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我国已经是全球第一造船大国,但还缺乏一套反映我国船舶工业运行情况的指数体系。论文的研究以设计中国造船业景气指数为目标,应用经济景气分析理论,结合船舶工业特点,构建中国造船业景气先行指数和同步指数,客观监测中国船舶工业经济运行状况;并对行业运行风险进行预警,以便支撑行业管理部门、造船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和行业中介组织等更好地把握船舶市场和产业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2.
船舶工业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近年来,我国船舶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船舶工业企业都积极开展技术创新项目来抢占市场先机,谋求进一步的生存和发展.本文结合船舶工业企业特点,分析了引起船舶工业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的因素、综合分析了专家意见和船舶企业未来预期运行状况、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技术创新风险评价系统、联系实证研究准确反映了船舶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状况;进而对船舶工业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实行某种程度的防范和控制,对创新过程的管理具有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3.
分析干散货远期运费协议(FFA)概念、功能、与现货市场的关系及风险因素,阐述其在全球金融危机后的发展趋势,指出我国航运企业在干散货FFA市场中存在风险意识薄弱、风险控制方法欠缺等问题,提出管理风险对策:充分认识、评估FFA风险,构建FFA经营风险控制体系;提高风险控制意识,坚守套期保值操作;提高风险辨识、度量准确度,建立高效的预警机制和处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对国际海工装备市场的基本情况和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状况进行了介绍。在吸取中国船舶工业企业开展开拓海工业务十年来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针对海工装备制造与运输船舶建造的不同特点,对现阶段中国船舶工业企业开展海工业务面对九大重点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控措施的建议。对中国船舶工业企业防范海工业务风险,克服困难渡过海工市场的困难时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吴志华 《中国水运》2010,334(6):38-39
<正>近年来,随着福建沿海航运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两岸"大三通"时代的到来,福建沿海水上交通流量不断增加,水上交通安全风险日益增大。但目前福建沿海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水平同航运业的飞速发展相比仍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水上交通事故的预警体系难以有效建立,往往忙于应付水上交通事故发生后的处理工作,被动应对。因此加强水上交通风险预警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国防科工委称,到2015年将达2400万载重吨,占世界市场份额的35%,在吨位方面则达到“世界第一”。随后,中国地方政府借势壮大地方造船业,规划纷纷出台。如果各地的规划完全实现,共有5000多万吨,比全世界的总和还要多。 但是,中国的大投入,却没有换来高收益。据统计,2004年第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605家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92亿元,全行业盈亏相抵后实现的利润总额只有862万元。船舶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达205家,亏损面达到34%。这反映出了中国造船业缺乏预警机制。面对全球高涨的造船热,中国在统筹、风险、市场方面缺乏应对措施,致使造船业陷入“赔本赚吆喝”的泥淖。这种境况如不尽快扭转,中国造船将被盲目所控制,后果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7.
对造船业产能过剩的预警,早在两年前就提出过,但很快被兴旺的市场行情所淹没.时至今日,造船业的产能过剩已愈演愈烈,成为影响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对此,中国船舶工业研究专家朱汝敬表示,产能过剩问题不解决,调整就是一句空话,振兴也不可能实现.  相似文献   

8.
黄林根 《船艇》1998,(12):5-8
本文针对“国轮国造”现状,初步研究了影响“国轮国造”的主要因素;根据世界造船形势,对我国船舶工业的市场、机遇、基础和条件初析,提出了提高“国轮国造”比重,促进船舶工业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大连船舶工业公司及所属六个企业共拥有工程技术人员三千余名,其中高级工程师五十余名,工程师一千余名,技术力量雄厚,各专业人才较齐全。几年来,他们注意发挥军工优势,促进成果商品化,开拓技术市场,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他们的主要经验有以下几条: 一、组织落实,加强对技术市场工作的  相似文献   

10.
国际船市骤然降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我国船舶工业的必然选择.据了解,越来越多的造船企业将下一步重点锁定为海洋工程装备市场.事实上,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并不是我国船舶工业应对危机,增强抵御风险采取的权宜之计,而是进一步扩大发展空间、实现造船强国目标的战略之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