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辉光离子氮化炉对船用柴油机气缸套和活塞环进行硫碳氮三元共渗,可使气缸套和活塞环的使用寿命增加3倍以上,是一种很值得研究并有很大推广价值的热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对我厂工具车问热处理工段三曲轴氮化炉的设计研究工作进行分析和总结,介绍了新一代温度控制器的控制原理和应用效果,并具体分析了新型电炉调功设备控制方法及效果,温控器与上位计算机的通信.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单介绍了软氮化的原理及现状,探讨了用甲酰胺及尿素、纯尿素为渗氮剂的软氮化工艺及催渗剂,以找出适用于生产的软氮化工艺。  相似文献   

4.
石墨相氮化碳由于其优良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能源及环境保护领域。文章简述了石墨相氮化碳光催化机理及几种常用的制备和改性方法,归纳其在水处理中去除污染物方面的应用(降解有机污染物、还原水中重金属离子、灭活微生物)以及检测等,进而介绍了石墨相氮化碳在水处理中光催化技术与其他技术耦合的研究进展。最后,对石墨相氮化碳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认为优化制备方法、提高回收效率、与其他技术耦合是石墨相氮化碳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钢铁件离子氮化的理论及生产实践经验,遵照国家离子氮化行业标准的有关要求,阐明了气缸套离子氮化的原理、过程、工艺和特点;分析了本厂气缸套离:产氮化的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6.
以RSP型强化悬浮式分解炉的气固两相流为研究对象,对气相采用k-ε模型,对颗粒相采用随机轨道模型,并考虑相间耦合的相互作用;建立了描述分解炉内部流场的数学模型,应用SIM-PLE算法成功地进行了分解炉内部三维流场的数值模拟仿真,并利用计算模拟结果对分解炉结构优化设计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奥氏体不锈钢固溶渗氮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304和904L两种奥氏体不锈钢进行了固溶渗氮研究.用电子探针测定了渗氮层的氮浓度分布,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试样渗层的显微组织,用显微硬度计测量了表面至心部的显微硬度,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渗氮层的物相组成,对试样在1mol/L的稀硫酸溶液中的耐蚀性进行了阳极极化曲线分析.结果表明:显微硬度随表面至心部距离的增加而降低.固溶渗氮水冷试样表面的物相为单相奥氏体,炉冷试样的表面物相除高氮奥氏体外,还出现了CrN.渗氮后的试样在1mol/L稀硫酸溶液中的耐蚀性优于未氮化试样.  相似文献   

8.
导热油流量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导热油炉中以导热油作为其导热介质.与蒸汽炉相比.具有低压.高温的技术特性。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导热油炉也了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应用。虽然导热油炉在低压下运行.但介质传导温度高,且具备易燃易爆的安全隐患。所以.在管式导热油炉的设计中.导热油的流量控制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关系着导热油炉的传热效率、积碳、安全等问题。在此.  相似文献   

