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琦 《中国船检》2011,(5):49-52
近年来,世界各国对环保的关注越来越多,航运界和造船界纷纷制定出各种规范以满足日益严格的节能环保要求。新的排放规定为全球新造船市场提供了一次新的发展机遇。日本造船界认为,对船厂而言,这是一次难得的机遇,通过开发创新技术可以获取其中的利益。基于此,日本船厂和设计单位开发出了一系列绿色船舶技术产品。  相似文献   

2.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中国造船质量标准》、《中国修船质量标准》的实施,将有力助推中国在2020年建成新型船舶工业标准体系,为步入世界造船强国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先进国家行列奠定坚实基础。造船修船工业,不仅将成为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新亮点",还将成为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3.
1我国船舶工业发展形势新世纪以来,我国船舶工业抓住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国际造船市场持续兴旺的历史机遇,实现了跨越发展,造船能力、科技实力大幅跃升,国际市场份额迅速扩大,已经发展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世界造船大国。从产业规模上看,2006年我国造船产量达到1 452万载重吨,以载重吨计算,占世界市场份额从世纪初的6%提高到近20%。2006年,我国的外高桥造船公司、大连船舶重工、江南长兴等15家造船企业进入世界前50强。从技术实力上看,我国已经实现了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三大主流船型自主设计建造,并不断拓展高新技术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的…  相似文献   

4.
杨培举 《中国船检》2015,(3):8-12,120,121
在很多人眼里,中国尚不能算世界造船强国,认为用造船大国来表述更为确切。前不久,《中国造船为何不能像高铁成为国家名片?》一文引起业界关注。一时间,有关中国是否已入世界造船强国之列,以及中国造船是否已成国家名片的争论不断涌现。那么,我们该如何客观看待目前的中国造船业呢?强国论"目前,中国已位列世界造船强国之列,并且它早已是一张国家名  相似文献   

5.
2014年,中国造船业继续坐稳全球造船的第一把交椅。随着全球航运与造船市场持续低迷,人们期待2015年能成为走向复苏的重要之年,但毋容置疑,影响复苏进程的可变因素依然较多,从船舶行业的整体看,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值得关注:第一,供大于求的矛盾和格局仍将是船舶行业的最大制约。从全球经济看,缓慢复苏、各经济体分化将对海运需求带  相似文献   

6.
科技发展推动无人船从概念逐渐变成现实。航运界及世界主要造船国家的高度重视使无人船的发展进入快车道。目前,无人船技术发展势头迅猛,已成为航运界、海事界关注的热点。随着无人船技术的逐渐成熟,其将成为未来船舶的发展趋势。无人船的出现将给航运业带来重大变革,给海事监管提出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张瑞 《中国船检》2011,(4):60-63
2010年下半年,以台湾长荣海运抛出"百艘新船建造计划"为标志,集装箱船建造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重要特征就是马士基航运、地中海航运等主流班轮公司重新启动造船计划,并相继抛出批量大型、超大型集装箱船订单。目前,这一现象已经成为后危机时代国际造船市场的一大亮点,也成为所有造船人关注的焦点。如此规模的订单进入市场,将会引发班轮运输市场何种变化,对我国造船企业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8.
新技术     
《中国船检》2005,(3):64-64
现代造船技术的发展方向 现代造船技术正朝着高度机械化、自动化.集成化、模块化、计算机化方向发展,重点研究开发的技术有:高效焊接技术(自动平角焊、立角焊、垂直焊、横向自动对接焊);造船精度控制技术;壳舾涂一体化技术;计算机辅助造船集成系统技术。重点研究开发的装备包括:焊接机器人、数控机床、大型门吊等。从船舶需求看,大型、高附加值船舶及工程装备将成为世界船舶市场竞争的焦点。  相似文献   

9.
安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人类共同主题.进入21世纪,公众安全和环境意识觉醒,对海上事故已达到"零容忍"程度.IMO及国际相关海事组织积极推进相关公约、规则和规范的重新审议,制定目标型船舶标准(GBS)、共同规范(CSR)、海水压载舱涂层标准(PSPC)、2009概率破损稳性规则、船舶CO2设计指示、船舶再利用标准、NOx和SOx减排标准等,促进船舶规范标准的不断提升.近年来,我国船舶工业发展迅速,已经奠定了世界造船大国的地位,但与造船强国尚存在差距.抓住国际船舶标准发展机遇,瞄准绿色船舶未来发展方向,建立业界共同参与机制,研发和推广应用船舶绿色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使船舶规范标准适应国际社会关注的"绿色"、"健康"等节能环保新船型,并拥有我国自主的船舶规范标准体系,是我国建设创新型船舶工业和造船强国的进程中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安飞 《中国船检》2004,(6):40-43
2003年,中国造船产量约为600万吨.这是自我国成为世界第三造船大国8年以来.首次突破全球造船总量的10%。伴随着中国造船能力的不断攀升.有业内人士预言,在2020年中国造船产量将有望超越日、韩.成为全球瞩目的“世界船坞”。而就在中国船舶工业谋求进一步扩大发展的同时.日、韩、欧、美等造船强国却在近期开始控制本国造船业的发展规模。日本甚至认为中国增强造船能  相似文献   

