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李焯均  陈建平 《隧道建设》2009,29(4):427-430
在岩溶地区修建隧道过程中进行岩溶超前预报,其必要性和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岩溶发育机理研究属于地质超前预报方法中地质分析法的范畴,其在隧道岩溶超前预报中同样发挥着基础指导作用。介绍岩溶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任务以及岩溶发育机理的研究现状,并以长乐山隧道为例,对其进行岩溶发育分布规律研究,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进行相应的探测预报,并综合解释探测结果及取得的良好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2.
隧道施工过程中地质超前预报十分必要,地质超前预报的方法有多种。本文结合常用地质超前预报方法的原理,对地质超前预报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天宝高速公路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的内容,并介绍地质雷达与TGP206在隧道工程中的综合应用,实践证明该组合方法在天宝高速隧道地质超前预报中取得了良好效果,达到了施工灾害预测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在穿河隧道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吕乔森  罗学东  任浩 《隧道建设》2009,29(2):189-193
穿河隧道由于其特殊性,在施工中极易受到不良地质现象的影响,因此,施工前进行超前地质预报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武广客运专线浏阳河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的研究,介绍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在该隧道中的应用,重点分析TSP法与红外探水的应用效果,旨在依据实践总结两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并提出解决方案,使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4.
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在田坝岭隧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在超前地质预报过程中,隧道施工中应采取以正洞地质素描为基础,以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系统为手段,并结合水平超前探孔的隧道综合预报法,才能实现对隧道掌子面前方的地质预报。该法为贵阳-广州铁路控制性工程田坝岭隧道的快速掘进、支护措施的提前准备以及灾害事故的有效预防提供了可靠的地质资料和信息。实践证明,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可有效提高预报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5.
公路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方法研究现状综述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文将公路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方法分为地质分析法、现场测试法、地球物理方法和数值模拟法等4大类,系统阐述了国内外公路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方法的研究现状,并在某些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超前地质预报在大瑶山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以TSP203地质超前预报方法为主的超前地质预报,综合预报隧道前方的地质情况,保证隧道施工安全。简要介绍对溶洞、溶腔的超前预报手段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在隧道施工期地质超前预报中采用综合的预报方法对隧道开挖工作面前方地质条件(情况)进行及时准确的预报,TSP超前地质预报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长距离预报手段。本文主要从原理、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并结合工程实例分析说明其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提高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效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红彬  韦秀燕 《隧道建设》2009,29(3):310-312
在隧道施工安全要求较高的今天,由于超前地质预报占用的施工时间太长,在施工工期比较紧张且工程顺利的时候就经常忽略地质预报工作。为了保证隧道施工的安全,结合工程实践,提出通过改进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尽可能缩短超前地质预报在隧道施工占用的时间,提高超前地质预报效率。  相似文献   

9.
探明隧道中的不良地质,已成为当前岩溶隧道信息化设计与施工中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为此,提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岩溶隧道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的思路和流程,既发挥了每种预报方法的优势又提高了探测效率,且避免多种超前预报方法简单组合、效率较低的问题。针对不同的探测目标优选出适应性强、效果显著的预报方法,既能降低多解性,改善超前预报效果,又能提高综合预报的效率。结合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报准确度。  相似文献   

10.
孟国基 《隧道建设》2011,(Z1):152-158
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地质构造复杂、埋深浅、穿越大量的断层和不良地质段,施工风险大,超前预注浆是确保隧道安全施工的重要保证措施。本文通过对胶州湾海底隧道F4-4断层钻孔注浆效果评价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施工中需要关注的环节及改进的措施,确保每一个注浆段都满足止水加固要求,为胶州湾海底隧道的快速掘进、安全施工提供保证,也为其他类似工程施工起到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连云港后云台山隧道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地质灾害,为了在施工前期探明掌子面前方的复杂地质情况并进行稳定性预测分析,提出应坚持从工程实际出发、合理选择、综合使用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制定背景项目的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方案。其能充分发挥各种方法和手段的特长,对隧道围岩等级进行预测评定,为隧道围岩的稳定和施工安全提供有力保证。并经实践证明,采用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方法预测围岩等级,总体预报准确率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2.
