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国产氨利酮(5-20mg/kg)给麻醉犬十二指肠用药后,血流动力学参数LVSP、dp/dt max、Vce-+dp/dtmax及CI显著增加,而TPR及T Value明显降低,SBP、MAP及HR均无明显变化。结果说明,口服氨利酮既具正性肌力,又有扩张血管作用,是一种新型的改善心功的强心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培普利(perindopril,Pe)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急性血流动力学效应和对神经激素影响并评估其首剂低血压反应。方法 25例心力衰竭患者口服单剂Pe 4 mg后进行有创血流动力学检测和神经激素测定。结果 口服单剂Pe 4 mg后平均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全身血管阻力、外周血管阻力显著下降,心脏指数、左心室心搏功能显著上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被抑制48%,并伴血浆肾素活性增加,而血管紧张素、醛固酮下降。平均动脉压下降2.3kPa(17mmHg)、量大降幅4kPa(30mmHg)。结论 心衰患者口服单剂Pe 4 mg能有效抑制血浆血管紧张素转移酶活性、产生良好的血充动力学效应,并有较好的临床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病因所致的玻璃体混浊 (玻混 )患者的眼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 采用二维、彩色和脉冲多普勒超声 ,对 47例患者的眼动脉血流动力学进行观测。结果 炎症引起的玻混视网膜中央动脉 (CRA)、睫状动脉、眼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 (Vmax)、舒张期最小流速(Vmin)、搏动指数 (PI)减低 ,阻力指数 (RI)正常 ;外伤性玻璃体出血引起的玻混CRAVmax、PI降低 ;玻璃体变性者CRA、睫状动脉及眼动脉Vmax、Vmin减低 ,PI,RI正常 ;高度近视者CRA ,睫状动脉的Vmax、Vmin、PI、RI均增高。结论 不同原因的玻混眼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不同 ,认为多普勒超声对眼疾病的辅助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应用国产无创性心脏起搏监护仪对34例患者进行了经胸壁心脏起搏,其中11例监测左、右心室压及主动脉和肺动脉压,23例抽取肺动脉血用Fick氏法测心排血量。各参数均与右室心内膜起搏对比,结果获得与心内膜起搏相似的血流动力学效果。结果表明:无创性经胸壁心脏起搏确是一种简便、快速、有效的临时起搏方法。  相似文献   

6.
自愿的健康受试者,被随机分为TFH组(22人)和安慰剂对照组(20人),采用双盲法,使用Admittance、STI方法测定服药前后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表明,口服TFH 10mg/次,能使正常人的PEP/LVET、ICT/LVET及ICT值显著缩小(P<0.05);SV显著增加(P<0.05),CO、CI、SWI、CWI及LI亦有增加趋势;TPR明显降低(P<0.05),C值增加(P<0.05)。口服安慰剂前后观察指标未见显著性变化(P>0.05)。结果提示TFH能增强正常人心脏的收缩性能及泵功能,并能降低外周阻力,增加血管弹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肝硬化大鼠异体原位肝移植术后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 雄性健康SD大鼠50只,采用腹腔及皮下注射四氯化碳(CCl_4),同时饮用乙醇溶液诱导10周,制备肝硬化大鼠模型;按KAMADA二袖套法(门静脉和肝下下腔静脉)对肝硬化大鼠原位肝移植;观察肝移植前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 制备肝硬化大鼠模型36只;进行肝移植手术26次,术后成活并进行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检测12只.经统计学方法检验,肝移植术后门静脉压较术前明显降低[(1.60±0.10)kPa vs. (1.70±0.25)kPa,P<0.05];门静脉血流量明显增加[(7.55±1.02)mL/min vs. (6.15±0.88)mL/min,P<0.05];门静脉阻力明显降低[(11.84×10~(-2)±2.51×10~(-2))kPa/(mL·min) vs. (16.29×10~(-2)±2.40×10~(-2))kPa/(mL·min),P<0.05].结论 异体肝移植术可改善肝硬化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  相似文献   

8.
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法对105例正常早孕,65例异常早孕妇女的子宫血流进行观察,并测定各组子宫动脉、螺旋动脉PS、RI、PI值。结果说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是评估早孕血流动力学改变的首选方法;对异常早孕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酞胺哌啶酮对实验门脉高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和肿瘤坏死因子的关系。方法 采用门脉缩窄门脉高压鼠模型(PVL)。PVL鼠从术后当天到术后2周分别口服酞胺哌啶酮和水,于术后2周时测定血流动力学改变和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并与对照组鼠进行比较。结果 酞胺哌啶酮能明显增加PVL鼠的平均动脉压,降低其门脉压力和血浆TNF水平。结论 酞胺哌啶酮通过降低TNF水平,改善门脉高压高动力循环状态,降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患者细小动脉血管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糖尿病患者细小动脉血管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特点。方法 测量早期轻度 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眼动脉、肾叶间动脉、固有动脉、桡动脉、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 (PSV)、舒张期峰值流速(EDV)、搏动指数 (PI)、阻力指数 (RI)。结果 视网膜中央动脉最早出现PSV、EDV减低 ,PI、RI增高。结论 视网膜中央动脉在全身细小动脉血管中出现血流动力学改变最早  相似文献   

