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差异化和精细化的公交服务要求城市管理者和公交运营者加深对公交出行变异性的认识。本文将公交惯常出行定义为乘客个体多次在同一时段或空间乘坐公交的行为,随机出行的定义与之相反。利用厦门市30天连续的常规公交数据,使用DBSCAN算法对出行天数在10天以上的高频乘客进行划分,用核心点来表征惯常出行,用非核心点来表征随机出行。结果表明有78.70%的出行在时间上具有稳定性,有72.32%的出行在空间上具有稳定性。研究结论凸显了公交高频乘客也具有随机出行,且随机出行的统计特征和时空分布与惯常出行有较大差异。研究结论可以应用于个体时空模式挖掘、乘客人群划分、定制公交线路制定、公交差异化服务设置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马萍萍 《综合运输》2022,(6):54-57+76
定制公交作为多模式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集合相似出行需求的个体,提供量身定制的公共交通出行服务。近年来,多地已有定制公交的有益探索,但“叫好却不叫座”,其中有定制公交本身功能属性的约束,也有企业发展策略和配套政策等方面的原因。本文基于问卷调查和乘客访谈,从需求侧和供给侧的角度总结了定制公交发展中存在的堵点,并为未来定制公交发展提出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3.
香港、东京、巴黎等城市的公交出行率均在70%以上。有的超过了80%。与之相比,我国内地城市的公交出行率普遍只有三四成。在公共交通无法提供便捷、优质服务的情况下,出台限购令未免有失草率,也不公平合理。  相似文献   

4.
数字     
《综合运输》2006,(11):92-93
10%在我国660多个城市居民的出行结构中,50万人口以上大城市居民公交出行的比例大多仍在10%左右,只有少数城市在20%左右,为数众多的50万人口以下的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居民公交出行的比重则普遍不足5%。  相似文献   

5.
2012年9月22日,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司长李刚、中道协常务副会长孔卫国等领导和来自全国31个省会城市、直辖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公交企业共聚一堂,见证了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城市客运分会成立大会。从此,全国公交行业辛勤工作的130万干部职工有了新的其乐融融的大家庭。  相似文献   

6.
有一个公式:出行时间价值=出行时间×出行成本。每天,我们都在追求出行时间价值最小化。时间多,坐跑得慢但花钱少的公交;时间紧,或打车或开车,花费高,但跑得快!对于生活在两个城市的人们来说,城际公交就是在选择公交出行还是选择打车或开车出行,两者在时间和出行成本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7.
为了应对城市化带来的市民出行困难,全国不少城乡都在城市"公交优先"和城乡公交一体化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充分体现了城乡公交作为一个民生问题已经为地方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所高度重视。大连"公交优先"落到实处建立稳定、规范的政府财政保障政策,是保障城市公共交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从2006年开始,大连市实施了对公交企业承担的老年人、学生优惠乘车和残疾人、残废军人、离休干部免费乘车等社会福利性支出给予专项补  相似文献   

8.
对于公交线路来说,公交场站是公交车的“家”,而对于城市的整个公交线网而言,公交场站是沟通的重要节点。通过科学规划,公交场站将各公交线路有序排列组合从而为市民提供高速高效地出行服务。如果说道路是城市的血管,那么公交场站正如城市的穴位。公交场站的缺失或布局不合理将导致公交线网布局困难、内耗高,不利于市民出行,甚至使城市整个交通体系陷入混乱。  相似文献   

9.
邵惠民 《人民交通》2011,(10):86-87
上海公交现已拥有17万多辆公交车.日均客流量达770多万人次。面对近期屡屡发生的公交驾驶员“遭袭门”事件.为进一步切实保障公交司机和市民乘客的出行安全,杜绝和减少公交车厢暴力袭击事件的发生.上海公交行业龙头企业——巴土集团在营运车辆上加上报警按钮硬件配套的同时,积极提出系列关爱举措.为公交驾驶员减压。8月9日上午.巴土...  相似文献   

10.
吴金虎 《综合运输》2014,(12):87-88
一面是公交地铁涨价,一面是私家车单双号限行,这两个新闻放在一起看,很有点“左右互搏”的味道。为了降低污染排放和减少交通拥堵,各地政府都在尽可能地减少私家车出行,鼓励人们绿色出行、公交出行,然而这两年个别城市在公共交通建设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又屡屡传来涨价声,于是有些人放弃公交出行,甚至开始考虑买第二辆车应对限行。  相似文献   