11.
世界造船航运看亚洲,亚洲看中国,这已是不争的事实。随着中国造船和航运业的全面崛起,人才短缺,便成了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从当前总体形势来看,造船、航运、海事、物流、港口、船检等领域,人才需求已相当迫切。近期,本刊就这一系列问题将连续展开跟踪报道,旨在与业界一起找出化解人才短缺问题的对策,使中国造船航运业更加健康而快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虽然我国已经是世界造船大国,但是与世界造船强国相比仍然存在巨大的差距。要想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有效措施之一是使我国成为世界造船强国。而制造业信息化是当今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进军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有效方向。因此,推进新一代造船信息化将是实现造船强国的必经之路。本文基于云制造理论,搭建船舶云制造服务平台,研究船舶协同制造商筛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人类对能源需求在不断增长,与此同时,人类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增强。绿色、环保、安全的可持续能源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氢能凭借着其独有的特点,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绿色能源,许多国家都在加紧部署、实施氢能战略。作为目前世界主要运输工具之一的船舶,是否能够成为未来氢能的受益者,值得大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船舶工程》2011,(2):99
从2003年成立至今八年,太平洋造船集团实现了年产值从零到过百亿的飞跃,成功交船200余艘,以新生力的姿态,为中国造船业注入了新的生机。作为民营造船业的发展代表,太平洋与中国造船业共同见证了中国船舶业超越日、韩成为世界第一,成为国有造船企业的有力补充。早在成立之初,太平洋造船就确立了"将简单产品做到极致,做细分市场领导者"的发展战略,并通过集团下属的大洋和浙江船厂的差异化定位实现了这一诉求。太平洋大洋船厂的"精细化"管理使得大洋成为最高效的船厂之一,而太平洋浙江船  相似文献   

15.
2012年的“世界造船海洋庆典”将在韩国造船重镇巨济市拉开帷幕,活动为期五天。据悉,2012年世界造船海洋庆典将由巨济市主办,三星重工、大宇造船海洋协办。本届世界造船海洋庆典将成为韩国规模最大的造船海洋庆典,为此,包括海上游行在内的一系列传统船舶赛船比赛、游览参观造船所、特色马拉松比赛、制作船模体验等多样化的活动单元和特色庆典项目也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  相似文献   

16.
杨培举 《中国船检》2003,(11):16-21
随着“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宏伟目标的提出,如何使我国船舶工业在10到15年时间内快速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中国造船产量虽仅次于日本韩国位居世界第三,但造船份额仅占世界的9%,整体造船水平也仅相当于国际20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水平,更谈不上拥有自己的品牌船型。在每年的新船订单中,散货船订单一支独秀。前不久,中国正式推出了原创性优选型散货船船型设计,开始打造中国品牌。  相似文献   

17.
许嵩  韩光 《中国船检》2011,(6):62-64,123
"十一五"期间,我国船舶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造船完工量、手持订单量和新接订单量三大指标全面超过韩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近来,以韩国船企为首的国外造船企业改变了对华投资战略,屡次突破我国产业调控政策,不断在我国投资中低端造船厂,或将在华分段厂转产整船建造。不少投资、扩大产能行为已违反我国产业调控政策,对船舶产业安全,甚至国防安全构成一定威胁。  相似文献   

18.
正工信部日前发布《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时期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其中包括: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造船基地成为世界级造船基地,产业集中度明显提升,前10家造船企业造船完工量占全国总量的70%以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达到2,000亿元以上,国际市场份额超过20%。  相似文献   

19.
正从国外船舶总装企业质量品牌发展的普遍性规律中,中国企业可牢牢把握创新的引领性作用,跳出质量品牌发展的普遍性,走出符合我国船舶工业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之路。总装行业的"熊市"持续发酵。从中期看,全球航运市场运力和造船市场产能双过剩将成为新常态,这意味着航运市场的运力消化及造船产能的去杠杆过程将持续压制总装市场,这也对船舶企业从  相似文献   

20.
秦琦  祁斌  沈苏雯  刘方琦  姜慧 《船舶》2018,29(1):1-18
回顾了2017年世界经济、航运、造船市场,并对2018年进行了展望.2017年世界经济复苏超出预期,航运市场整体呈现复苏态势,新船订单吨位量增速超过100%;2018年世界经济延续回暖,航运市场差异性复苏将继续,世界新造船市场呈现弱复苏态势,环保船型和智能船舶将是未来大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