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厢廊急弯段河道河面较窄,弯顶航道转向角较大,入弯和出弯段主流流速较大,因此,针对船舶在上、下行无法通过厢廊急弯段的问题,进行急弯段航道整治的研究.采用正态定床物理模型试验的方法,并结合船模试验,通过分析沿程水位、航中线流速、航道横向流速及船模航行参数等指标,得出疏浚和调整航线相结合的较优整治方案.试验结果表明,采取凹岸...  相似文献   

2.
导治建筑物在航道整治技术中分类及作用如下。丁坝的作用:束窄河床,提高流速冲刷浅滩,增加航道水深;造成环流,横向导沙,淤高河滩,保护河岸和稳定现有航道;堵塞回弯,调整航道流态;调整分汉河道分流比;挑出主流以防顶冲河岸和堤防。  相似文献   

3.
闫军  曹志先  刘怀汉 《水道港口》2010,31(5):511-519
对长江中下游已实施航道整治工程的河段进行总结归类,提出了5类典型河段,即矶头控制下的弯曲放宽河段、鹅头分汊的弯曲河段、两反向弯道之间的过渡河段、微弯分汊河段和顺直分汊河段。针对这5类典型河段的航道整治,选取工程实例,从航道概况、整治方案以及工程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最后归纳总结了这5类河段航道整治在工程技术上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可为后续长江中下游类似河段的航道整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蔡升 《珠江水运》2012,(12):34-35
本文以劳龙虎水道航道整治工程三角围裁弯工程为例,对航道边坡开挖施工中保证堤围、边坡的安全稳定措施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长顺直河段演变常表现为边滩不稳、过渡段深泓摆动,从而引起航道变迁。以汉江下游典型长顺直河段麻洋潭滩段为例,通过对该滩段航道整治工程前后的河床演变、模型试验、整治效果等方面的分析,对汉江下游长顺直河段航道整治经验进行总结。研究结果表明,针对长顺直段过渡段稳定性差的问题,通过合理规划航道轴线,采取工程措施塑造优良的微弯型整治线,能有效稳定航槽;在采用较低的整治水位时,通过缩小整治线宽度和整治建筑物间距,可达到提高过渡段航道尺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航道整治工程中,要把握每条水道的特性采用不同的整治方法。文章简要介绍了劳龙虎水道的整治思路和方法,并着重介绍其主体工程裁弯拓宽工程的设计情况。  相似文献   

7.
十五滩是西南水运出海中线通道(红水河广西段)中的著名滩险,集急、浅、险、弯于一体,整治难度较大。利用实测水文观测资料进行水流条件及碍航特性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提出该滩的整治原则,并利用物理模型试验的成果进行航道整治工程设计。设计技术标准不只局限于航道等级对航道尺度的要求,还根据降低流速和减缓比降的需要,将滩口或相应部位作加宽、加深处理,以便改善流态,满足航行要求。工程实施后,扩大了航道尺度,解决了“险”、“窄”、“弯”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筲箕背滩是长江上游比较有代表性的急、浅、险的复杂滩险,其主要碍航特性表现为上弯、中浅、下急。对筲箕背滩航道治理工作始于1944年,先后多次采取整治措施。有些整治措施实施后航道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有些措施实施后安全通航依然存在隐患,直到叙泸段航道整治工程中对其进行治理后航道条件才得到彻底改善。文中对筲箕背滩历史整治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整治效果,以期为今后类似滩险的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水运工程》1996,(6):35-36
从上海港黄浦江的地形,目前船流密度及海损事故的实测和资料和航道现状等方面来论述改善黄浦江上游航道、特别是鳗鲤咀变道的航行条件,对黄浦江上游的航行发展,岸线利用和工农生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在建设吴泾热电厂八期工程的同时,实施鳗鲤咀弯这整治拓宽工程。  相似文献   

