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赤水河河口回水变动区航道整治模型试验经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赤水河河口水文条件、泥沙运动、河床组成以及几个不同碍航特点的浅滩整治,在河床演变分析、模型设计、模型试验条件和整治工程等方面进行技术总结,为支流河口回水变动段的航道整治研究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根据中山河、响坎河航道浚前、浚后河床断面变化的实测情况,分析两航道淤积形成的原因,并针对形成的原因提出综合整治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长江中游戴家洲河段航道整治思路探讨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对长江中游戴家洲河段的航道变迁及碍航特点进行了分析。依据河床演变分析,对分汊河段的择汊问题进行了探讨,对航道整治原则进行了深入思考,并确定整治原则为:维持分汊、择汊直港,守控洲头、调整水流、护岸守滩,综合布局、统筹兼顾。进而提出了3个航道整治基本思路,并根据航道整治目标河型的概念选择了目标河型。在河床演变分析及整治思路的基础上,提出了航道整治工程总平面布置设想。  相似文献   

4.
黄元贵 《珠江水运》2007,(12):27-29
通过赤水河中游航道整治工程实例,提出汉流河段游移性卵石滩的整治看法。  相似文献   

5.
汉江红山头至雅口河段,河床多变,航道整治工程丁坝多,必须分期实施,本文介绍了其施工顺序安排的原则和方法,其结果既达到了整治目的,实现了分期投资,又节省了工程量。  相似文献   

6.
结合航道工程中复杂浅滩的整治过程是浅滩段河床随整治建筑的施工而演变的过程,提出了对复杂浅滩整治工程中的工程变更控制是工程施工监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谢凌峰 《水运工程》2001,(10):47-51
通过分析西江下游河流及水沙特性、近期河床演变,对西江下游不同河流特性河段提出相应的整治原则,计算出适合各河段的整治尺度,给出主要浅滩整治工程布置方案,并分析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8.
北江航道整治工程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对河性和滩性的分析,模型试验研究,提出适合北江的航道整治原理和方法及整治参数和措施,经实施后证明工程效果明显,达到并超过预期标准。  相似文献   

9.
孙涛  朱长青 《水运工程》2012,(10):162-168
长江航道整治工程水下抛石主要有护坡、护脚、护底、筑坝等几种用途,属于典型的隐蔽工程,主要作用是加强岸坡及河床的治理与防护,防止岸坡遭水流冲刷引发的崩岸、岸坡及河床水土流失等,增强河床的抗冲刷能力,稳定河势与河床结构,以及通过抛石筑坝改善水道的水流条件来达到优化主航道通航条件等。以长江下游黑沙洲水道航道整治工程为例,探讨长江航道整治工程水下抛石施工工艺,并对块石材质选择、级配控制、抛投工序、收方计量、质量检测等质量控制环节进行介绍,确保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0.
赣江南昌-吴城段浅滩成因与航道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赣江西支水文泥基本情况,分析浅滩的形成原因,对1987-1992年进行的Ⅳ级航道整治以来,各浅滩的平均水深,航道宽度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整治后滩群的河床断面形态与航道度的关系,分析整治工程对全河段水位-流量关系的变化影响及江上游万水库对本河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文章总结了川江王家滩河段35年来的整治经验,指出,要使整治成功,必须在勘测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河床演变分析,而河工模型试验往往是整治成功的保证,对于群滩河段,更应以科研为先导。文章还提出了今后进一步治理的意见和方案,并预报了在2000年前后有两次出现严惩碍航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针对资水干流毛角口滩和焦潭湾滩所在河道弯曲狭窄问题,采用切嘴、疏浚以及填槽的航道整治方法进行方案设计,并基于该方案通过物理模型、数学模型以及船模通航试验进行分析。工程实施后通过水下河床地形观测和水位观测分析得知,该滩险河床稳定,水流平稳,取得了预期的整治效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黄河银川段为典型的游荡性平原河流,河床质为细沙,易冲易淤。涉水设施易引起沙质河床泥沙运动规律改变、河床地形发生不可预测的冲淤演变,水流流态紊乱,不利于船舶通过桥区河段,碍航滩险增多,整治难度加大。通过河床演变分析,借助数值模拟技术分析各代表流量下多泥沙桥区河段的水流流态和夹角、涉水建筑阻水率等参数,研究桥区河段的航道整治技术,兼顾对行洪影响,固化航槽,寻求航道整治和行洪等的平衡。结果表明,该航道整治技术使航道整治、行洪与桥梁建设相结合,既可以满足航道通航条件,也可以满足行洪要求,有利于船舶通航和桥梁建设。  相似文献   

