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马建峰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6):175-178,321,322
传统的疏干管井通常采用负压真空辅助降水,但受到结构密封性的限制,真空度往往不能连续维持.该文针对传统真空管井降水的不足,研究开发一种新型的超强真空降水工法(英文缩写SVD),弥补传统真空管井的不足,大幅度提高降水效果,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2.
借鉴真空深井降水法,对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进行改进,即把真空源设在地基加固区下方,利用重力作用加快排水速率。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对其加固机理进行理论上的探索,利用等效堆载法,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出沉降量与上覆荷载、真空度以及固结时间的关系,提出工程实用计算公式,并与实测值进行对比,以验证公式的有效性并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电动汽车安装电动真空助力制动系统的必要性。对真空助力制动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分析计算,设计了电动真空泵最小真空度的计算流程。以改装的某型电-电混合动力轻型客车为例,给出了完整的制动系统的计算参数。计算结果表明,当电动真空泵最小真空度为37.5 kPa时,可为制动系统提供满足设计要求的制动助力。整车初步试验表明,所匹配的电动真空泵参数合理。  相似文献   

4.
围海造陆工程中的吹填软土地基具有独特的成因,往往存在着渗透性较大的夹砂层或者局部夹砂层。基于夹砂层具有良好透水性的特点,提出了深井井点降水联合真空预压法加固该类软基的新思路,并深入分析了该方法的加固机理。依托珠海港高栏港区神华煤炭储运中心一期工程软基处理工程设立了现场试验区,探讨了依托工程采用深井井点降水联合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基的优越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深井井点降水联合真空预压法加固类似于依托工程的夹砂层软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曲毅  韩忠杰 《交通科技》2014,(1):128-129
施桥三线船闸开挖基坑为一级基坑,船闸长度较长,基坑开挖深,土层含水丰富,降水井布设非常关键,是决定基坑开挖成功保证干地施工的重中之重,但又不能盲目加密深井降水,因此通过抽水试验推算整个闸塘涌水量,确定布设深井的数量、井深及井距,以满足船闸干地施工要求,达到干地施工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真空预压法加固性状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砂井附近不同深度真空度及砂井中间远离砂井的地下水位随抽真空历时变化的综合分析,探讨真空预压区地下水位变化规律。通过对抽真空系统射流水箱中水流变化情况的观察及分析,对砂井中真空度的传递规律及有效加固深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雷树录  王之三 《公路》2005,(12):35-37
芝川河大桥承台开挖时遇到了流砂、涌水现象,严重影响了旎工.为保证工程质量,提出采用群井降水配合开挖的旎工方案.进行了群井降水试验,介绍了群井降水场地参数的选取和群井的设计参数的计算。  相似文献   

8.
真空表诊断电喷发动机实质是进气管真空度的检测。 检测进气管真空度时,应将真空表接在节气门的后方,汽油发动机在正常状态下,按规定的怠速值无负荷运转,拆下空气滤清器,查看真空表的读数和指示状态。下面就是真空表在实际检测中的运用状态。(P为汽缸压力;△Px为进气管真空度)一、发动机密封性能正常状态 1、怠速时,表针应稳定在64~71kPa之间(摆幅的大小、摆速的快慢与密封性、空燃比及点火性能有关)。  相似文献   

9.
杭州地铁1号线江北风井基坑开挖深度为26.266m,共设置六道支撑,为目前杭州地区最深的基坑之一,基坑下部的圆砾层承压含水层是威胁基坑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工程运用三维渗流理论,采用深井井点降水成功地解决了圆砾层承压问题。该文针对工程降水过程中建立的数值模型作了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沪通长江大桥简支钢桁梁桥9~22号墩位于横港沙浅水域吹填平台区,采用2.2m钻孔桩基础,桩长108~118m,其承台为矩形,9号、22号墩尺寸为38.2m×26.8m×5m,10~21号墩尺寸为38.2m×21.1m×5m。为选择合理的承台基坑施工方案,提出了钢板桩围堰(方案1)和轻型井点降水(方案2)2种方案,通过经济性、安全性、施工功效、施工设备等方面的比选,选择方案2。方案2中,轻型井点管呈四面环状布置,分2级台阶、上中下3圈,开挖坡度为1∶0.75;并在上、下游围堤内侧各设置1排近堤截水管。通过基坑涌水量计算可知,该方案中井点管理论需求量为379根,实际布置了450根;施工中采取阶梯降水、分级开挖、及时喷射混凝土封闭边坡等技术。该区域承台开挖已施工完毕,现场基坑内滴水不漏,施工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