10.
陈村水道急弯众多,船舶航行弯曲半径过小,航道等级较低。本文针对林岳单一急弯、深冲口河口汊道急弯、紫坭河口和濠Jiao口复合急弯(河口急弯和单一急弯组成)等多种急弯的整治措施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适用于不同河弯类型的整治原则、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针对嘉陵江中游龙爪湾受沙石开采影响,采沙坑星罗棋布,局部跌水明显,中枯水弯曲半径仅350 m,水流困弯严重,目前航道尺度达不到渠化后航道等级要求的问题,进行了典型弯道型急流滩险碍航特性、整治参数和整治方案研究,采用现场调查、水文统计、经验公式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得出改善龙爪湾滩通航条件并达到渠化后航道等级的较优整治方案。结果表明,对该类滩险采取筑坝与疏浚相结合的方法,可以调整河床形态、控制疏浚河底,起到增加航道水深、改善通航流态、保障通航安全的整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袁晨晨 《中国水运》2014,(11):300-302
长江航道整治工程中在原泥面设置人工建筑物做到裁弯取直或者疏水节流是一种常见的方法.文中主要详谈航道整治工程中用到的潜堤和丁坝建筑物工程.那么潜堤和丁坝的整体稳定性往往对工程整体质量产生重大影响.针对整治建筑物天然泥面沉降位移监测是了解整治建筑物状态的重要手段,是确保整治建筑物发挥其整治功能的保障措施.如何在整治建筑物工程中有效的长期的获得准确的沉降位移观测数据对于工程有这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工程整治概况 贵州航道整治实行一次规划,分期整治方案,大致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制订了开发原始河道,实行提前规划控制并组织人工开挖。第二阶段从1976年~1995年期间,贵州省交通厅又对贵州航道分三次进行整治,使贵州主要航道等级已达六级航道标准。第三阶段从1995年~2006年期间,全面提升航道等级,  相似文献   

14.
《水道港口》2022,(1):68-73
长江上游存在众多航道整治建筑物,综合评价其技术状况对航道建设规划重要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基于模糊贝叶斯网络评价模型,对长江上游5座整治建筑物进行了验证评价,并通过数学期望公式量化建筑物具体技术状况值。结果表明:长江上游典型航道整治建筑物技术状况等级评价与相关维护管理部门对航道整治建筑物历年评价契合度较高,符合航道整治建筑物评价的客观规律,量化技术状况值满足工程实际状况,建议对整治建筑物技术状况量化值为50~70展开相应损毁部位的维修,70~80应加强观测、巡视。主槽浅区航深、航道整治建筑物坡比、坝身水毁体积比为航道整治建筑物技术状况评价的主要潜在影响因素,日常管理维护应重点关注冲刷坑发展态势、边坡稳定性、主槽浅区航道条件。  相似文献   

15.
冰盘碛河段为长江上游典型的山区航道,具有"弯、浅、险、窄、急"等复合碍航特征。本文根据多年历史测图,分析了冰盘碛的历史演变规律以及碍航特性,探讨了以往工程实施后的整治效果,提出了冰盘碛水道各滩段的整治思路和方案。为建设泸渝段5m×60m×800m高等级航道和"上浅下险"型滩段的整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周爱燕 《珠江水运》2012,(12):49-49
炸礁作为航道整治工程中的主体工程之一,其质量控制的好坏,关系到航道整治工程是否合格,也会影响到船舶的航行问题,本文以东平水道航道整治工程为例,分析炸礁工程的质量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17.
薛佳  杨杰  何翔 《水运工程》2022,(3):146-150
针对航道整治工程建设过程中环境复杂多变、组织机构之间信息共享和传递困难等问题,在航道整治工程项目目标动态控制中采用BIM技术,实现工程建设信息的直观展示、高效查询和共享,为项目动态决策提供科学、必要的技术保障,从而更好地应对航道整治过程中复杂多变的环境,确保建设目标得以实现。依托长江干线武汉—安庆段6 m水深航道整治工程,将工程进度、质量和投资信息与构件级模型关联,实现对航道整治工程项目三大目标有效的动态控制。  相似文献   

18.
河道整治     
庄辑 《珠江水运》2008,(12):62-62
为防洪、航运、供水、排水及河岸洲滩的合理利用,按河道演变的规律,因势利导,调整、稳定河道主流位置,以改善水流、泥沙运动和河床冲淤部位的工程措施。河道整治分两大类:①山区河道整治。主要有渠化航道、炸礁、除障、改善流态与局部疏浚等;②平原河道整治(含河口段)。主要有控制和调整河势、裁弯取直、河道展宽及疏浚等。  相似文献   

19.
长江南京以下12. 5 m深水航道二期工程实施后,落成洲段航道整治效果显著,船舶流量增加且大型化趋势明显。受嘶马弯道弯急流大、10. 5 m航道与12. 5 m航道共存、下行大小型船舶混航等影响,落成洲航段通航环境复杂,2017年洪季出现多起上行大型船舶错误驶出12. 5 m航道水域而出浅的险情。根据河床演变、流场和通航行为等分析研究,落成洲航段可考虑向左侧调整主航道平面、增设下行推荐航路实现大小型船舶分道通航、应用虚拟航标、完善航道整治工程等措施,以达成安全高效的通航格局。  相似文献   

20.
李锋  钟德平 《水运工程》2002,(2):31-33,40
通过对汉江襄-皇游荡性河段航道整治施工及整治效果观测分析,总结游荡性河段航道整治中各类坝体的整治作用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