11.
前一阵子谈起市民为什么不喜欢坐公交,发觉原因众多而且复杂。不管怎样,看来还是因为公交公司没有把乘客服务好,引不起乘客上车的兴趣。虽然公交服务是一项社会公共事业,我们也不应该坚持旧有的计划经济思维,一味努力提供服务而不考虑市民的需要和需求。目前大部分城市的公交集团都是以市场行为来经营的,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考虑如何把乘客服务好。讨得乘客的喜欢足公交企业管理层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在"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战略"的背景下,夜班公交不只是超一线城市才有,很多大中城市已经开始结合自身情况,开启了服务大众为核心的夜班公交线路,夜班公交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已成为人们夜间出行不可缺少的交通方式,充分满足了大众对夜间出行对稳定、环保、安全的出行需求。夜班公交线路近年来不断开设和体系不断健全,但是很少学者研究夜班公交路线服务评价体系。本文将提出基于多种出行方式的夜班公交评价模型来解决这一问题,结合银川市一周交通量数据,运用GIS对银川交通发生量进行可视化分析,对夜班公交线路的合理评价,最后给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分析公交持卡乘客的出行数据,挖掘乘客的出行规律,改进基于出行链理论的下车站点推导方法,并建立、检索站点邻域集以提升下车站点的推导效率。借助攀枝花市特殊的自动收费系统,利用分段计费线路的下车数据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下车站点的推导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同时探究了最大步行距离阈值对推导结果的影响,给出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建议。此外研究分析了不同线路、不同群体的推导效果,对其内在原因做出解释,提供了模型方法的改进方向。研究结果有助于分析乘客的公交出行行为,支撑辅助型公交的需求分析和布设,提升公交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4.
2011年11月,交通运输部下发通知,明确在“十二五”期间组织开展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并于2013年年底前,启动30个城市示范工程试点工作。自启动以来,各地纷纷响应,有21个城市申报首批试点城市。经初步审查,北京、南京、济南、大连、哈尔滨、郑州、石家庄、太原、西安、重庆、昆明和乌鲁木齐等12个城市进入专家评审阶段,并将在其中确定“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首批试点城市。怎样建设公交都市?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香港成功建设公交都市有何启示意义?针对这些问题,香港著名交通、规划专家,何黄交通顾问有限公司主席黄良会博上给出了建议。黄良会认为,公交都市建设首先得确定区域交通承载能力,这样才能确定土地的开发类型和强度;其次要综合开发土地,合理进行功能分区,这样才能降低城市出行需求和成本;再次要设计一个多方式、有层次的综合公共交通体系,使出行各取所需,并保障其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5.
“智能交通”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改进地面公交调度和信息服务、出租车综合信息服务、轨道交通换乘信息服务和交通枢纽综合信息服务等,能够帮助出行者选择更好的出行方式,由“盲目”出行转变成“有序”和“可靠”出行。近年来,各地都在不遗余力地推进智能交通的建设,并将它作为发展智慧城市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6.
李轩睿 《综合运输》2023,(5):82-88+102
基于半自动公交能够实现多辆公交单元协同行驶的特点,本文提出半自动公交编组与调度模型。考虑编组公交动态运行特性、乘客特性等因素,以公交公司运营成本与乘客出行时间成本为优化目标,优化发车间隔和编组规模,并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进行求解。最后基于成都市116路公交线路对本文提出的模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与非编组模式相比本策略能降低35.9%的乘客出行成本与20.0%的运营成本,证明了本文提出的半自动公交编组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公交出行是老百姓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公交事业是城市公用事业,公交车辆是城市流动的“血脉”,城市公交折射出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是城市的“窗口”和文明进步的象征。  相似文献   

18.
城市公交车厢作为公交企业经营的最小单位,是公交服务工作的最基础载体,其环境状况优劣,直接反映出企业的管理质量、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现代城市公交车厢要注入昂扬的时代精神,浓厚的文化氛围、集服务性、知识性、欣赏性为一体,使乘客在安全、快捷、方便的乘车过程中,体验心灵的愉悦、求  相似文献   

19.
城市定制公交是一种新型的公共交通模式,其可预约、无换乘、高品质等优点,得到了国内外越来越多研究者的认可,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该模式可以有效缓解由职住分离造成的城市交通拥堵,改善行人出行体验。为促进定制公交研究的发展,本文就国内外关于城市定制公交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并将定制公交与不同公共交通模式以及不同辅助公交模式进行对比,明确了定制公交的特点和定位。重点对定制公交潜在客流识别与选址、线网规划、运营管理三个方面进行了综述,最后针对我国定制公交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经历过公交国有体制、民营主体和股份制体制,佛山市公共交通行业又一次站在了改革的风口浪尖上,借鉴欧美公共交通运输模式的先进经验,佛山市在全国首创TC公交模式,至今已经走过四年的时间,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比改革前后的公交出行数据,公交服务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和发展。从2007年底至2011年底,佛山市公交线路从246条增至496条,全市公交分担率和万人公交车拥有量从改革前7%和8.8标台/万人提升至21.4%和13.4标台/万人,公交投诉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