9.
采用二氰二胺、硫脲、三聚氰胺、碘化钾和氢氧化钾为原料制备钾掺杂石墨相氮化碳,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制备温度、钾源、掺杂量等条件对其光催化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比表面积分析(BET)等对样品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掺杂后的样品与纯石墨相氮化碳(g-C3N4)相比,减小了能带宽度,提高了对可见光的吸收,降低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率,进而显著提高了样品的光催化性能。对比不同温度、不同掺杂比的样品的光催化降解实验结果,发现以硫脲和碘化钾为原料,在550℃、煅烧时间为4 h,钾离子与氮化碳掺杂摩尔比为0.1的制备条件下所得的样品光催化效果最佳,其光催化降解速率是g-C3N4的4.29倍。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辉光离子氮化的基本原理,重点分析了柴油机汽缸套在氮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办法及实际效果,并介绍了该工艺在其他材料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MPX-2000盘销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对调质处理、高频淬火处理、软氮化处理、硬氮化处理、激光淬火处理5种滑动摩擦副表面强化工艺措施进行了表面抗咬合性能和表面耐磨损性能对比试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激光淬火处理和软氮化处理工艺对滑动摩擦副表面强化效果好与较好,可用于高速重载且重要的零部件表面强化.硬氮化处理工艺表面强化效果中等,可用于中等载荷条件下零件表面强化.调质处理工艺对滑动摩擦副表面强化效果较差,可用于载荷较小的非重要零部件表面强化.高频淬火处理工艺试件的抗咬合能力差,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MPX-2000盘销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对调质处理、高频淬火处理、软氮化处理、硬氮化处理、激光淬火处理5种滑动摩擦副表面强化工艺措施进行了表面抗咬合性能和表面耐磨损性能对比试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激光淬火处理和软氮化处理工艺对滑动摩擦副表面强化效果好与较好,可用于高速重载且重要的零部件表面强化.硬氮化处理工艺表面强化效果中等,可用于中等载荷条件下零件表面强化.调质处理工艺对滑动摩擦副表面强化效果较差,可用于载荷较小的非重要零部件表面强化.高频淬火处理工艺试件的抗咬合能力差,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13.
对一种用于热处理成组生产管理的编码系统进行了研究,以解决设备分流,成组工艺的确定以及炉次生产的组织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多元复合混凝剂PAFCS处理炼油厂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治理铝材加工厂废水所产生的氢氧化铝废渣,与一定量的盐酸,硫酸或钢铁酸洗废液经加热等处理,合成多元素的聚合氮化硫酸铝铁混凝剂(PAFCS)处理COD≤500mg/L,油含量≤500mg/L的炼油厂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混凝剂投加量为40mg/L,pH范围为6.0-9.0,自然沉降时间2.5h.聚合氮化硫酸铝铁混凝剂(PAFCS)处理COD1000mg/L左右,油含量100mg/L左右的炼油厂废水,宜采用:次混凝处理法,一次投加量为100mg/L,二次投加量为30mg/L;出水的pH,COD,油含量均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5.
以强化悬浮式分解炉为研究对象,结合气固二相流理论,采用k-ε双方程模型,二阶迎风差分和SIMPLE算法,对分解炉内的气体三维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热态和冷态下分解炉内的流场分布,为分析分解炉内的气体运动规律提供了有利的信息,对比结果为分析分解炉内的煤粉燃烧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对304和904 L两种奥氏体不锈钢进行了固溶渗氮研究.用电子探针测定了渗氮层的氮浓度分布,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试样渗层的显微组织,用显微硬度计测量了表面至心部的显微硬度,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渗氮层的物相组成,对试样在1 mol/L的稀硫酸溶液中的耐蚀性进行了阳极极化曲线分析.结果表明显微硬度随表面至心部距离的增加而降低.固溶渗氮水冷试样表面的物相为单相奥氏体,炉冷试样的表面物相除高氮奥氏体外,还出现了CrN.渗氮后的试样在1 mol/L稀硫酸溶液中的耐蚀性优于未氮化试样.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锰、硫及保温时间对灰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其结果表明,在中频炉熔化条件下,一定的锰、硫含量以及保温时间,能获得灰铸铁较理想的石墨形态和共晶团数量,白口倾向较小,抗拉强度较高,硬度适中。  相似文献   

18.
在煤炭焦化工艺中,装煤车于炉口定位与装煤是其中的重要工艺环节。根据现场工作环境及装煤车的工艺流程介绍一种以采用PLC为控制中心的变频调速的方案,以完成上述工艺过程自动化定位控制任务。  相似文献   

19.
ZR-250-7GD8真空钎焊炉数学模型的辨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ZR-250-7GD8真空钎焊炉受控对象的机理分析,确定其待辨识模型的形式,然后利用实验输入、输出数据,采用信息压缩矩阵的UD分解对系统数学模型进行了辨识,并对辨识获得的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0.
导热油炉以导热油为传热介质.具有低压高温的运行特点。本文主要针对导热油炉的膨胀槽、储油槽、油泵和输油管路等部分部件的设计选用方法及其原则进行相关论述.为产品设计提供必要的参照和依据。图1为导热油炉的工作示意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