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平洋战争初期,美国海军发现日本重巡洋舰的速度和火力都超过美国的同级舰,因此提出了建造更重型战舰的要求。美国海军对这些战舰的官方称呼是大型巡洋舰,实际上从各个角度来说它们都可以算是战列巡洋舰。  “阿拉斯加”级预计建造六艘,舷号CB1—CB6,实际只完成两艘。第三艘“夏威夷”号最终未能完成,因为战争早已结束。首舰“阿拉斯加”号和第二艘“关岛”号分别于1944年6月17日和9月17日服役,加入太平洋舰队对日作战。这一级舰原来是设计为巡洋舰队的领舰,对手是日本的重型巡洋舰,因此拥有较强的火力、机动性和先进的指挥性能,但是造价昂贵,与“衣阿华”级差不多,但装甲防护相差悬殊。阿拉斯加级舷侧主装甲带只有9英寸,对日舰的14英寸炮弹肯定没戏,也就是只能抵御日本重巡洋舰的主炮。建成后的阿拉斯加级重巡主要伴随米切尔的航母舰队,充当巡洋舰分舰队的旗舰,并为航母提供保护。末期日本海空军力量接近毁灭时,曾参加炮击舰队炮轰过日本本土,在二战中没击沉过一艘日舰,没有什么特别的战绩。该级舰相继在40年代末退役,50年代末拆除。  相似文献   

2.
最上级重巡     
在日本重巡洋舰史上,最上级是一级非常特殊的重巡洋舰,因为该级舰是日本钻条约空子、“偷梁换柱”建造而成的,被其它西方国家称为“惊人的违约舰”。那么,当时在最上级背后有着什么故事呢?  相似文献   

3.
高雄级重巡     
高雄级是日本继妙高级后建造的第二批条约型万吨级重巡洋舰。该级舰虽然是在妙高级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比后者更加“雄壮威武”,综合性能更好。在同时代建造的重巡洋舰中,还很少有哪型舰能够与高雄级相媲美。也正因为如此,高雄级在当时赢得了“日本巡洋舰之王”的称号。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高雄级虽曾在战争初期得意一时,但随着盟军在战争中后期掌握战略主动权后,高雄级就只有招架之功了。最终,在盟军如潮的攻势面前,高雄级重巡洋舰全部灰飞烟灭。  相似文献   

4.
在二战前日本海军建造的所有轻型巡洋舰中,“夕张”号是非常有特色的一艘。该舰是日本海军最小的轻巡洋舰,但却应用了许多构思巧妙的设计,其中有些还对世界巡洋舰的设计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夕张”号虽然“个头”不大,但在实战中却表现得非常活跃,取得的战绩甚至强于一些比其个头大得多的重巡洋舰。因此,尽管该舰成为日本军国主义的陪葬品,但其本身仍不失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  相似文献   

5.
青叶级重巡     
青叶级重巡洋舰是古鹰级的改进型,所以两型舰在外形、结构等方面都很相似。两级舰的最大区别(建成时)在于青叶级是日本海军第一型装备联装炮塔和弹射器的巡洋舰。自青叶级后,日本海军重巡洋舰的主要结构样式也就基本确定下来。  相似文献   

6.
覃俞盛 《舰船知识》2011,(10):58-62
舰型结构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与斯普鲁恩斯级导弹驱逐舰采用的是相同的标准平台,因此两级舰除上层建筑外在外型上十分相似.就舰型来讲,该级舰一改之前美国巡洋舰传统的平甲板舰型,采用了长首楼舰型设计,飞剪型舰首,并且舰首呈V型剖面,两舷明显外飘,为防止高海况下出现埋首现象而在舰首加装了舷墙.  相似文献   

7.
球磨级轻巡     
在日本巡洋舰史上,“球磨”级轻巡洋舰是值得一提的一级舰。它是日本自“天龙”级后自建的第二级轻巡洋舰,共有5艘。可是这5艘舰的武器装备、作战使命却大不相同,在世界同类舰艇发展过程中极为少见,构戍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相似文献   

8.
刘兵 《舰船知识》2011,(10):63-67
在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开始批量服役后,随着相关各领域技术的不断更新,舰上的各种武备子系统也进行了部分的现代化升级,在该级舰不断现代化改装的路上,有两个计划最为重要和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9.
“阿贺野”级是日本在二战中建成的最新一级轻巡洋舰,代表了日本当时在轻巡洋舰设计方面的最高成就。该级舰外形漂亮,结构和布置合理,具有很强的现代军舰风格。但是,该级舰生不逢时。首舰“阿贺野”号(AGANO)建成服役时已是中途岛海战后数月、日本海军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第2艘“能代”号(NOSHIR0)和第3艘“矢矧”号(YAHAGI)服役时,日本海军已在太平洋一系列海战中失利,  相似文献   

10.
《船电技术》2010,(11):61-61
俄新社6月26日报道,俄罗斯海军司令表示,俄罗斯打算从乌克兰购买一艘还未建造完毕的“光荣”(Slava)级“罗波夫海军上将”(Admiral Lobov)号导弹巡洋舰。该级巡洋舰的建造工作于1984年在乌克兰Nikolayev船厂启动,但由于军费的急剧缩减,该舰的建造工作于80年代晚期停止。该舰于1992年被重新命名为“乌克兰”(Ukraina)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