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目的:目前,多年冻土区路堑边坡防护方面开展的试验研究较少,缺乏设计、施工和应用效果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基于青藏铁路北麓河试验段柔性护坡试验工程的地温和变形观测资料,分析了泡沫玻璃护坡和草皮护坡下的地温发展变化规律和边坡纵向变形过程,阐述了两种柔性护坡防护工程的应用效果,希望为多年冻土区道路工程边坡防护设计、施工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论:泡沫玻璃板短期内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可以减小季节融化深度,有利于边坡的稳定.但泡沫玻璃护坡段冻结期发生了较明显的冻胀变形,并导致泡沫玻璃在外力下的破碎和断裂.考虑到其易风化,抗变形能力和适应性较差,该种泡沫玻璃不宜在多年冻土区路堑边坡防护工程中推广应用.草皮护坡段下的季节融化深度较大,但草皮护坡整体上大部分比较平整,变形较小,其变形适应性较好,可能是比较适宜在多年冻土区路堑工程中应用的边坡防护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2.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高含冰量路堑边坡挡护结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鉴于青藏铁路北麓河厚层地下冰路堑试验段设置的L形挡墙、加筋土挡墙、骨架护坡、加筋土护坡、泡沫玻璃板护坡和草皮护坡6种挡护措施,从设计、施工和应用效果全面分析,总结青藏铁路高含冰量路堑合理的挡护结构。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青藏铁路穿越连续多年冻土区546.43km,防止多年冻土融沉是青藏铁路路基工程设计施工面临的首要技术难题。为指导设计与施工,在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工程大规模施工前,在具有代表性的北麓河、清水河、安多3个试验段,先期进行片石气冷、片石及碎石护坡、热棒、通风管路堤等主动保护多年冻土路基结构的试验研究。 研究结论:片石气冷、片石及碎石护坡、热棒、通风管路堤通过改变路基的结构和填料,调节辐射、对流、传导所传输的能量,增加多年冻土地基的冷储量,改善多年冻土地基的热状况,防止多年冻土地基融沉,是保护多年冻土的有效工程措施,适用于多年冻土区路基工程。青藏铁路格拉段多年冻土区路基长380.30km,其中片石气冷、碎石护坡、路基设置热棒的长度分别为117.69km、127.00km、32.0km。青藏铁路主动保护多年冻土路基结构试验工程至少已经过6个冻融循环,未发现路基融沉病害;2006年7月后,多年冻土区列车以100km/h速度的平稳运行,证明了经主动保护的多年冻土路基结构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4.
程淞 《铁道建筑》2003,(10):69-71
文章探讨了在高原多年冻土地区铁路路基边坡防护中拼装式骨架柔性结构护坡的应用,阐明其适用条件和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5.
水库高陡边坡是边坡工程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结合某水库工程边坡开展了边坡稳定分析与加固支护研究,借助Slide分析软件,并采用二维极限平衡Bishop法,对边坡在水库运行期间进行了分析,作出了初步稳定性评价。针对边坡可能的失稳范围,考虑选用堆石体压脚护坡、挡土墙护坡和深层排水等措施进行加固,并对加固后边坡整体的稳定性进行了复核分析。其研究对水库工程高边坡稳定分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继涛 《铁道勘察》2011,37(1):25-29
针对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分布特征及路基工程的特殊性问题,详细论述了高含冰量冻土地段路基设计原则,各种不同综合地质条件下采取的工程结构、处理措施。实践证明,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地区路基工程沉降变形稳定可控,多年冻土路基片石气冷、碎石护坡、热管、排水、以桥代路等多年冻土路基工程成套工程技术措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多年冻土地区路堑边坡病害及其整治原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针对多年冻土区路堑病害的类型划分、形成原因和主控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现有路堑边坡典型病害的整治原则,为多年冻土区路堑边坡病害整治提供借鉴.研究结论:热融型边坡失稳是高含冰量多年冻土路堑边坡的一种典型病害,产生的原因是冻结层上水和坡面吸热导致下卧高含冰量冻土融化.治理的原则是在注重热学防护和地表挡排水的同时,加强对上侧坡体冻结层上水的疏导,排泄堑内道路基床积水.岩质边坡喷射混凝土防护层破损是低含冰量多年冻土路堑边坡较为典型的病害形式,也与冻结层上水向坡面的聚集有关.整治原则是加强边坡混凝土层下水分的排泄,拆除可能影响行车的破损混凝土层,换做锚杆框架等不阻挡坡面水分排泄的结构.原则上说,在多年冻土区,封闭坡面的工程措施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8.
铁路路基边坡生态防护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绿色通道建设是全国绿色通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铁路路基边坡生态防护是铁路绿色通道建设的核心和重点。在总结我国生态护坡的理论研究及技术现状基础上,进一步阐述铁路路基边坡生态防护发展历程及技术应用现状,并介绍纤维结构团粒喷播、三维柔性生态护坡等铁路路基边坡生态防护新技术,最后分析铁路路基边坡生态防护发展趋势,为铁路路基边坡生态防护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格构式骨架护坡是路基边坡工程中装配式边坡防护的主要形式之一,但在我国北方地区环境温度多变地质情况复杂导致其边坡支护能力减弱。基于此,考虑在格构式骨架中嵌固浆砌片石结构以优化支护体系。选用北方地区多产的多孔玄武岩、花岗岩和石英砂岩三种石材进行浆砌片石结构的模型配比试验,并根据实际工程尺寸建立边坡三维数值模型,分析同等荷载作用下不同结构的应力与位移响应规律。结果表明:骨料材质为花岗岩、砂浆与骨料配比为1∶2时浆砌片石结构力学特性最优;相较于原格构式护坡结构,新型护坡结构的位移分布略大,应力分布值远小于传统护坡结构。综合力学性能响应新型护坡结构较优,具备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铁路路基防护技术是多年冻土区铁路工程建设的重要研究方向。介绍青藏铁路多年冻土路基出现的病害原因及其特征,归纳出4种常见病害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总结了青藏铁路常用的通风管、碎石护坡等7种路基防护措施的研究成果和现状。在青藏高原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分析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并对未来研究方向和趋势进行展望。研究成果可对多年冻土区工程防灾减灾措施研究提供理论指导,也对高原走廊内新建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输油气管道等工程方案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