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应用轴承载荷分布理论计算了最大滚动体载荷,建立了高速列车轴箱圆锥滚子轴承单个最大受载滚子的三维切片模型,进而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不同工况下三种对数凸形的滚子与内、外圈的接触应力及等效应力进行了探究;并对对称对数修形在三种工况载荷下,不同修形量与接触应力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对称对数修形效果最佳,非对称修形次之,并给出三种工况的最佳修形量数值.  相似文献   

2.
3.
文中对比分析了圆锥滚子轴承单元的主要特点,提出圆锥滚子轴承是高速动力车轴箱用轴承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4.
5.
圆锥滚子轴承滚子凸度的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对工程上常用的4种滚子凸度进行计算,得出各自的应力分布状况,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从而得到最优的滚子凸度。  相似文献   

6.
准高速客车轴承滚子对数母线无心超精成形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贯穿式超精原理,实现了准高速客车在滚子的对数母线修形,加工出的滚子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客车轴箱短圆柱滚子轴承深穴滚子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I-DEAS软件的有限元程序,对短圆柱滚子轴承新型结构滚子-深穴滚子以及直母线滚子进行了三维接触有限元分析,并由此证明了深穴滚子的优良性能。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应用VB编程计算圆锥滚子轴承的负荷分布及受载最大滚动体所受载荷的基本原理和要点,并将圆锥滚子轴承的动力学原理与动力学分析软件相结合,对不同工况下圆锥滚子轴承的负荷分布进行了仿真分析,求出各个工况下受载最大滚动体所受载荷值,通过仿真分析生动形象地展示不同载荷工况下圆锥滚子轴承的受载状态,确定与轴承参数相对应的最佳工况,为圆锥滚子轴承的优化设计和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计算承受联合载荷的圆锥滚子同承负荷分布,分析了在不同偏斜状况下的圆锥滚子及滚道受力的变化趋势,总结出偏斜对圆锥滚子轴承受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某型高速列车轴箱弹簧为研究对象, 通过载荷标定方法制作了弹簧载荷测试传感器, 安装于动力转向架, 通过在线路测试得到了轴箱弹簧载荷时间历程; 结合车载陀螺仪信号, 分析了启动牵引、制动停车、高低速直线、进出坡道、曲线通过等典型工况下的轴箱弹簧载荷特性; 根据轴箱弹簧载荷的变化特点, 将测试载荷分解为趋势载荷和动态载荷, 并在统计基础上给出轴箱弹簧一定运用里程下的载荷谱, 确定了载荷幅值与载荷作用频次的对应关系, 根据损伤一致性准则, 分析了载荷谱各级载荷造成的损伤比重与轴箱弹簧疲劳损伤随列车运行速度增大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 轴箱弹簧载荷与应变呈线性关系, 其传递系数为9.45×10-5 kN-1; 与非动力侧轴箱弹簧相比, 动力侧轴箱弹簧载荷幅值变化受电机扭矩载荷的影响较大, 在列车启动阶段, 电机输出扭矩达到最大值, 动力侧与非动力侧轴箱弹簧的载荷分别为-7.42、1.26 kN; 列车速度由240 km·h-1增大至350 km·h-1时, 轴箱弹簧趋势载荷由-0.6 kN变化至-2.0 kN, 最大动态载荷由1.53 kN增大至1.86 kN, 增大了22%;动力侧轴箱弹簧在列车低速、高速运行时所产生的疲劳损伤比重分别为0.79、0.75;列车运行速度提高会使轴箱弹簧高幅值载荷产生的疲劳损伤比重略有降低, 这与非动力侧疲劳损伤比重分布特点相吻合; 动力侧和非动力侧轴箱弹簧疲劳损伤随着列车运行速度增大均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 在列车速度为300 km·h-1附近时达到最小疲劳损伤, 动力侧与非动力侧轴箱弹簧的疲劳损伤分别为0.110、0.004。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高速列车轴承早期故障中低频信号的类间分离性较弱、保持架故障难以识别等的问题,提出了基于Teager能量算子(Teager energy operator,TEO)聚合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熵的自适应诊断方法.该方法将EEMD、样本熵、TEO相结合,利用EEMD的自适应性得到固有模态(intrinic mode function,IMF)信号,用改进的TEO从IMF中提取得到样本熵,使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判断轴承工作状态与故障类型;讨论了EEMD能量熵、EEMD奇异值熵、EEMD-TEO时频熵生成的故障特征向量以及该向量在SVM中识别结果;对正常轴承、保持架故障、滚动体故障3种状态的轴承样本数据进行了故障诊断.研究结果表明:对3种轴承的故障识别率可以达到98%,较传统的经验模态熵识别率提高了2.6%,该方法可用作高速列车轴承状态诊断.   相似文献   

