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欧洲电力电子学及传动学会(EPE)每2年举行1次大会.2005年9月12~14日在德国德累斯登举行了第11届大会.会议讨论了电力电子元件横截面工艺和传动技术的现状.对电能效率、环保以及功率因数的要求和日益增涨的社会需求,促进了电力电子元件和传动技术的发展.大会最后1天的会议是和德国VDE电工学会(ETG)共同举行的.本次大会的东道主是德雷斯登工业大学,特别是其电工学院(ETI).来自全球参加论坛的专业人员、研究小组发表了大量论文.会议还举办了展览,展示了经过挑选的国内外企业的,特别是半导体元件行业的小型产品.  相似文献   

2.
上海南站站台雨棚结构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目的:上海铁路南站站台雨棚是车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造"21世纪第1站"的精品工程.为了达到建筑质量和美观的效果,对站台雨棚超长钢结构高应力区释放温度变形的可能性进行探讨;并对树杈柱端铰接节点进行优化,使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研究结论:通过对上海铁路南站站台雨棚特定环境的分析研究,提出了超长钢结构高应力区设置温度变形缝的新概念,开发的高应力区变形缝设计,在温度变形总量可控的条件下,达到了建筑结构连续、美观的效果;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提出的分层铰接节点设计,实现了树杈柱端铰接节点的美化和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2008年春运,中国铁路的运行秩序被一场突如其来的雨雪冰冻灾害所扰乱.纵现铁路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与自然抗争的历史.风雨雷电、大雾冰雹、地震塌方,一系列的自然灾害并没有阻挡住铁路延伸的脚步.由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中国的冬季通常干燥少雪,而北美、日本、北欧和欧洲阿尔卑斯山区的铁路,则经常在冬季经受冰冻和暴雪的洗礼,从而总结出了一系列对付冰雪的办法.国外铁路是如何抵御冰雪天气的呢?  相似文献   

4.
在运输系统相互间的竞争和铁路内部竞争中,现代化的机车车辆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从用户的角度讨论了现代化机车车辆的功能特征,并深入研究了相互间的竞争以及铁路内部竞争和制造厂之间的竞争对机车车辆现代化的作用以及对今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李卫华 《铁道勘察》2008,34(1):68-70
客运专线的实施给铁路建设带来了生机,随着一些新材料、新技术及新工艺的运用,也为铁路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武广XXTJ Ⅱ标段的现场施工情况,阐述了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应 用给施工企业带来的成本变化.根据工程施工方法及施工要求,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找出了成本费用增加的原因和详细内容,指出了施工企业在客运专线施工中成本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貨車載荷容量的迅速增长,造成采用大型輪軸的必要性。輪軸委員会已提出四种直徑为38吋的車輪,以供投函表决。属于这一尺寸的两种寬输緣的鑄鋼輪,一种是一次磨損的(one weal-),另一种是二次磨損的(two wear),分別以CB-38及CC-38标記来表示。一次磨損的及二次磨損的寬輪緣辗鋼輪則以B-38及C-38标記来表示。所有的38吋車輪均指定装配在下級車軸(其車由頸尺寸为61/2吋×12吋)及G級增大輪座的車軸(raised-wheel-seataxle)(它的名义軸頸直徑为7吋)上。二次磨损車輪的設計,除輪輞厚度不同外,均与一次磨損的相同。具有7吋軸頸的G級滾柱軸承車軸已推荐作投函表决来批准。設計采用这种38吋車輪的車辆,具有两个二軸轉向架,其最大鋼軌載荷限度为315,000磅。設計供滑动軸承用的、具有同样載荷的車軸,将在以后提出。  相似文献   

7.
美国堪萨斯城南方铁路公司(KCS)在对其已使用半个世纪的德拉马斯编组场进行扩能改造中,采用了"设计-施工"的理念和提高编组场效率的创新措施.扩能改造工程的设计目标是使编组场的生产能力达到最大.除采用独特的线路设计以提高鳊组场的鳊组能力外,还将原有的切点式减速顶更换为能够连续精确控制速度的活塞减速顶,并在峰顶设置了可以从最高点就开始对溜放速度进行控制的轨道衡.  相似文献   

8.
为了试验汉堡地铁今后车辆采用的新技术,将最近交货的17台DT4车辆装备了最新一代控制和传动技术,用MIRAC的控制技术系统取代以前DT4车辆应用的MICAS-S系统,变流器由GTO技术改为IGBT技术.新设计可以改造以前结构系列的DT4车辆.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是项目立项阶段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通过分析建设邯黄铁路的必要性,为该项目的立项建设提供依据.研究结论:建设邯黄铁路,开辟了河北中南部地区便捷的出海通道,有利于降低工业成本,有利于河北省黑龙港地区的开发建设,为黄骅港提供了便捷的集疏运通路,增加了晋中和顺、左权地区的出海通路,增强了铁路网运输组织的灵活性及改善了路网的通达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现重联机车组的单司机执乘,实现各台机车关键运行数据、安全状态和机车内实际场景的信息共享,将采集的重联机车组各节机车的复合信息通过自动组网的无线网络传送到位于首节机车驾驶台的显示器上,对显示的数据经过处理、自动判断以实现故障的自动报警.  相似文献   

