在步步深化。由最初的次按风暴.导致大型核心机构倒闭.掀起金融海啸.引爆系统性金融危机;再通过全球性的信贷紧缩.最终损及实体经济层面.引发目前世界性经济危机。虽然目前再发生核心金融机构诸如雷曼倒闭而引发金融海啸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范凡 《经济导报》2010,(33):12-13
根据日本内阁府8月、6日所公布的数字显示,今年第二季度日本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按美元计算为12,880亿,环比增长0.1%,按年率计算增长0.4%。与较早前中国所公布的今年上半年经济数据,第二季度GDP按美元计为13,390亿,以单季度比较,中国已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相似文献   

14.
全球金融海啸发生超过一年.香港经济渐见复苏迹象。回想金融海啸对香港经济带来的冲击,香港金融市场大幅波动,强积金一如其他投资,回报同样受到影响。不过,自2009年第二季开始,强积金投资回报已由负数转为正增长。  相似文献   

15.
香港经济发展由工业贸易作起步.至上世纪八十年代经济起飞.然後随着内地经济对外开放.香港的工厂逐渐北移.时至今日,有言论指工厂愈来愈少.代表本港的工贸已死,但有数据证明并非如此。据香港贸易发展局的一项调查显示.工贸行业仍对本港经济举足轻重,贸易占本港GDP比重较金融为高,工贸在2004年占本港GDP25%,而金融及保险业只占13%。若要工贸继续在本港维持重要的经济支柱地位,可以有甚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巨额的财政赤字,经常账连年录得逆差.利率处於极低水平,美元具备了大部份贬值的基础条件。但出乎市场预期,美元兑主流货币年内几乎一律只涨不贬。有解读认为,投资者已用实际行动向美国经济投下信心一票;但也有分析认为.汇率变化属“相对概念”,美元反弹仅仅出於欧元区形势转坏,至於美国经济是否已转趋乐观则无启示。  相似文献   

17.
《经济导报》2007,(45):1-1
次按债券已造成美林、花旗银行亏损,接下来的可能还有摩根士丹利等国际大行。上周四,伯南克承认次按问题恶化,将使美经济显着放缓。令外界揣测72月减息的可能性大为增加(本刊77月5日社论已经对所谓减息已在“通胀与经济放缓之间取得平衡”的看法提出质疑)。言论使得美股带动全球股市显着向下。次按所引发的消费疲弱和美元贬值也使欧洲经济面临困难。[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对宏观经济形势,当时媒体所说的拐点,可能会有一个向下走的趋向.但是中国经济增长确实有很强的势头。怎麽评价这一现象?这是一个选择的根据.它的过热判断.主要来源於过去一些增长的经验.有一些数据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比较合适的是8%。[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新闻视点     
《经济导报》2006,(24):4-5
宏调要升温、6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研究部署近期经济工作.会议认为当前经济情况总体是好的.但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仍然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会议指出要进一步落实中央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用经济手段有针对性地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坚持突出重点、区别对待、有保有压、适度微调。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5日说,将采取微调措施.调控经济,并会加强公开市场的力度。人行最近针对性地发行了2,000亿元央行票据.以期收紧商业银行信贷的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金融危机爆发后,美、日、欧等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迅速恶化。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日本,其经济恶化程度更是超过欧美,并呈愈演愈烈之势。如果把2009年第一季度换算成年率GDP降幅横向比较:美国负6.1%,欧元区16国平均约负10%。德国负14.4%,日本则因负15.2%而登上发达国家经济负增长榜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