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统计了长大下坡路段交通事故的时空分布与车型分布, 分析了试验路段道路条件与交通事故成因。采用断面观测法测定长大下坡路段小客车运行速度, 建立了小客车运行速度预测模型。采用DHS-130XL红外观测仪测量车辆制动毂温度, 建立了货车制动毂温度预测模型。对长大下坡定义进行了界定, 确定了长大下坡路段合理平均纵坡指标值及对应坡长值, 提出了长大下坡安全设计与评价程序。分析结果表明: 在长大下坡路段, 小客车与货车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分别是超速及刹车失灵; 对小客车可采用运行速度作为安全评价指标, 而对货车可采用坡长与制动毂温度; 建议安全坡长、一般安全坡长、极限最大坡长对应的制动毂温度分别为200℃、220℃、260℃; 采取安全改善措施后, 试验路段交通事故减少42.3%, 伤亡事故减少76.2%, 改善措施有效。  相似文献   

2.
基于驾驶员在交通事故发生过程中的核心地位,介绍山区高速公路线形方面的不足,在阐述影响连续下坡路段驾驶车速因素的基础上,分别对云南某一高速公路上车辆运行车速的分布特征及不同车型的连续行驶速度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的结论,进而制定"以人为本"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理念,为提高山区高速公路的安全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高速公路连续缓下坡路段的事故率和事故严重程度均较一般路段高。通过对某高速公路连续下坡路段的安全性评价,对该路段近四年的事故情况进行统计,并基于事故原因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安全保障措施,以期大幅降低事故率和消除重特大事故隐患。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连续缓下坡路段的事故率和事故严重程度均较一般路段高。通过对某高速公路连续下坡路段的安全性评价,对该路段近四年的事故情况进行统计,并基于事故原因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安全保障措施,以期大幅降低事故率和消除重特大事故隐患。  相似文献   

5.
在对连续长大下坡路段交通事故数据和道路设计参数调查的基础上, 分析了连续长大下坡路段的交通安全状况, 讨论了急弯陡坡、连续陡坡和连续缓坡3种线形组合形式路段的交通事故特征和事故原因。结合典型长大下坡路段的交通事故数据, 运用数理统计与回归分析方法, 研究了交通事故与道路纵断面参数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 在连续长大下坡路段地点坡度为3%~4%时, 事故率最高; 事故率与事故发生地点前2 km以上路段平均坡度呈显著的指数关系, 所建立回归模型的判定系数高于0.84。  相似文献   