11.
介绍斯特拉斯堡有轨电车的建设背景,网络规划与布局的总体情况。斯特拉斯堡主要考虑交通规划与城市发展的融合、客流效益的提升、减少市中心区的过境交通量、有轨电车车辆的创新、与其他交通方式的协同、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的提升等因素。分析斯特拉斯堡有轨电车差异化的运营计划、多渠道的票务组织、与其他多种交通方式的协同运营、积极为乘客考虑的人性化管理等方面的特点,最后归纳总结斯特拉斯堡有轨电车全方位一体化的规划与管理、高品质的运营组织服务的成功经验及其对我国有轨电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依据“京沪高速铁路建设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及风险控制”课题,采用SQL Server 2005为远程数据库平台,SQL Server Compact 3.5为本地数据库平台,Sync Services为数据同步解决方案,Visual Studio 2008和Windows Mobile 6.0 SDK为系统开发平台,以PDA手机为数据查询终端,以ArcGIS为网络信息发布平台,开发了“基于PDA的重点工程信息和质量验收标准移动查询系统”,实现了对工程质量信息的实时采集、查询、快速发布、集中管理和高度共享.  相似文献   

13.
铁路连续梁桥铅芯橡胶支座优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最优化理论,以梁体顺桥向位移为约束条件,各墩底最大弯矩之和为目标函数,建立某3跨铁路连续梁桥铅芯橡胶支座(LRB)隔震体系优化设计模型。采用ANSYS中一阶优化方法,进行全桥铅芯橡胶支座动力控制参数优化设计研究。单条地震波输入优化分析表明:连续梁桥中墩和边墩LRB优化参数之间有明显差异,最大差距达42.18%。由于4组单条地震波激励下LRB参数优化解差距较大,进一步以4条地震波作为激励进行支座设计参数优化。结果表明:对于铁路连续梁桥,多条地震波激励下得到的目标函数最优解较单条地震波时更安全。故在实际桥梁减隔震设计中,减隔震支座参数宜采用多条地震波激励下得到的优化值,以确保连续梁桥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概要介绍了德国一般客车和ICE客车的检修体制、修程情况,并对我国客车特别是快速车检修体制、修程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橡胶弹性车轮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橡胶弹性车轮的产生、发展和应用情况及几种国外橡胶弹性车轮和国内橡胶弹性车轮的研究开发试验情况。分析了橡胶弹性车轮减振、降噪和减少轮轨磨耗的几大特点,指出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陆激燕 《铁道车辆》2011,49(7):37-40,48
对25G型提速客车运用中发生的209P型转向架轴箱弹簧断裂故障进行了分析,找出了轴箱弹簧断裂的主要原因及与故障轮对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检修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关键技术的引进是我国铁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加快关键技术的引进并尽快实现国产化和产业化 ,有利于实现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通过对新型内燃机车寿命周期费用的简要分析 ,阐述了引进关键技术有利于降低机车寿命周期成本。  相似文献   

18.
基于P2P组播技术的局域网即时通信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即时通信IM(Instant Messaging)作为一种方便、高效i廉价的交流方式被广泛运用于局域网(LAN)乃至广域网(WAN).为人们的日常交流和资源共享以及传送信息和文件提供了方便.本系统建立在JAVA平台之上,使用JAVA组播、多线程和跨平台技术实现局域网内聊天和传送文件服务.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SS5型电力机车司机控制器的基本参数、主要部件的作用和结构特点以及采用的新材料和新工艺。该新型司机控制器具有生产周期短、使用寿命长、通用化程度高、重量轻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青藏高原南缘是崩塌滑坡堵江形成堰塞湖灾害链的高风险区,而我国铁路缺乏应对堰塞湖灾害的经验。铁路灾后改建工程线路优化设计将产生直接减灾效益,而新建铁路在选线阶段就采取一些主动减灾策略,也是风险调控的重要手段。为此,以中巴经济走廊中拟建哈维连至喀什铁路Attabad堰塞湖段为研究对象,根据堰塞湖灾害特点,通过将改建工程分段设计,并对不同改建线路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指标比较,完成该段改建线路设计。基于上述工作,提出以有利地形控制溢流口开挖深度、宜尽量利用既有工程、在离开湖区后集中展线尽快与既有线联接、有条件时可提高限制坡度等灾后绕湖铁路选线设计要点与高位选线、酌情预留提高限坡措施的条件、尽量不跨河等新建铁路减灾选线设计策略,希望为铁路应对崩塌滑坡堵江堰塞湖灾害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