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针对传统的超限运输运力结构预测模型中,将车辆超限部分轴载转化为同一车型满轴载通过假设的不足,本文基于运力均衡的思想建立了超限严格管制下公路货运运力结构预测模型。在轴载调查的基础上,模型以单车装载量的累积概率分布需同单位货物重量的累积概率分布相一致为求解目标,推测了各轴型车辆总重谱的偏移情况,进而对超限管制变动下的公路货运车型结构及运量结构进行预测。模型在公路安徽世行项目II———超载运输研究中的使用结果表明,在超限运输严格管制条件下,2-S2将取代SU2成为公路货运的主力车型。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公路货运量预测中不考虑货运供给特征和货运需求量结构性变化的不足,提出了通过分轮轴类型的交通量调查和轴载谱调查,获取基年车辆装载量概率密度分布函数,使用主流车型的短期平均运输成本拟合得到车辆长期平均运输成本函数,根据运力均衡的思想和货运需求价格弹性模型对计划年分批量的公路货运需求量进行修正,在此基础上建立外部环境变化时计划年公路货运量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3.
2008年底,全国公路营运载货汽车760.97万辆,载货车总运力3686.20万吨位,其中普通载货,汽车720.18万辆,总运力3139.76万吨位;专用载货汽车40.79万辆,运力54644万吨位。2008年全国营业性货运车辆完成货运量191.68亿t、货物周转量32868.19亿tkm,平均运距为171.48km。  相似文献   

4.
基于轴载谱的公路货运运力结构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数据采集和研究模式中的不足,论文提出了基于车辆轴型分类的车辆轴载谱来分析高等级公路车流轴载、公路货运车辆运营成本和超限严格管制下公路货运运力结构预测的新方法,其基本思路为按轴型和车辆载重状态划分车型、开展轴载和交通量调查、计算不同车型的轴载谱、对各车型各轴型的轴载谱进行Gauss曲线拟合、再根据拟合函数进行车辆轴载、运营成本和运力结构的计算,文中还结合世行安徽公路项目II(超载运输课题研究)进行了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5.
郭伟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9):245-247,278,332
客运运力与运量的平衡发展是城市道路运输系统优化的重要目标与评价标准之一。运力增长与运量增长的特性不同,运输供需的平衡是暂时的,不平衡是常态的,城市道路公交、班线客运和出租车客运因此均存在与运输需求相匹配的运力投放控制的问题。该文通过对运力调控进行研究,研制决策参考模型,以根据实际需要,利用模型的测算结论增减运力,对完善道路客运市场秩序、保证公众和经营者利益、避免运输资源不足和过度闲置,以及建立和谐的旅客运输系统都很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科学有效地预测公路客运量对于公路客运的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实际应用,基于客运量中短期变化规律的分析,对公路客运量短期预测方法进行研究,给出了预测系统的总体结构和预测算法,以协助运力配置、运力调拨,进而实现运力运量的平衡。  相似文献   

7.
林彦 《中国电动车》2007,(10):102-103
本文分析决定和影响航空货运运力配置的关键要素,从市场需求和销售方式两个角度给出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合理对货运运力进行配置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以浙江省内货运运力结构现状为例,指出了公路货运业存在的货运运力结构矛盾及其对运力市场和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了不合理货运结构的产生原因,说明了公路货运业需要结构性变革。  相似文献   

9.
公路货运系统是一个具有耗散结构的开放巨系统,具有高阶次、多变量、多回路和非线性的反馈结构.为研究社会经济环境对公路货物运输的影响,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公路货运系统的仿真评价模型,通过STELLA仿真软件分析了各种影响因素对货运需求、车辆使用决策、车型演化、车辆运输成本以及路面性能的长期动态作用.基于安徽数据的仿真结果表明,在货运车辆普遍重载的条件下,油价的变动和路面厚度的提升均不会对车流轴载水平乃至公路货运系统的运行产生根本性影响,公路货运系统显示出较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从西部山区农村客运运力分布不均衡的特点入手,分析得出片区客运运力需求与供给存在的环形、平形、树形3种不均衡模式.在3种不同的不均衡模式的基础上,总结出目前我国西部山区农村客运片区运力调度中存在的3类基本车辆调度方案;在基于基本假设前提下,建立了片区农村客运车辆调度优化模型并给出了模型计算的解法;将建立的片区运力优化调度模型应用于重庆长寿区云台镇—海棠镇片区的客运运力调度的分析中得出此模型适应用与精度.  相似文献   