杨健  胡平  朱岩  仵涛  赵超志 《隧道建设》2010,(Z1):481-485
包家山特长隧道施工和运营中多次发生涌泥涌沙现象。本文通过介绍包家山特长隧道的地质及用水情况,分析其涌水涌砂原因,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论述沉砂池的原理及设计方案,并介绍沉砂池对涌水治理的作用,通过综合分析,提出了存在问题及不足。以期对同类型工程有所帮助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为了避免胶州湾隧道在穿越多条断层破碎带施工时,发生坍塌、冒顶、突水、突泥等事故,结合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工程设计和施工,通过采用风险分析和评价的方法对过断层破碎带施工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风险的应对措施,风险评估结果可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吕和蔼 《隧道建设》2012,(Z1):55-58
以多丰线平顶山隧道建设为例,在对工程概况、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基础上,详细介绍了铁路隧道施工中遇到的洞内施工作业空间狭小、隧道埋深大、地质条件差、洞内外控制测量难度较大等施工难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研究结果为复杂地质环境条件下长大铁路隧道建设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田洪义 《隧道建设》2010,(Z1):442-445
被评为高风险隧道的龙厦铁路象山隧道地质复杂,尤其是1,2#斜井间溶洞区域,地质情况极其复杂,地下水很发育,安全风险高,施工压力大。象山隧道采取多种探测手段综合地质预报,而其中地质雷达在短距离溶洞探测方面相对准确。就地质雷达探测的方法特点、优势进行阐述,并对地质雷达在1#斜井左线溶洞段的应用进行分析、总结及与开挖情况对比,说明地质雷达预报整体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三维电法超前探水技术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简述隧道及巷道掘进前方岩层含水性的超前探测技术及其应用研究现状基础上,分析了瞬变电磁法及直流电法超前探测的优点和不足,重点阐述了三维电法超前探测的原理和三维电阻率层析成像技术,结合实例阐明了该技术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资料解释、成果分析的过程,揭示了该技术具有受周边环境干扰小、超前探测距离远、能够进行纵向和横向的任意切片、立体显示岩层含水性等特点,得出了该技术具有很强实用性、有效性和推广应用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张东明  张瑜  王耿  王元汉 《隧道建设》2010,(Z1):454-457
岩溶在隧道施工中易引起地质灾害,需对其进行特殊处理。本文从利用角度分析和处理隧道施工中遇到的溶洞问题。结合鸦来公路北风垭隧道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溶洞问题,在进行有效处理的同时,将溶洞用于通风排水,既避免了溶洞对施工的不利影响,同时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徐海涛 《隧道建设》2010,(Z1):129-132
为解决隧道冻结法施工专用的负温混凝土的配制问题,依托南京地铁二号线抢险工程,对负温自密实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工作性能进行了相关研究,并根据研究制定了相关施工养护措施。研究表明:变负温的环境比恒负温更有利于混凝土强度的增长;低温下,外加剂中缓凝成分的增加对混凝土工作性能有利;综合考虑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等因素,确定防冻剂最佳掺量为3%~4%。负温混凝土的研究为今后冰冻法施工中所用混凝土的生产与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推进冰冻法施工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王正辉 《隧道建设》2012,(Z1):105-108
了解决隧道衬砌混凝土背后空洞、渗水及裂缝病害,综合国内各种同类文献和隧道施工及补修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在合福铁路客专闽赣V标段的南岸村隧道、吴源隧道、芦岭隧道、葫芦山一号隧道及蔡墩二号隧道,从源头上探讨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和危害,采取并发展相关理念和技术措施,有针对性地提出衬砌防水板和初期支护间空洞的治理措施(这是一个创新),消除了隧道衬砌背后空洞、渗水及裂缝病害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