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胆肠吻合愈合过程的组织学变化,探讨良性胆管狭窄形成机制。方法 通过制作犬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模型,分别于术后3d、1周、3周、3月、6月取材行HE染色、Masson染色及Verhoeff's染色,并进行计算机图像分析测定粘膜下胶原纤维面积百分比。结果 胆肠吻合愈合过程延长,慢性炎症持续存在,胆道粘膜上皮修复较差,成纤维细胞增生活跃,愈合后粘膜下胶原纤维过度沉积,改建较差。结果导致瘢痕增生,吻合口狭窄。结论 胆肠吻合愈合方式属于过度愈合,其原因与胆管壁组织构筑、胆汁刺激作用及肠胆返流有关。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混凝土自愈合中使用的细菌类型以及它作为愈合剂的应用方式, 简要综述了随着细菌的增加混凝土各性能的变化。 混凝土中有微裂纹存在, 微裂纹会导致有害物质进入混凝土, 导致结构劣化。 为了避免微裂纹的不良影响, 可以采用自修复技术。 通过添加脲酶产生的细菌和钙源, 可以使方解石在混凝土中沉淀, 生物矿化技术能够封闭混凝土中的微裂缝。 新生成的微裂缝可以通过混凝土中的水合作用来密封, 如通过可以产生尿素的巴斯德芽孢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的尿素分解细菌与钙源一起整合, 使碳酸钙沉淀来封闭混凝土中的微裂缝。 优化细菌浓度可以更好的改善混凝土中的孔隙结构。 相关研究表明, 封装方法比直接施用方法具有更好的效果, 并且表明使用细菌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观察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组织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 lialgrowthfactor,VEGF)的基因表达 ,进一步探讨VEGF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采用RT PCR方法检测兔骨折不同阶段 (5、7、1 4、2 8、42d)骨痂组织中VEGF基因的表达及变化。结果 在骨折愈合的不同时期 ,VEGF基因表达的程度不同。结论 VEGF参与调节骨折愈合的修复并可能在骨愈合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胆肠吻合愈合过程的超微结构变化 ,阐明良性胆管狭窄形成机制。方法 通过制作犬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模型 ,分别于术后 1周、3周、3月、6月取材行透射电镜 (TEM )、扫描电镜 (SEM)观察 ,并行计算机图像分析测定细胞外胶原容积密度 (ECVD)变化。结果 胆道粘膜上皮修复较差 ,肌成纤维细胞功能活跃 ,持续存在于整个愈合过程 ,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结果导致瘢痕性挛缩 ,吻合口狭窄。结论 肌成纤维细胞是导致胆肠吻合口瘢痕性挛缩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沥青在自愈合时各组分的扩散行为,采用分子模拟的方法,利用沥青四组分分析法建立沥青分子模型,并用沥青分子建立裂缝模型.模拟了不同温度、压强和老化条件下沥青四组分在愈合时的扩散过程,得到愈合模型的密度和均方位移曲线,并模拟计算了各组分的扩散系数.结果 表明:沥青裂缝模型愈合分为3个过程,分别是密度恢复阶段、结构恢复...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微胶囊沥青自愈合行为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微胶囊,以宏观试验与微观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从微胶囊的应力控释、毛细作用与扩散行为三方面揭示其自愈合行为的微观机理;进行了微胶囊沥青的拉拔-愈合-拉拔试验,采用自愈率(试件愈合后拉拔强度与初始拉拔强度之比)作为评价指标,考察了微胶囊掺量和愈合时间对微胶囊沥青自愈率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微胶囊沥青的动态剪切试验,对比疲劳试验前后微胶囊沥青的微观形态,考察微胶囊的应力控释特性;借助荧光显微镜,可视化了芯材在微裂缝中的横、纵向毛细作用与在沥青中的扩散过程;借助显微图像软件中的实时录像功能,观测微胶囊沥青微裂缝的愈合过程;采用红外光谱测试微胶囊芯材和拉拔-愈合-拉拔试验前后微胶囊沥青的官能团,考察芯材在沥青中的释放行为。分析结果表明:微胶囊掺量从0提升至8%时,自愈率从16.70%提高至48.92%,表明微胶囊沥青的自愈率随着微胶囊掺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当微胶囊掺量为4%时,愈合120 min的自愈率是愈合10 min的1.85倍,表明微胶囊沥青的自愈率随着沥青愈合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这说明提高荷载休息期和微胶囊掺量对增强微胶囊沥青自愈合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海藻酸钙胶囊的制备方法优化问题,研究了海藻酸钠溶液浓度、乳化剪切速率和油水比等制备参数对海藻酸钙胶囊的粒径、屈服强度和修复剂含量的影响规律,优化了海藻酸钙胶囊的制备参数,并探究了其对沥青混凝土的修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海藻酸钙胶囊的最佳制备参数为2.0%浓度分数的海藻酸钠溶液、5 000 r/min的乳化剪切速率和1∶10的油水比;采用最佳制备参数合成的海藻酸钙胶囊粒径为2.16 mm、屈服强度为13.23 N、修复剂含量为76.03%;该胶囊掺入沥青混凝土后能够在循环荷载作用逐渐释放修复剂,从而软化沥青、显著提升沥青混凝土的自愈合性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来源外泌体对皮肤缺损愈合的影响。