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正> 胆囊切除术后胆道残余结石是很常见的,仅美国每年就有5000例胆道残余结石患者。对胆道残余结石的传统疗法是再次手术取石。由于既往的胆道手术使胆道的局部解剖变得很复杂,加之反复的胆道感染,患者的一般情况都比较差。因此再次手术的死亡率要比初次手术高4倍.近十年来随着经皮肝穿、胆道镜,纤维十二指肠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部分胆道残余结石是可以用非手术方法处理的。如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石、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取石等.但直径大于8mm的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和狭窄的类型、重建时机、促成损伤因素及胆道重建技术等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94例医源性胆管损伤患者,分为术中诊断、术后早期发现、引流或重建术后又出现狭窄等3组接受胆道再建手术。结果本组病例无手术死亡情况。术中诊断的31例中,22例系未辨清胆囊管和肝总管、胆总管联合部。随诊3-15年,疗效优者75例(79.8%),良者13例(13.8%),优良率达93.6%,差者6例(6.4%)。差者中已死亡5例(占5.3%,5/94)。结论除熟悉病理解剖关系外,经验和谨慎对预防医源性胆管损伤至关重要。胆道重建的疗效主要受Bismuth分型和胆道重建技术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 ,电视腹腔镜已广泛应用于腹部外科的各个领域 ,为数十万患者解除了病痛。随着设备的不断更新与完善、技术的日益成熟 ,腹腔镜在微创外科领域大显身手 ,从早期的胆囊切除到阑尾切除、疝修补术发展到目前腹腔各个器官的手术。但在胆道外科的应用还处于尝试和经验积累阶段。我院自 1 997 1 0至 2 0 0 0 0 6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 ,LC) 5 0 0例 ,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 1 2例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aparoscopiccommonbileductexploration …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胆道腔内碘-125粒子放射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可行性并初步探讨其疗效。方法9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放置胆道支架后接受胆道碘125粒子腔内放射治疗。结果从2005年10月至2006年2月间除3例患者于术后2-3月因肿瘤晚期呼吸循环衰竭死亡外,其余病例均未出现黄疸,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初步观察表明胆道支架置入联合胆道碘125粒子腔内放射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器官外肝动脉及肝蒂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年来,肝脏外科迅速发展,肝脏或其它上腹部器官(如胃、胆囊、胰和门静脉等)的手术,均涉及肝蒂及肝动脉的形态和位置。关于器官外肝动脉的研究及肝蒂结构的观察,国内外已有文献记载。但尚有某些分歧,特别在变异类型方面差别较大。观察肝动脉的变  相似文献   

6.
华支睾吸虫感染是一种地方性寄生虫感染,由于吸虫寄生在胆道内,常引起胆道的各种并发症,在临床上患者表现的症状大部分并不是由吸虫感染引起,而是由胆道的细菌感染引起。我院于1998年1月至2003年10月对135例胆道手术患者的胆汁进行需氧菌培养并同时查找胆汁中有无华支睾吸虫卵或成虫,分析有无寄生虫存在时胆汁中的需氧菌感染状况。  相似文献   

7.
对114例术中胆道造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按临床指征行胆总管探查,阳性率为57.9%,其中相对指征者仅13.5%,术后残石率为3.4%。提示术中胆道造影在降低残石率、减少胆管阴性探查等方面有重要价值。认为具胆总管相对探查指征者应将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检查列为常规。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肝移植术后肝脓肿的诱发因素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本院收治的5例肝移植术后并发肝脓肿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总结。结果肝移植术后肝脓肿的发生率为2.92%(5/171)。4例患者伴有胆道并发症,1例伴肝动脉血栓形成。肝脓肿多在移植术后1年内发生,多以发热寒颤、右上腹痛为临床表现,结合腹部B超或CT及微生物学检查可明确诊断。5例患者均应用敏感抗生素及加强营养支持治疗。另外,2例行B超引导下脓肿穿刺引流,1例行脓肿切开引流术。治愈率为100%。结论肝移植术后肝脓肿的发生与胆道并发症及肝动脉血栓形成密切相关;早期诊断、应用敏感抗生素、通畅引流及营养支持治疗能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
胆囊结石与胆道感染并存在胆囊结石形成中作用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 [1 ] 。肠道细菌 ,尤其是侵入血液的细菌通常可进入胆囊可能成为胆囊内的“潜在菌群”或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的病因 [2 ]。本文对胆囊结石的胆囊组织进行 HE、革兰染色、免疫组化病理学观察及细菌 L型检测 ,探讨细菌 L型在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发生与发展中的意义。1 材料和方法1.1 标本 我院 1997年 10月~ 1998年 7月单纯胆囊结石病例 5 9例 ,男 2 0例 ,女 39例 ,年龄 18~ 81岁 ,平均 43.2岁。均入院前半年无急性发作 ,入院后行选择性开腹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  相似文献   