6.
连续长大下坡路段的交通事故频频发生,成为了公路事故中的典型黑点。如何较好解决连续长大下坡路段的交通安全问题,为近些年来相关研究的重点。有关研究成果表明,建立相应的安全保障系统是预防交通事故发生的前提。本文基于影响连续长大下坡安全问题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建立安全保障系统的整体思路,并提出了主要的交通设施综合治理安全保障方案,为具体研究与制定科学、合理的连续长大下坡路段安全保障系统提供了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7.
为了系统的研究车辆、道路、驾驶员行为等因素对大货车制动鼓温升的影响,在试验路段采用Fluke Ti300红外热像相机测量大货车下坡制动时制动鼓温度。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车辆因素、道路因素、驾驶员行为因素以及因素间交互作用对大货车制动鼓温升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8.
山区高速公路长大下坡路段安全保障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敏  郭沛  赵晨  刘晨 《交通标准化》2012,(13):157-160
对山区高速公路长大下坡路段的交通事故进行分析,总结了山区高速公路长大下坡段交通事故的特点。通过分析道路、环境、车辆对驾驶员的信息刺激及信息反馈作用和影响因素,提出了"诱导"、"警示"、"强制减速"、"紧急救援"四个层次逐级加强对驾驶员感官刺激的安全保障措施,并对设计原则、方法、要点等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高速公路长大下坡路段交通事故发生率较高,但对事故形成原因研究较少。依据某省高速公路交通事件管理系统(TIMS)监测数据,分析判断出高速公路事故的主要原因是道路自身的线形因素。高速公路下坡路段交通事故类型按事故主体可分为车车碰撞类、车路碰撞类和车辆自身类。建立3个交通事故回归模型,分析得出事故主要致因和次要致因,明确道路线形指标变化对交通事故数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交通安全改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山区高速公路相对于平原高速最大的区别就是限制因素比较多,平曲线半径比较小、纵坡比较大,其中长大下坡问题对行车安全带来了隐患.以大广公路承德至赤峰段高速公路(以下简称“承赤高速公路”)为例,对其中存在的一处长大下坡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山区长下坡道路避险车道设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载、超载车辆在长下坡道路上长时间、连续地做强度很大的刹车,会使制动器温度迅速升高,制动性能出现“热衰退”现象,从而出现刹车失灵、失控现象,导致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本文根据山区长下坡道路交通事故中车辆和道路的原因,总结和研究了避险车道的技术参数和设置方法,以促进道路安全保障设施的完善,确保道路安全。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我国高速公路连续长下坡路段事故特点的分析,对适用于连续长下坡路段护栏的碰撞试验条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适合高速公路连续长下坡路段护栏的碰撞试验条件和评价标准,为适用于连续长下坡路段新型护栏的研究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山区长大下坡路段往往是事故多发路段,尤其是重型载重车辆的超载快速行驶更易引发重大、恶性交通事故.根据下坡路段事故统计资料,分析纵坡坡度、坡长、竖曲线和下坡衔接平曲线与道路安全的关系,为提高长大下坡路段安全,优化纵面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长大下坡路段交通安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区长大下坡路段往往是事故多发路段,尤其是重型载重车辆的超载快速行驶更易引发重大、恶性交通事故.根据下坡路段事故统计资料,分析纵坡坡度、坡长、竖曲线和下坡衔接平曲线与道路安全的关系,为提高长大下坡路段安全,优化纵面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重型货车行驶在长大下坡路段的制动失效机理以及美国开发的坡度严重度分级系统原理(GSRS),提出应用GSRS模型原理对避险车道进行规划选址研究。使用纵向加速度模拟汽车在纵坡路段上沿路线方向行驶的运动行为,求得重型货车在长大下坡段的运行速度,根据制动器温升模型计算得制动器的温升曲线,即可确定避险车道的规划选址位置,并依托贵州仁赤高速公路进行了实例计算。  相似文献   

16.
山区高速公路连续长下坡路段安全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交通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山区高速公路也日益增多.山区高速公路由于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在一些特殊路段采用了连续长坡的纵断设计.如北京八达岭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粤北段等,部分路段纵坡坡长达5km以上,坡度也达到3%~5%,由此也带来了严重的行车安全问题.在山区公路严重交通事故统计中,连续长坡路段交通事故占总数的40%以上,特别是在长下坡路段,交通事故发生率更高.国内外的研究均表明下坡路段的事故发生频率要明显高于上坡路段,所以山区高速公路连续长下坡路段的安全设施设计,对行车安全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2):145-147
针对铰接列车在高速公路下坡路段事故多发的特点,以铰接列车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采集其在下坡路段运行时的制动器温度数据,运用SPSSS数据统计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利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建立了铰接列车在采取淋水时制动器温度在下坡路段的预测模型。并用铰接列车实际制动器温度变化数据对预测模型的精度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8.
以福建省龙岩G319典型事故黑点中心坑路段和小池岭路段为试验路段, 设计了长下坡路段货车毂式制动器摩擦衬片温升规律实车试验方案。基于试验数据, 结合有限元方法, 分析了货车毂式制动器摩擦衬片在不同车辆载质量、制动方式和降温方式下的升温规律。试验结果表明: 下坡时制动器摩擦衬片温度随制动行为的实施呈波动式增长; 车辆总质量、摩擦衬片的使用性能和道路线形组合是影响摩擦衬片温度变化的重要因素; 采用发动机挂低档制动与淋水制动能有效地减缓摩擦衬片温度的增长, 实车制动行为与实际道路路况和线形组合关系密切, 简单状态下的制动器有限元温度场模拟结果与实车试验结果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19.
为保证货车在连续下坡路段的运行安全,根据设计规范从建元高速公路K线中选取研究路段,根据制动毂温度预测模型和临界标准,选取不同工况对大货车的制动毂温度进行分析,以6挡、70km/h的最不利工况,研究不同位置对应的制动毂温度,分析设计阶段避险车道等安全服务设施的设置情况及合理性.基于路段桥、隧等构造物布置情况和道路线形,研...  相似文献   

20.
路宏起 《交通标准化》2010,(23):168-170
以制动毂温度达到260℃为限,结合连续长大下坡路段试验车制动毂温度预测模型,反算避险车道至坡顶的距离,提出一种科学的避险车道设置方法,可供同行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