14.
陈恩慈 《中国水运》2014,(3):197-198
文中对瓯江龙湾河段整治工程取得整治效果及近期河床演变进行分析,为下一步整治工程修复、补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河口整治技术在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中的若干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以河口整治为基础,主要是通过整治建筑物使航道所在的汉道获得固定的边界,稳定的流场,从而调整地形,消除汉道内的拦门沙浅段。不能简单地将设计思想归结为束狭河床,提高流速。预测工程后的流场、地形以及航道回淤量,可采用正压模型;河床调整向不利方向转变的条件应由数值模拟或物理模型试验给出,事先设定某种分流比界限是困难的。已经完成的一期和二期工程的效果表明,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是先进、成功的。包括总体设计、护底及结构设计和施工成套技术,以及生态保护等在内的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突破,标志着我国在河口整治技术和方法上已取得明显进展。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04—2014年西江四滩河段10年实测地形资料,采用Kring插值方法及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该河段近10年的演变,阐明其冲淤变化特征;分析上游来水沙变化和航道整治工程对河道演变影响。研究表明:2004—2014年,四滩河段河床整体处于冲刷下切态势,2007—2013年是冲刷剧烈期;分析认为,导致2004—2014年河床总体下切的主要原因是建库蓄水拦砂为主因的上游年平均含沙量和年输沙量持续大幅度的减少;长洲枢纽2007年起拦砂泄清及航道整治工程是研究河段整治线范围内河槽2007—2013年冲刷剧烈的主要原因;河床下切导致四滩河段最低通航保证流量下水位下降明显,但航道水深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7.
王相国  于广年 《水道港口》2004,25(Z1):82-85
黄河上游李家峡水库变动回水区河段属宽浅型散乱河滩,河床冲淤多变,航槽极不稳定。根据该河段回水后的水流条件变化及河床演变规律,选取中汊左、右槽进行航道整治,采用定床模型和动床模型两种试验方法对工程后的整治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推荐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8.
李荣彬 《水运工程》2018,(12):172-177
界牌河段位于长江中游,河床演变复杂,洲滩变化剧烈。在总结该河段演变规律的基础上,开展了航道整治工程。结合已建工程,综合分析河道近期变化特点,进行整治效果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整治工程抑制了航道条件不利变化趋势,使过渡段低滩滩形基本稳定、位置得到控制,为本河段后续治理工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取得了长顺直河段治理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黄河“兰州段”骚狐子浅滩航道整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依据黄河“兰州段”水文、泥沙、地形等实测资料,通过河床演变分析、物理模型试验等,揭示了该河段骚狐子浅滩的河床演变规律及成滩原因.在得出该河段航道整治所需的各特征值基础上,确定出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整治工程方案.  相似文献   

20.
介绍长江下游东流水道河床演变特点,并对影响其演变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预测近期河床演变趋势,指出虽然目前东港正处在发展过程之中,而作为航道跨河过渡槽的西港有萎缩的趋势,但西港依然有复苏的可能;针对东流水道目前航道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了加速实现西港冲刷发展趋势的形成,改善和稳定西港枯水通航条件,在定床模型上,对可能实施的工程方案进行水流特性认识性试验,根据试验成果,提出下一步东流水道航道整治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