10.
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生理退变,心血管系统顺应性降低,在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时,常因原有疾病、CO2气腹压力、胆心反射、麻醉药物的影响等因素,易出现麻醉和手术并发症。因此,我们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本文就近年来我院65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处理资料予以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鼠梗阻性黄疸术后肝内胆汁淤积的发生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胆道梗阻及再通模型,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间接胆红素(IBIL)、总胆红素(TBIL)水平;检测肝组织丙二醛(MDA)的含量;光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1A1(UGT1A1)基因及蛋白的表达。结果胆道梗阻后,血清中ALT、AST、GGTI、BIL和TBIL水平及肝组织MDA含量明显升高;肝细胞水肿,炎细胞浸润,胆管上皮及结缔组织增生,假小叶逐渐形成;肝组织UGT1A1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明显下降。胆道梗阻14 d再通后以上变化逐渐恢复,再通7 d后已接近正常。胆道梗阻28 d再通后以上变化恢复速度明显变慢,再通7 d后与对照组相比,仍有显著差异。结论随着胆道梗阻时间的延长,肝组织UGT1A1的表达明显下降;胆道再通后,UGT1A1的表达恢复缓慢。这可能是大鼠梗阻性黄疸术后肝内胆汁淤积发生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正> 据统计:七十岁以上人中有30%患有胆道结石,胆道手术在这个年龄组也是最常进行的腹部手术,其发病率和手术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但手术对老年人来说是危险的,据报告:60岁以上患者手术死亡率达5.5%~12.8%,最近英国的一组70岁以上病人手术死亡率达29%。目前,用透热电凝法在无需麻醉的情况下经十二指肠纤维内窥镜行括约肌切开排除胆道结石做为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正在日益受到重视。该法对老年患者可能更为有益,本文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经手术取出56例胆结石的核心细菌培养实验研究,其中胆囊结石44例,42例培养无菌生长,2例核心培养为大肠杆菌;原发胆总管结石7例,6例培养为大肠杆菌,一例为大肠杆菌及变形杆菌;胆囊加胆总管结石5例(仅送胆囊结石)无菌生长。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胆管结石细菌培养阳性率高,本组为100%。预防胆系带菌状态及早治疗胆道感染是预防胆管结石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4.
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十二指肠胃反流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观察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postcholecystectomysyndrome,PCS)患者十二指肠胃反流 (duodenogastricre flux ,DGR)的变化 ,探讨胆囊切除后DGR发生情况及其与PCS的关系。方法  2 0例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行动态 2 4h胃内pH和胆红素 (Bilitec 2 0 0 0 )检测 ,并与 10例胆石症患者和 15例正常对照者作比较。结果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碱反流和胆汁反流均不增加。胆石症组碱反流较对照组增加 ,胆汁反流不增加。结论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十二指肠胃反流并不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TP53、P16及K-ras在胆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早期癌中的表达差异及建立基因突变随机森林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1例行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慢性胆囊炎20例、胆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8例、胆囊早期癌23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患者胆囊病...  相似文献   

16.
完全钻入胆道蛔虫的诊断及内镜治疗12例张宽学,于伟利,张晓辉,史宇凡(第二临床医学院内科西安710004)1991年10月~1996年3月,应用内镜技术,对完全钻入胆道的蛔虫患者12例,进行取虫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患者系本院...  相似文献   

17.
据报道临床预防使用抗生素达 3 0 %~ 95 % [1 ] ,此易诱发耐药菌株的产生。Mozzillo等[2 ] 发现正常胃液、胆汁、空肠上段几乎无菌。马保金等[3] 也有胆囊切除术不使用抗生素的报道。为改变胆囊切除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传统观念 ,我们曾对不使用抗生素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总结[4 ] 。本文将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不使用抗生素 )和对照组 (使用抗生素 ) ,观察其疗效 ,旨在探讨胆囊切除术不使用抗生素的适应症 ,进一步证明部分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可以不使用抗生素。1 对象和方法1 1 病例选择  2 3~ 65岁 ;慢性胆囊炎或胆囊…  相似文献   

18.
本文总结我院1980年~1990年收治的医源性胆管损伤35例,(其中我院手术所致11例,占同期2679例胆囊切除术的0.41%,损伤部位以肝总管与胆总管交界处最多(28/35)。损伤的原因有:手术者麻痹大意、麻醉不佳、切口选择不当、助手不得力、局部粘连或有较大出血、解剖变异等。预防关键在于充分认识胆囊切除术的潜在危险,熟悉局部解剖关系,充分估计操作中的困难,选择适当的麻醉及得力助手。根据损伤的不同时间及类型决定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9.
《广东交通》2007,(6):60
12月9日晚,印度一列由高哈蒂开往新德里的列车在距西里古里39公里处发生脱轨事故,有7节车厢被甩出铁轨20多米外,其中3节翻倒。造成1人死亡,49人受伤,通向印度东北部的铁路运输中断。  相似文献   

20.
2003年1—2月,全省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4146起,死亡695人,受伤4161人,直接经济损失19677910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四项指数除直接经济损失上升16.72%外,次数、死亡、受伤三项指数分别下降了25.22%、10.21%、21.59%,全省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呈平稳、好转态势。 湖南道路交通事故通报(二月)$湖南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易善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