方法 (1)抽取10名健康志愿者的静脉血,分离纯化中性粒细胞,用差速离心法从中性粒细胞上清液中制备外泌体。(2)制备全层皮肤缺损的大鼠创伤模型,将其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50μg/mL外泌体组和100μg/mL外泌体组,用CCK8实验测定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情况,用划痕实验测定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情况,探讨中性粒细胞来源外泌体对内皮细胞体外管状结构形成的影响;伤后7、14 d,观察皮肤创面愈合情况,比较不同处理组的创面愈合率;伤后14 d,对各组创面组织进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胶原纤维的排列情况。结果 (1)中性粒细胞来源外泌体为直径约100 nm的圆形或椭圆形囊泡。(2)伤后12 h,通过划痕实验测得各组创面中血管内皮细胞愈合率相近(P>0.05)。随着时间延长,24 h时,100μg/mL中性粒细胞来源外泌体处理组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1)和50μg/mL中性粒细胞来源外泌体处理组(P<0.05);伤后12 h,通过CCK8实验测得,50μg/mL和100μg/mL中性粒细胞来源外泌体处理组血管内皮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注射型纤维蛋白胶(FG)、注射型磷酸钙骨水泥(CPC)负载骨形态发生蛋白(bBMP)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腱-骨愈合的影响.方法 利用新西兰白兔(n=50)双侧趾长伸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CL),其中一侧骨隧道与移植肌腱之间的间隙注入复合性材料作为实验组,包括FG-bBMP组(n=25)及CPC-bBMP组(n=25),另一侧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后2、6、12周取材,进行Micro-CT扫描、组织学染色及生物力学检测观察腱-骨之间的愈合状况.结果 影像学结果显示,术后6周,FG-bBMP组骨密度BMD值高于CPC-bBMP组,但术后12周时,CPC-bBMP组腱-骨间BMD值最高.组织学结果显示,术后2周,FG-bBMP组腱-骨间较CPC-bBMP组可见更多的软骨细胞及新生骨;术后6周,FG-bBMP组腱-骨间软骨细胞已逐渐钙化成骨,而CPC-bBMP组腱-骨界面则呈现新生骨组织向肌腱方向长入;术后12周,CPC-bBMP组腱-骨间隙被更多的新生骨和新生软骨填充,而FG-bBMP组新生骨已明显成熟.对照组术后腱-骨间一直被纤维样结缔组织连接.生物力学结果同样证实,FG-bBMP组和CPC-bBMP组的最大牵拉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FG-bBMP和CPC-bBMP复合物均能促进腱-骨间的愈合,但FG-bBMP组腱-骨间新生骨生成具有爆发效应,而CPC-bBMP组腱-骨间新生骨生成则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本组病例收集了我科1995-1999年乳癌根治手术189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对手术后创面负压吸引引流与创面愈合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非双盲法将80例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了对照治疗观察.Ⅰ组(奥美拉唑组)40例,20mg/d~40mg/d,疗程2周,愈合率为95%,Ⅱ组(雷尼替丁组)40例.300mg/d,疗程6周,愈合率为63%,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05)。结果显示,奥美位唑是一种高效抗各种消化性溃疡的药。  相似文献   

12.
负压对供皮区创面再上皮化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负压对猪供皮区创面再上皮化速度的影响。方法5头小猪,每头猪的背部各形成面积为5 cm×10 cm断层皮片供皮创面。实验组采用连续120 mmHg(1 mmHg=0.133 kPa)负压治疗,对照组用凡士林纱布换药。结果负压治疗组创面再上皮化速度显著提高,治疗后4-6 d创面即愈合,较对照组提前2-4 d;创面炎症反应明显减轻;毛囊上皮、再生的基底以及腺上皮细胞增殖活跃,S期及G2 M期细胞比例增多(P<0.01);细胞核增殖抗原表达显著增强。结论负压可以显著提高供皮区创面再上皮化速度。  相似文献   

13.
采用无线充电、道路能量收集及自愈合技术,研究一种新的可为汽车充电的可持续道路。同时利用多学科交叉方法弥补了这些单边技术发展带来的鸿沟,以达到最佳的能量转移和转化。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可持续道路,开发自愈合沥青的热量和损失模型。  相似文献   

14.
