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地铁照明在地铁运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影响车站整体装饰效果,也能影响乘客在地铁车站环境中的情绪与安全.车站照明设计需要结合各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上海地铁2号线的车站照明改造为例,阐述了LED灯具在地铁照明中的应用效果和节能效果.改造结果表明,改造后各区域的照度和均匀度达到要求,大大降低了能耗,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地铁变电所房间具有设备发热量大、布置紧凑等特点,良好的通风降温设计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文章以南京某地铁线路为例,针对地铁高架车站变电所房间,提出一种地板风孔送风、机械排风的布置方案。并对其进行工况分析,该方案的气流组织及降温效果较好,同时对车站室外造型的影响也较小,可在实际工程设计中予以借鉴。  相似文献   

3.
要闻快车     
《轨道交通》2006,(3):12-16
上海浦东四条轨道交通线已开工41个车站;沈阳地铁将用自产盾构机;北京立交桥首次预留地铁车站;南京地铁行车时间延长半小时;和利时中标北京地铁10号线工程.  相似文献   

4.
以建筑交通中的地铁车站建筑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首先对地铁车站的空间构成、形式和环境特点进行概述,并简要分析了当代地铁车站建筑空间设计产生的几个特性需求,指出符合当代社会发展需求和百姓意愿的地铁车站建筑的空间设计方法,最后阐述了地铁交通建筑的空间设计创作值得探索和深化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刘松涛 《北方交通》2012,(6):198-200
地铁车站空间狭小、机电设备种类繁多、数目庞大。为保证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地铁车站机电设备综合接地系统在满足强电、弱电专业及其他非电气金属管道全部接地的同时,降低地铁车站内的接触电压、跨步电压、设备的对地电压,防止过电压、静电以及电磁感应的影响。针对地铁车站设备接地要求,对地铁车站接地系统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վ�ڳ˿���ɢʱ����㷽���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分析实测数据的基础上,针对地铁车站内乘客疏散时间计算问题建立了考虑人群密度、空间环境变化的数学模型。文中分别对乘客下车过程、站台、通道和楼梯的行走过程、使用自动扶梯过程以及通过出口过程进行分析研究,以乘客疏散过程为依据建立基于统计学与排队理论的综合计算模型,给出了适合计算地铁车站内容乘客出站所需疏散时间的方法。本文以西直门地铁站乘客疏散为案例验证了所建立计算模型的有效性及实用性,模型计算结果与观测数据的总体误差约为2.25%,其中仅楼梯阶段与出口的通行时间计算误差超过10%。案例研究结果还表明地铁车站疏散能力存在上限,在进行地铁车站设计与列车运行计划制定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这一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7.
地处繁华市中心的地铁换乘车站,往往周边环境复杂,控制条件较多,对车站设计要求高。以徐州市地铁1、2号线换乘站彭城广场站为例,在站位和路由确定的前提下,结合地铁施工不能影响主路机动车道和交叉路口下方时尚大道商业拆迁困难等情况,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3个方案。从建筑功能、换乘便利性、与周边商业建筑物衔接、区间线路条件、工程风险、工期和施工成本等角度对比分析3个方案,最后确定采用明-暗-盖挖结合分离岛式站台方案,以期为其他位于繁华市区的地铁换乘车站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采用三维有限元模拟的方法对新建地铁区间下穿既有地铁车站的施工过程进行模拟,主要分析了新建区间施工对既有地铁车站变形的影响,对既有车站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既有地铁车站结构及道床沉降均满足规范要求,新建区间施工安全风险可控。  相似文献   

9.
为使地铁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实际需求,应重视地铁车站的规范性建设,特别是地铁车站建筑的防火设计。文章对地铁车站防火及安全疏散设计进行分析,旨在保护地铁站的安全性,营造一个安全规范的地铁乘坐环境,从而为人们出行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0.
随着地铁客流不断增加,地铁车站相关设施也日益暴露出与之不相适应的各种问题。本文主要以北京地铁1号线为研究对象,选取典型车站与车站关键设施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对客流实际通过能力及客流分布规律进行调研,通过现场调查等手段得到大量车站设施实际通行能力的一手数据,并与地铁设计规范相比较,发现当前客流量下部分地铁车站设施存在运力不足等问题。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拟合归纳出北京地铁1号线站台集散区和上行楼梯处客流速度与密度理论关系曲线,回归出得到相应数学模型。最后,文章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建议,为提升车站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