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日,汽车驾驶员李某驾驶一辆带挂车的大货车行驶时逢大雨,路面较滑,视线不良,他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行驶.当行驶至一个三叉路口,他脚带刹车减速通过时忽听车后传来"咣"的一声,他立即停车,下车一看,只见一辆黑色轿车撞在他的车尾部,轿车保险杠和前脸部分损坏.李某觉得此事故与自己无关.于是,驾车驶离现场.他哪里想到,对方随后就拨通了交通事故报警电话.当交警赶到时只见现场已被破坏,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七条:"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必须立即停车,当事人必须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必须移动时应当标明位置)并迅速报告公安机关或者执勤交通警察,听候处理……  相似文献   

2.
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如何确定驾驶员的赔偿责任?在审判实践中,根据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三十一条规定,驾驶员驾驶行为的性质不同,其赔偿责任也不同,具体而言,分以下三种情形:  相似文献   

3.
根据国务院1991年9月22日发布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我国的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标准如下:  相似文献   

4.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造成对方人员死亡或者重伤,机动车一方无过错,应当分担对方10%的经济损失.但按照10%计算,赔偿额超过交通事故发生地10个月平均生活费的,按10个月的平均生活费支付;前述非机动车、行人一方故意造成自身伤害或者进入高速公路造成损害的除外."这体现了交通事故赔偿中的无过错责任原则.为什么要规定无过错原则呢?因为在我国的道路交通中,非机动车、行人所占的比例非常大,道路上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混行的情况十分普遍.机动车速度快,质量大,非机动车、行人与其相比是弱者,发生交通事故时机动车容易给非机动车、行人造成严重伤害.因此,从保护弱者的角度出发,<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做出了上述无过错责任的规定,这也是国际通行的做法.  相似文献   

5.
驾车行驶中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抢救伤者.然而司机孙某某在发生交通事故时,不但没有及时抢救事故伤员,且全然不顾车辆严重受损,右后车轮爆破,竟仓惶逃逸.  相似文献   

6.
魏鸿 《驾驶园》2008,(5):70-73
驾车行驶中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抢救伤者.然而司机孙某某在发生交通事故时,不但没有及时抢救事故伤员,且全然不顾车辆严重受损,右后车轮爆破,竟仓惶逃逸.……  相似文献   

7.
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  相似文献   

8.
《驾驶园》2010,(2):49-49
1月1日起.《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试行办法》施行。《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时,救助基金垫付道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人身伤亡的丧葬费用、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一)抢救费用超过交强险责任限额的;(二)肇事机动车未参加交强险的;(三)机动车肇事后逃逸的。依法应当由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地的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及时垫付。  相似文献   

9.
红灯绿下     
《驾驶园》2009,(7):99-99
山东招远交警及时清理高速路面障碍 6月2日15时30分,山东招远交警大队依次为中队民警沿威乌高速公路巡逻至188公里处时,发现前方道路中央散落着几个木头箱子,对过往车辆构成交通隐患,随时可能发生交通事故,民警立即停车。  相似文献   

10.
正威 《摩托车信息》2007,(11):29-29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下简称"交强险")是指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在责任限额内予以赔偿的强制性责任保险.  相似文献   

11.
红绿灯下     
《驾驶园》2008,(10):102-103
公安部:发布交安新规定8月27日上午,公安部公布了新《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包括总则、管辖、报警和受理等共有11章87条。同时,2004年4月30日发布的《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70号)废止。新《规定》首次明确加大司机的"疏散"责任:一旦在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驾驶人必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立即组织车上人员疏散到路外安全地点,避免发生次生事故。驾驶人已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或者受伤无法行动的,车上其他人员应当自行组织疏散。同时,外国人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在未处理完毕前,公安机关可以依法不准其出境。新规定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2.
在道路上骑车的优势是什么?灵活、不堵车!大街小巷只要有路就能骑车过去,没有堵车烦恼,停车也方便。那最大的缺点是什么呢?不是慢,而是当与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时,骑车人受到的伤害和损失会更大。在道路上骑车也要遵守交通法规的,那些非机动车发生的交通事故往往都是由于骑车人不守法骑车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汽车与安全》2006,(9):76-77
第三章赔偿第二十一条被像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依法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道路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保险公司不予赔偿。第二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险公司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垫付抢救费用,并有权向致  相似文献   

14.
刘传海 《驾驶园》2011,(5):83-83
3月24日上午,安琼公路江苏省东台市三仓镇境内路段发生一起中巴车行驶途中突然停车揽客而酿发的摩托车追尾相撞交通事故.受伤摩托车驾车人被东台市三仓交巡民警送医院抢救脱险。  相似文献   

15.
客车是旅客道路运输的主要交通工具,客车的安全运行是旅客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2004年5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将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作为首要的立法宗旨.据近年有关资料分析,客运交通事故占道路运输重大交通事故的七成以上.因此,应该把加强客车运行安全管理和认真分析客车安全运行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对策作为客运企业和客运业户安全生产的首要任务.在研究分析这些影响客运安全的不利因素的情况下,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安全措施,真正把安全法落到实处,努力减少交通事故,遏制重大客运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RTA是英文Road Traffic Accidents的缩写,中文含义为道路交通事故。保护交通事故现场是当事人特别是驾驶员的法定义务,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这样做,有利于交通管理机关的现场勘查、采集证物,客观地、实事求是的分析事故原因,为办案人员提供事实根据,以法律为准则、认定当事人各方所应负的交通事故责任。  相似文献   

17.
郭玉祥  刘春华 《驾驶园》2005,(11):20-21
2004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道路交通安全法>)施行前,对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中的保险公司应当承担责任的范围和方式,一直存在这样一种观点,即认为对受害方的损失,应当先划分事故的责任,然后由保险公司在驾驶员应当承担的责任范围内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18.
在一些报刊上报道的发生重大或特大交通事故的文章中,常见到“恶性事故”一词。 用“恶性事故”一词形容重大或特大事故,不但与有关规定的称呼不符,而且极易在学习运用中产生矛盾和错误。《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六条明文规定:“交通事故分为轻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在交通事故中,根据人身伤亡或财产  相似文献   

19.
在发生交通事故后有些人认为通过交管部门解决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对办案人员百般刁难,催促办案人员尽快结案,还有的当事人为获取利益故意拖延时间,无理取闹,反而失去了自己正当的权益,其实在处理交通事故过程中,相关法规对处理过程规定了许多时限,只要当事人了解法规,配合办案人员,就能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维护自己的权益,在此,笔者对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和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中涉及的时限问题作一些介绍。  相似文献   

20.
正开车最怕遇到交通事故,遇上交通事故很有可能一天都得耗在这了。但有了道路交通事故在线快处及非现场交通违法异地处理,就大大加快了解决问题的速度。本文整理了交通事故在线快处等相关流程,谨供大家参考。各地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差异,具体请以当地交管部门的处理办法为准。交通事故在线快处操作指南交通事故在线快处简介道路交通事故在线快处是应用"互联网+"理念和技术,进一步简化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和保险理赔流程,实现道路交通事故现场自行协商、在线认定,保险快速定损、快速理赔,为群众提供便捷、快速、高效的道路交通事故在线快处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