11.
以某钻爆法市政隧道项目穿越既有输水隧洞为例,阐述了市政隧道实施方案中关于设计、施工、监测等方面的应对措施。市政隧道采用全包防水+CD法分部开挖,可有效减少隧道施工期及运营期对输水隧洞的变形影响,通过三维数值模拟,输水隧洞在隧道施工期最大隆起量为3.57 mm,在隧道运营期基本无变形;隧道施工过程中对洞室内坚硬岩体采用“水磨钻取芯+静态破碎”的施工方式,避免了爆破振动对输水隧洞结构的损伤;除加强隧道施工期的监控量测外,在隧道内布设了健康监测点,为隧道及输水隧洞的健康状态评估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水平越来越高,城市单一供水水源的水质水量问题越来越突出.科学、合理地进行水资源分配,打破地区供水限制,能够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很多城市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一定规模的长距离输水工程,对有限的水资源进行更合理的分配,保证居民生活生产用水安全.优化长距离输水管道设计,对供水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有重要意义.因此,以浙江某工厂的长距离输水管道工程为例,研究长距离输水管道的管径、管材和安全防护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高速公路可变收费货车出行者出行时间选择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效用理论为基础,通过意向调查研究了高速公路货车出行者出行选择模型。针对许多高速公路在高峰时段交通量较大,而其他时段交通量较小的现状,在不同时段采用不同的收费标准,分析可变收费实施后不同属性货车出行者出行选择行为,确定影响出行者出行时间选择的模型变量,得到货车出行者在各水平收费标准时的出行时间选择模型。以京沪高速为实例,设计调查问卷,进行意向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选择货车所载货物类型、车货重量作为属性变量,建立了该高速公路货车出行者在两种不同方案下的出行时间选择模型并进行了标定。利用模型标定结果可对可变收费方案进行评价,从而优化可变收费方案,提高高速公路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4.
为准确预测我国高速公路货物运输趋势,文章提出灰色GM(1,1)模型、马尔科夫模型和新陈代谢思想的组合模型,以2009—2016年我国高速公路货物周转量为原始数据序列,预测2017—2019年高速公路货物周转量。结果表明:组合模型比传统的灰色GM(1,1)模型预测精度更高,加入新陈代谢思想,删除旧数据,引入新数据,降低了长期预测的误差,对新序列采用灰色-马尔科夫模型,2018年和2019年的相对误差由原来的7.81%和6.45%分别下降到3.85%和0.62%。  相似文献   

15.
刘拓 《隧道建设》2014,34(12):1126-1130
岳西—武汉高速公路安徽段明堂山隧道下穿横河二级电站的一条引水隧洞,引水隧洞与左线和右线的最小距离为12.4~14.8 m,地质条件为中风化花岗片麻岩Ⅲ级围岩。为保证隧道近距离爆破施工下穿引水隧洞的安全和稳定,采用动力分析软件LS-DYNA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隧道开挖爆破对引水隧洞的振动影响,并在引水隧洞内布置3个爆破监测点,将数值计算结果和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均匀介质模型里,质点振动速度与质点到爆源的距离成衰减关系,爆破对引水隧洞的振速影响控制在5 cm/s以内,其中拱脚影响最大,边墙和拱顶次之,拱腰最小。实测结果与计算规律基本一致,爆破后节点振速很快达到最大,并随时间的增加快速衰减,500 ms后振动波基本消散。研究表明实际爆破采用的炸药当量和爆破方式合理,未对引水隧洞结构安全造成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李刚 《隧道建设》2013,33(11):908-913
2条平行暗挖输水隧道从北京地铁五棵松站下方穿过,2条隧道中心间距为94 m,隧道毛洞顶部距离车站底板仅3717 m,属于近接施工问题。为了确保输水隧道施工时,地铁车站结构及轨道的安全,采用三维有限元仿真分析的方法对输水隧道开挖全过程进行模拟。通过对地表位移和车站顶、底板位移随开挖过程变化规律进行计算分析,得出需要对输水隧道扩大段、注浆通道和下穿隧道周围的土体进行注浆加固,才能确保地表和轨道位移不超过规范所规定的限值,并提出为了降低施工过程中,地铁车站两侧因不均匀沉降而产生的扭矩,需要在车站两侧采用对称施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中国公路货运统计的真实性和统计效率,利用自动化交调、轴载检测、高速公路计费、联网联控货车以及国家道路货运量专项调查等数据,提出2种自动化公路货运量统计方法。2种方法均采用浮动检测数据与固定检测数据融合的原理,使用浮动车数据获得运输特征,分别使用高速计费数据及自动化交调数据获得运输规模。通过设备检测数据与人工调查数据的嵌套计算,解决分层统计中行业浮动车代表性不足的问题。通过数据的一致性分析,解决不同类型数据车型划分标准不同给数据融合带来的口径不一致问题。与传统方法相比,统计方式由人工统计转变为自动化统计;统计对象由营运性货车扩展为全社会货车;统计口径由按车籍地统计转变为按运输发生地统计;统计周期由月缩短为日。此外,实现了可按车辆类型、道路类型、运输成分及公路线路的精细化统计。以辽宁省路网和G102国道为例,给出区域公路网和公路线路的货运量统计结果。最后,以高速公路为统计对象,与计费数据获得的货运量对比,验证基于交调数据统计方法的准确性。结果显示,交调融合法的货运量统计误差为11.5%。对比2种方法,交调融合法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和更高的灵活性,为中国公路运输统计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方法,同时探索了利用设备检测数据和人工调查数据嵌套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借鉴国际通用的国民帐户体系(SNA),采用公路货物运输增加值对公路货物运输最终成果进行计量。研究公路货物运输业增加值的核算方法,计算出按照吨位的增加值系数,然后根据增加值系数计算出公路货物运输增加值。针对我国国情,提出营业性公路货物运输业以分层抽样调查为基础,以典型调查、重点调查为验证的基础数据调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采用UG软件建立了液压平板车模型,应用ADAMS动力学软件对液压平板车整车动力学模型的典型工况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结果为液压平板车的产品性能评估和改进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