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林勋杰 《隧道建设》2010,(Z1):221-231
台北都会区大众捷运系统为顺利取得捷运系统用地充分土地利用,以捷运土地开发方式提供民众在征收以外之一项选择,从而减少政府财政负担,增加财务效益。并导入以大众运输为导向发之土地开发(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 TOD)规划理念,同时强化土地开发使用的强度增加使用诱因;规划健全捷运转乘需求,以达到运具整合之功能,并纳入公共元素,进行整体开发。为了捷运土地开发能更顺利、公平、效率的推动,藉本文将施行成效及与相关捷运场、站共同开发之案例进行检讨,提供其他类似开发案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城市建设力度加大,土地开发强度提高,尤其是土地开发项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论证了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关系,对用地开目的建设规模和功能不断扩大、发展迅猛的形势下,针对用地开发对城市交通发所引起的交通需求以及其对交通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分析.并用典型案例说明了如何分析用地开发对城市交通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处理用地开发对交通影响的办法。  相似文献   

3.
不论捷运隧道、地铁隧道或都市中之下水道工程,只要是土质地盘,潜盾施工已为目前隧道施工之主流,考虑其施工对于都市生活面之冲击性最小情形下,虽然其造价较高,仍为大部分之土质隧道施工者所采用。虽然其施工速度便利及快速,然而潜盾施工法最怕遭遇地中障碍物,轻者停机排除障碍物,严重者需进行机首修复,其结果常造成工期延宕,甚或造成隧道线形改线之情形。本文藉由一实际潜盾机遭遇障碍物之案例,由潜盾机本体之可施工度评估、机体检修至最后修复完成之过程及对地盘及周遭环境之影响评估等过程做一详实报告,以供工程界类似状况之参考。  相似文献   

4.
美国的交通影响费政策及实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的土地开发不可避免地会给已有道路上交通运行带来影响,增加交通供应的压力。在评估开发商的开发行为所导致的交通影响基础上,向开发商收了用于改进交通供应的费用,就是交通影响费。交通影响费政策本持由要求开发商的资金参与交通设施建设的一种方式,目前美国许多地方政府都制定了交通影响费政策。文中介绍了美国交通影响费的发展过程及收费类型,阐明了制定交通影响费政策的全过程,介绍了美国地方政府的交通影响政策。  相似文献   

5.
以往的交通影响评价是在建设项目用地性质、用地强度确定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且往往仅对单个项目进行交通影响评价,这对于项目建设的优化调整往往无济于事,也不能反映多个影响较小项目的叠加作用,而只能通过改善周边道路交通设施来迁就于项目的建设,甚至是以牺牲未来便捷的交通为代价来换取土地高强度的开发。  相似文献   

6.
台北捷运建造的目的,是为减少车潮对交通的冲击,因此捷运路线大部分选在建物邻立、交通频繁、人潮拥挤的路段,加以道路线形的限制,潜盾隧道不得不有穿越民房下方的设计,因此,有关穿越建筑物保护设计与施工,及通车营运后,列车行驶建筑物下方所引起的振动与噪音之防制,诚为捷运建设一相当重要之课题.本文以台北捷运芦洲线潜盾隧道穿越登峰大厦为例,将地下穿越大楼工程在设计规划阶段及掘进前对建筑物保护及噪音振动防治的努力,透过完善的施工管理、建物保护措施及现有建物及地面的监测系统,终能严密控制地层的变形,顺利完成潜盾隧道穿越大楼的工程,并深获住户肯定,对本局协调过程及施工成果相当满意,经由全体住户感谢奖牌,实为台北捷运工程之首例.  相似文献   

7.
交通噪声投诉已居各大城市居民投诉之首,但交通噪声污染治理仍处于"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合理的交通规划和城市土地使用规划是解决城市交通噪声污染问题的治本之道。然而目前城市规划的各个层次对交通噪声预防考虑不足。该文提出了与规划过程互动的规划环评程序和方法,以期得到噪声污染影响最小的城市规划用地布局方案和交通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8.
3月23日,上海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挂牌出让第23号公告中,共推出14幅土地,其中纯居住用地达到了8幅,土地总面积为50万平方米,这是上海楼市在经过长时间调整以来,首次出现大幅度的住宅用地出让。  相似文献   