沥青混合料疲劳自愈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沥青混合料具有疲劳自愈特性.通过室内四点弯曲疲劳试验,采用“疲劳-愈合-再疲劳”的试验方式和单因素对比分析的方法,探究了养护时间、温度、集料级配及沥青胶结料种类对沥青混合料的自愈合特性的影响,并建立愈合指标函数.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自愈合效果呈时间依赖性,即随养护时间的增加,自愈合效果增强,且初期愈合速度较快;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提高,沥青混合料自愈合效果增强;70#基质沥青混合料的短期自愈合能力优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PA-13型沥青混合料自愈合能力优于AC-13型沥青混合料.同时,从混合料组成特点及沥青微观结构等方面剖析了各因素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15.
Leonticerobustumisawellknownherbin QinbamountainareainnorthwestofChina.The numerouscompoundsfromtheplanthavebeenre ported[1],e.g.taspine,methylcytisine,magnoflo rine,d lupamineandcaulosidesA,B,Cect.Itis reportedthattaspinehasanti inflammatory[2], strong…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的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对BALB/c小鼠伤口愈合的影响,探讨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小鼠伤口的最佳剂量以及影响伤口愈合的机制。方法采用介质阻挡放电方法产生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射流,对小鼠皮肤伤口进行处理,按处理时间分为10s、20s、30s、40s、50s实验组,以不处理的自然愈合的伤口作为阴性对照组,以人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处理伤口作为阳性对照组,每天处理1次,连续观察14d。每天记录各组的伤口尺寸变化;取处理第7天的伤口组织行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伤口组织中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发射光谱分析低温等离子体射流的成分。结果 10s、20s、30s、40s实验组的小鼠伤口愈合速度较快,分别在第12、10、7、13天均基本愈合,而50s实验组的小鼠伤口在第14天尚未愈合;阳性对照组的小鼠伤口在第7天全部愈合,30s实验组可以达到阳性对照组小鼠伤口愈合效果。HE染色与免疫荧光染色技术表明,30s的等离子体处理剂量可以最大限度的促进伤口表皮再生,肉芽组织增生和胶原沉淀。光谱诊断发现低温等离子体中含有OH、NO、激发态N2分子以及激发态O原子。结论适量的低温等离子体可促进小鼠的伤口愈合,而过量则会抑制小鼠伤口的愈合;伤口的愈合过程可能和低温等离子体中的活性氧、活性氮的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微波加热对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宏观断裂—愈合性能的影响,制备AC-13型沥青混合料半圆试件,采用半圆弯曲试验和微波加热对试件进行断裂—愈合—断裂试验,采用愈合前、合后加载试验的抗拉强度比值作为愈合指数HI(healing index),分析了加热时间和微波强度对试件表面温度和沥青混合料自愈合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微波加热过程主要是集料中的极性粒子吸收微波,产生热量并传递给弱极性的沥青,实现混合料整体升温;试件表面温度随加热时间、微波强度呈良好的二元线性回归关系;在一定范围内,加热时间、微波强度的增长能够促进混合料自愈合行为,这主要与该微波条件下混合料达到的温度有关,AC-13型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经微波强度700 W,加热100 s或微波强度560 W,加热120s后达到最佳的强度恢复率为83%~85%,试件表面温度在90-96℃之间。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沥青的自愈合性能,改善沥青在自愈合过程中的反应能垒,利用从废旧木材中提取出来的生物质油再生沥青,借助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及分子模拟技术从能量角度及化学结构方面评价了生物质油再生沥青的自愈合性能。当生物质油的添加量为8.0wt%时,改性沥青自愈合过程中的反应能垒为32.52 k J/mol;愈合指数为0.596。结果表明:生物质油可降低沥青的反应能垒,提高沥青的疲劳寿命、愈合指数及自愈合性能。生物质油再生沥青的自愈合过程中,沥青质和胶质分子的空间构型变化不大,饱和分和芳香分分子空间构型变化较大,相互之间呈团聚之态,生物质油对沥青分子的空间构型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9.
工程材料疲劳损伤的仿生复效研究是仿生科学的一个新的重要分支。对近年来工程材料的仿生复效研究及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实例归纳,指出了材料微裂纹的自愈合、能量输入的疲劳复效和材料表面保护的自适应等实例的仿生学机制和原理。  相似文献   

20.
非侵入电刺激对家兔牙槽骨缺损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研究非侵入电刺激对家兔牙槽骨缺损愈合的影响并探讨其机理。方法 制成双侧牙槽骨缺损模型后 ,将表面电极置于双侧骨缺损处 ,采用 2 0 μA脉冲直流电进行治疗 ,通过牙片及组织学观察骨缺损处愈合情况。结果 X ray及病理切片显示实验侧骨缺损处骨痂钙化较早 ,对照侧骨缺损处骨痂则钙化较慢 ,双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非侵入电刺激对家兔牙槽骨缺损愈合有促进作用 ,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提高细胞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