12.
13.
为提高牵引电机轴承温度的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改进LSTM的高速列车牵引电机轴承温度预测模型。该模型引入窥视孔模块,改进了LSTM网络结构,适应长距离时间序列的牵引电机轴承温度数据,设计两层改进LSTM网络构成隐藏层,减少模型的计算量和训练耗时。选取某动车组的历史运行数据进行测试与分析,与标准LSTM、RNN、GRU、SVR预测模型相比,改进LSTM预测模型的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最低,分别为1.158和2.57%,表明改进模型提高了牵引电机轴承温度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4.
以轨道车辆轴承试验机支撑轴箱内的轴承为研究对象,在恒定径向载荷和轴向变载荷下,利用ADAMS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仿真出支撑轴箱内轴承各元件间作用力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支撑轴箱内轴承各元件间幅频特性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可知支撑轴箱内轴承滚子出现最大载荷时的位置,和轴承振幅最大处的频率,并与主轴的固有频率比较,分析其共振情况.对支撑轴箱内轴承进行Pro/MECHANICA疲劳特性分析,可知支撑轴箱内轴承的寿命能否达到许用的要求.以上的分析结果,为试验机主轴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5.
高速列车盘形制动系统热机耦合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热机耦合对高速列车制动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建立了高速列车制动系统三维瞬态热机耦合有限元模型,进行拖曳制动状态下热机耦合特性的计算与分析;采用ABAQUS/Explicit热-位移瞬态分析法,探讨列车制动过程中的温度分布特性和振动行为,并与忽略热机耦合状态的系统动力学行为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制动过程中闸...  相似文献   

16.
高速列车的稳定性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为了研究列车中各车辆在直线上和大半径圆曲线上的蛇行稳定性,建立了具有17个自由度的车辆系统非线性数学模型。模型中考虑了车钩力横向分力的作用,根据列车运行阻力确定各车辆(动车或拖车)的车钩力,其是列车速度和车辆在列车中位置的函数,列车编组共考虑了2M9T、3M8T和6M5T三种形式。应用牛顿一拉夫森达代法确定车辆系统的平衡位置,采用QR算法求解系统雅可比矩阵的特征值,并结合二分法搜索系统平衡位置失稳时的临界速度。通过计算得知,在直线上列车中各车辆的临界速度相差不大,但在曲线上有一定的差别,车辆在曲线上的临界速度要低于直线上的临界速度,曲线半径越小,其临界速度越低,因此进行曲线上的临界速度计算时,必须考虑车钩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应用三维有限元法精确计算了机车牵引齿轮轮齿的啮合刚度及变形,并结合机车牵引齿轮传结构的具体特点,对韶山8型准高速机车牵引齿轮的修形量进行了优化计算。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197726型铁路货车轴承滚子裂纹成因和消除裂纹的措施。通过对滚子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磁粉探伤后有磁痕显示的滚子进行随机取样,得出了滚子中各种裂纹的分布规律。利用金相和电镜等手段,并结合生产实际,对各种裂纹的成因作了分析,研究表明,滚子裂纹中既有原材料裂纹,也有制造过程裂纹(冷镦,热处理、磨削裂纹),其中原材料裂纹是主要的。  相似文献   

19.
经理论计算和生产工艺分析,提出新型轴承滚子结构-空穴子来代替修形滚子,可以提高滚子轴承的接触疲劳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0.
为获取高速列车齿轮箱轴承在服役振动环境下的动载荷,由动力学软件SIMPACK建立了某型高速列车齿轮箱台架仿真模型;基于谱修正的多点相干随机振动控制算法,通过虚拟激振器施加纵向、横向、垂向的轴箱实测加速度功率谱,再现了齿轮箱受到的多点相干线路激励;通过台架仿真模型获取了齿轮箱输入轴电机侧圆柱滚子轴承在服役振动环境下的轴承径向载荷、轴承中心轨迹和滚子与外圈滚道接触载荷。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谱修正控制算法,在优化速度指数为0.3,进行10次迭代后,轴箱的仿真与实测加速度功率谱相对误差趋于稳定,最大相对误差小于10%;不同的电机输入扭矩下,有无线路激励齿轮箱轴承动载荷表明,电机输入扭矩决定了齿轮箱轴承动载荷均值,而线路激励是齿轮箱轴承动载荷波动的主要原因;频谱分析显示,线路激励增大了轴承径向载荷在中低频带与齿轮啮合频率处的能量;同时线路激励增大了滚子与外圈滚道接触载荷,但是接触载荷的接触区和均值无明显变化;当无线路激励时,轴承中心轨迹沿齿轮的压力角振动,与垂直轴夹角为26°;线路激励使轴承中心轨迹波动范围更大、更随机,在方向上没有明显特征。可见,电机输入扭矩和线路激励是高速列车齿轮箱轴承动载荷的主要来源,台架仿真模型可为高速列车齿轮箱轴承动响应评估和载荷谱建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