9.
沈景鹏  王俊彦 《隧道建设》2014,34(Z1):166-171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土地的取得日益困难,节约土地及土地资源有效利用成为全世界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如台北车站特定专用区,原早期规划用于地面的轨道交通及长途巴士,因台北市的快速发展,已严重影响城市交通,故政府于30多年前一次性地将铁路以及尚处于规划阶段的捷运、高铁等轨道交通先规划于地下空间,再先后依序完成,并利用部分地下空间规划商业及人行通道。另外,于地面规划立体长途巴士转运站,让车辆及行人分别与地面高架道路及地下空间连通,此空间的整合不但使运输量庞大的轨道交通有效地利用于地下空间,且减少长途巴士对地面空间的冲击,使旅客及行人能于地下空间无缝对接,增加通行的便利及安全,创造另类的地下经济。台湾由于地狭人稠,为配合经济发展,对土地的利用相当精致,特以台湾经验论述之,就教诸先进。  相似文献   

10.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建设是建立在城市土地资源利用基础上的。通过城市轨道发展建设对城市空间布局、沿线土地开发影响的分析,提出了当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当中土地利用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必须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土地利用的协调发展,以实现城市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地对策。  相似文献   

11.
既有隧道扩挖及改建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既有隧道的扩挖或改建需求,大致可分为基于交通量增加、新增通风或逃生空间、老旧隧道维修补强等。而往往既有隧道的建设年代久远,衬砌劣化、背后空洞、围岩的依时弱化或变形等先天条件不良,且设计图说、工程记录等付之阙如,故设计前之调查更显重要。此外,如何考量利用既有隧道之外支撑及衬砌,减少扩挖或改建过程对隧道及围岩之扰动,为设计及施工另一考量重点;而若施工期间仍需维持车辆或列车之运行,则其设计与施工之考量将与一般隧道新建工程大不相同,难度更高。本文首先搜集汇整日本所开发之8种隧道扩挖工法,以及意大利开发之扩挖工法,分别探讨其适用条件、使用限制及优缺点等,最后以一台湾案例比较说明,进而探讨各种既有隧道扩挖或改建技术,以期提供尔后相关工程之选择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廖铭洋 《隧道建设》2010,(Z1):458-465
本文就潜盾施工以潜盾机为主所衍生之相关技术谈起,并介绍相关设备之规格性能与配置,再就自产潜盾机与配套设备进行解析与研判,从潜盾机设计的理念为起点,探讨大地与机械等之互制关系及其与之关联性,最后归纳海峡两岸之潜盾工程胃纳,以之推估未来之潜势,期能因潜盾机与相关设备之自产,发展出属于中华民族本土之潜盾施工技术,共同完成海峡隧道划时代之基业。  相似文献   

13.
张文城  童念远 《隧道建设》2011,(Z1):394-400
台湾桃园国际机场联外捷运系统建设于桃园国际机场路段主要系以潜盾隧道方式通过,而其穿越之地层属桃园台地卵砾石层,开挖长度约达7 200 m,为目前台湾于卵砾石层开挖最长之潜盾隧道。机场捷运CU02A标潜盾机切刀之设计主要考量为确保砾径大于70 cmx60cm(长x宽)之砾石由滚轮切刀于开挖面破碎;砾径较小之砾石则经由其他切刀扰松动后,再推进土仓内。主要探讨内容为上述潜盾机切刀于设计时之考量、施工过程探讨,及切刀磨损情形等,以提供相关经验供后续类似工程参。  相似文献   

14.
隧道检测中之断面量测,是营运中隧道之维护管理作业最直接的监测数据之一;长期而定期的断面变形监测,不仅可以掌握营运中隧道稳定性的变化,更可以进一步做为隧道安全评估与结构补强之重要信息。透过Microsoft Office 2003成员中之EXCEL及其VBA(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开发隧道断面检测资料处理标准程序模块,处理数量庞大之潜盾隧道断面原始量测数据,使原始资料成为可查询及模块化的信息。程序自动展绘之断面图可配合现地变形状况交叉比对及研析应力影响程度,而爰此逻辑模式可突破不同断面扫描系统量测资料格式不一之限制,经程序模块处理之多次任何格式断面量测资料,皆能自动展绘、套叠前、后期检测断面图并比较其变化。后续以系统处理之断面信息汇入数据库,更可让维护管理主管机关作为主要之维护管理信息系统资料,并发展为加值型之决策支援系统。  相似文献   