11.
分组观察"心肌荣"口服液对32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急性血液动力学效应。结果表明:口服"心肌荣"40、100ml组,在服药后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楔压(PWP)明显下降,而心脏指数(CI)明显上升(P<0.05),此作用维持4h,提示口服"心肌荣"40ml,每天3次,可治疗在性CHF.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急性心力衰竭时心肌肌球蛋白ATP酶活性的变化及意义,用家兔心衰模型,测定了室间隔心肌肌球蛋白ATP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心衰组较对照组心肌肌球蛋白ATP酶活性明显降低(0.66μmolPi/(mg·min),VS0.87μmolPi/(mg·min),P<0.05)。提示:心肌肌球蛋白ATP酶活性的降低,在家兔急性心力衰竭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测定了冠状动脉结扎造成急性心肌梗塞(MI)大鼠心肌缺血区、非缺血区以及肝脏脂质过氧化(LPO)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血清MDA和皮质醇含量。MI后2h,不仅心肌缺血区,而且非缺血区及肝脏MDA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伴随SOD活性的降低。血清MDA和皮质醇含量也明显升高,且两者呈正相关关系。MI后24h及72h心肌缺血区MDA明显低于对照组,而非缺血区MDA仍较对照组高。本结果表明:LPO增强,在心肌缺血区仅发生于急性MI早期,而在非缺血区则贯穿于急性MI全程。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QT离散度的临床意义,分析了50例急性心肌梗定(Acutemyocrfailinfarction,AMI)患者心电图的QT离散度。结果发现,AMI1周内患者的QT离散度显著大于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和健康人;并发心律失常的AMI患者的QT离散度大于无心律失常的AMI患者.提示QT离散度对掌握AMI患者病情及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采用大鼠心肌梗塞(MI)模型动态观察了MI后3、15及42d心室各部位胶原含量、总量及Ⅰ、Ⅲ型胶原蛋白比值(Ⅰ/Ⅲ)的变化。结果表明:左室非梗塞区(NIA)和右室(RV)的胶原总量均随心肌肥大的发展而进行性增加,但两者胶原含量的变化表现不同,RV胶原含量无明显的改变,而NIA呈双相变化;梗塞区(IA)胶原含量则随修复过程而迅速增加。MI早期NIA以Ⅲ型增加为主,中后期NIA及RV肥大心肌中均以Ⅰ型增加为主,IAⅠ/Ⅲ呈现出与NIA相反的动态改变。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我所1982~1984年心脏外科手术后合并心功能不全的各类先天性心脏病及风湿性心脏病瓣膜替换术后58例病人,在采用心功能监护下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根据血液动力学参数和临床表现分型标准,给予血管活性药物的治疗,对预后有了明确估计,对我们临床上开展心脏外科治疗有一定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7.
对有和无心绞痛病史的的135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无心绞痛病史组与有心绞痛组比较,心梗多发生于前壁(P<0.05),且前者合并糖尿病者较多(P<0.05);两组患者CPK峰值、LVEF值、早期并发症及再梗率、住院死亡率无明显差异。提示无心绞痛病史的心肌梗塞与有心绞痛者具有相似的病理生理及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8.
选用健康、月龄3个月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FS组)、普通饲料梗塞组(蛋白含量14.6%,CFMI组)、低蛋白饲料梗塞组(蛋白含量4.6%,LPMI组)和高蛋白饲料梗塞组(蛋白含量19.8%,HPMI组).在结扎冠状动脉后分别用上述饲料饲养1个月,测定心泵功能,用形态计量学方法对非梗塞区心肌细胞进行定量研究.结果发现:提高食物的蛋白含量可增加心肌梗塞(MI)后心肌肥大程度和促进心泵功能的恢复。但对心肌细胞线粒体、肌原纤维和细胞基质及其比例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实验性心肌梗塞(MI)大鼠模型。动态观察了肌注睾酮对非梗塞区心肌线粒体Ca~(2+)—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MI后1d,非梗塞区心肌线粒体Ca~(2+)—ATP酶活性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之后,随梗塞时间的延长,Ca~(2+)—ATP酶活性逐渐降低;肌注睾酮可明显增加MI大鼠心肌线粒体Ca~(2+)—ATP酶的活性(P<0.05),防止或延缓MI后非梗塞区心肌线粒体Ca~(2+)—ATP酶活性的过度降低。  相似文献   

20.
用放射免疫法观察了大鼠心肌梗塞(MI)后血浆血管紧张素H(AH)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巯甲丙脯酸(Cap)对血浆AH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MI后第1天血浆AH水平明显升高,但持续时间较短,第3天已恢复至术前水平。较长时间连续应用Cap能使MI鼠的血浆AH持续稳定地处于低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