15.
柯武德 《隧道建设》2010,(Z1):78-82
为疏解都市交通拥挤问题,近年来台北、高雄2大城市持续兴建大众捷运系统。潜盾工法常采用于捷运系统之隧道工程,其工作井与隧道结构接触部分之地盘改良工程较易发生地层下陷、坍塌等不利状况,实为风险较高之工作项目。本研究在试验室仿真现场状况做一系列试验,并与现场钻心取样试体做一比较分析,探讨各种土壤与高炉水泥之特性,以提供工程界之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台北捷运系统之陆续发展,不论是捷运系统的新建设或其他工程之兴建,近年来常遇到与既有或兴建中之捷运建设近接施工之状况。在计算机软件尚未发展成熟的时代,面对近接施工的课题,往往仅能藉由早期施工所累积的经验进行研析。而今,计算机运算效能日益提升,复杂的土壤结构互制行为已能藉由功能强大的商业软件加以模拟及分析。本文主要探讨近年来捷运工程4种不同类型之近接施工案例,在这些案例中,皆使用数值分析软件进行模拟,并藉由分析之结果研提相关因应措施,其中部分已施工完成之案例,将分析与现场监测结果进行比对,显示二者颇为接近,且保护措施亦达预期之功效。由此可知未来面对复杂之议题,采用数值分析软件进行模拟分析可获得合理之推估。期藉由这些案例初步探讨及研析结果,提供尔后类似案例之参考。  相似文献   

17.
潜盾工法于卵砾石层开挖需面对许多问题,诸如切刃盘开口尺寸及开口率之设计;滚轮切刃齿及切刃齿之配置、材质与成本问题等。潜盾机于卵砾石层中掘进时,通常无法期望以单一开口尺寸或开口率去应付长距离的挖掘,需要因应地质变化适时予以改变;滚轮切刃齿及切刃齿的配置与材质应用,则悠关是否能以最小成本产生最大之开挖效率。本文以长距离卵砾石层潜盾洞道开挖为例,依据实际切刃盘改造型式与掘进管理图表,探讨开口尺寸与开口率的适用性,并于现场量测所得滚轮切刃齿及切刃齿之磨耗数据,加以汇整并以图表呈现,可明显得知其间之关键因素,值得提供作为日后设计与施工之参考。  相似文献   

18.
早期高速公路建设基于成本、工法技术考量,于许多路段采用路堤型式,随着都市蓬勃发展过程,路堤阻隔造成都市发展的障碍,尤其是交通不便,故穿越路堤的车行箱涵在都市发展过程中伴演关键性角色。本工程将辟建12 m(W)×3 m(H)×50 m(L)的双车道箱涵,经评估以管幂工法作为辅助工法最佳。本计划之涵洞工程将穿越国道高速公路,其交通流量大、施工安全管理要求严苛。配合前后道路衔接高程,管幂顶至路面之覆土厚度0.6~1.0 m,属浅覆盖施工,管幂施工难度高。在特殊施工条件下,管幂推管时对地表土壤之应力应变行为,经由数值模拟可初步研析。而对于高速公路路堤之影响除了要求施工质量及做好工地管理外,需配合自动监测系统以确保高速公路于施工期间之安全性。本工程于管幂施工阶段可能产生之高速公路路面沉陷量为1.1~2.0 cm,箱涵开挖阶段可能产生之沉陷量依工程经验推估为1.0~3.0 cm,整体来说当覆盖层厚度小于2倍推管直径时,沉陷量随着浅覆盖厚度之减少而增大。管幂工法于砾石层施工,其灌浆压力之控制对于高速公路路面变形影响甚大,尤其是当管幂推进出坑作业时,由于自由面解压,常造成灌浆渗漏及路堤路面变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