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法国TGV和德国ICE高速列车成功运行之后,连接欧洲主要城市的高速铁路网正在加紧建设,同时对既有线路进行扩能改造的工作也在进行中,以便使用较少的投资更多的提高列力运行速度。  相似文献   

2.
德国高速列车 德国铁路绝大部分是19世纪建成的,因此线路标准低,曲线多,限制了速度的提高,1980年前,德国铁路致力于改造既有铁路,已达到建成200公里/小时速度的客货混运既有铁路快速网目标。虽然在1971年德国已决定建设第一条高速铁路新线汉诺威-维尔茨堡327公里,但财政力度支持很小,进展极为缓慢,直至1981年法国东南线高速铁路开通运营,并且TGV—PSE高速列车试验速度达到了406公里/小时,这才极大地刺激了德国政府、铁路及工业界。  相似文献   

3.
目前,上海城市轨道交通中有近80%线路的实际旅行速度低于设计旅行速度,为了进一步提升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效率,从旅行速度设计流程的角度出发,研究分析旅行速度的成因,以及在各阶段中影响旅行速度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影响旅行速度的因素主要有列车最高运行速度、平均站间距、限速曲线段数量、列车运行自动化等级和开关门时间等。以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为例,采用控制变量法对各类影响旅行速度的因素进行计算分析,研究其对旅行速度的影响程度与主次关系。结果表明,按影响程度排序,5个因素的影响重要程度依次为平均站间距、列车最高运行速度、列车门与站台门的自动化程度、列车运行自动化等级和限速曲线段数量。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旅行速度优化策略:(1)在线路设计阶段,线路应尽量使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与行车速度相匹配,列车最高运行速度与平均站间距相匹配;采用全自动驾驶线路可以大幅度减少司机人为工作量,以有效降低停站时间中的司机操作时间。(2)在线路运营阶段,应将司机作业标准化,缩小实际停站时间与设计停站时间之间的差距,以提升线路旅行速度的综合整体效能。  相似文献   

4.
在考虑到车流极限速度范围内外轨过超高和欠超高时,为了用图表方式提供速度与曲线半径关系,必需解决超高计算问题并反映出每条曲线线路上实际运行的速度情况。甚至在同一种车流情况下,平均配合速度取决于线路纵断面及其状态。若考虑到不同列车类型,那么这类关系曲线成倍增长,并要求速度状况设计自动化。在1997年第11期《线路及线路管理》杂志上曾刊登过C.LI别尔申的一篇文章《速度及线路平面》。文章指出,限制欠超高可用类似双曲线表示,该曲线在平均半径时与车流速度范围的上限相交,即必须降低客车的最大速度。再降低车流平均配…  相似文献   

5.
2019年2月德国铁路交付了一列先进的高速实验室列车TrainLab.该实验室列车用于试验包括数字技术在内的新技术.此时,将柴油机列车ICE-TD(605系列)作为试验平台.此外,为了检验新技术,事实上在施瓦尔赞堡一安那贝格一布霍列茨线路上建立了试验区段.该试验区段取名为Living Lab,并在安那贝格一布赫列茨开辟...  相似文献   

6.
德国纽伦堡-英戈尔施塔特新建线是继科隆-莱茵/美因新建线之后的第二条高速铁路线,全长89km,设计的旅客列车运行速度高达300km/h。科隆-莱茵/美因线上仅运行ICE-3型高速旅客列车,而纽伦堡-英戈施塔特线则采用客货混运模式。1998-2005年施工并完成技术装备,2005年12月开始试运行,ICE—S型测试列车的最高运行速度达到330km/h。2006年5月开始进行客运运营,同年12月列车按照欧洲列车时刻表正式运行。  相似文献   

7.
《中国铁路》2007,(8):74-74
德国BWG公司从事铁路道岔的研发和制造业务,并在道岔运输和线路短时间封闭的条件下完成安装调试等方面掌握了独特的技术。道岔在工厂完成轨排的安装,并可以在实验室进行ICE列车运行的动态模拟试验。该公司的道岔被用于德国和亚洲的高速铁路,可满足直行300km/h和曲线运行220km/h的速度要求,道岔最长达180m。[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用于Talgo 35 0车组的 4辆 6 8t、额定功率为4 0 0 0kW的动车 ,正在庞巴迪公司的卡塞尔工厂制造成型。该车组将在西班牙马德里—巴塞罗那高速线上运行 ,剩下的 2 8辆正在马德里附近的拉斯马塔斯的PatentesTalgo工厂进行组装。目前命名为AVES10 2的 16列列车期望最高运行速度达 330km/h。Talgo 350增加新车组@姜瑜  相似文献   

9.
《世界轨道交通》2007,(8):58-59
作为首次在西班牙铁路线上运行的德国高速列车.西门子的VelaroE列车于今日在西班牙政府与西班牙国家铁路局的批准下开始正式投入运营。Velaro列车是世界上首列运行时速可达350公里的批量生产高速列车.在西班牙进行的试运行中甚至曾经达到400公里/小时以上的速度。从而成为世界上速度最快的批量生产高速列车。列车的生产是在德国的Krefeld和西班牙进行的。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为研究地铁曲线尖轨道岔的不可逾越速度,本文以地铁9号曲线尖轨道岔为例,基于轮轨接触几何算法和车辆-道岔系统耦合动力学仿真计算,在综合考虑车辆侧向过岔时的安全性及平稳性的基础上确定曲线尖轨道岔的不可逾越速度,以期为列车折返能力的提高和城际轨道交通道岔的设计提供技术支持与储备。研究结论:(1)在尖轨顶宽40 mm时标准LM车轮型面与轨道接触点分布已经过渡到尖轨上,而磨耗状态LM车轮型面与钢轨的接触点分布可能在基本轨上或者尖轨上,轮载过渡位置延后;(2)车辆过岔时主要以车体横向加速度为控制指标确定不可逾越速度,因此在地铁车辆运行过程中可对车辆横向加速度进行实时监测,作为车辆运行安全性和平稳性的监测指标;(3)标准LM车轮型面时地铁9号曲线尖轨道岔的不可逾越速度为50 km/h,磨耗状态LM车轮型面时9号曲线尖轨道岔的不可逾越速度为45 km/h;(4)通过提高地铁车辆ATP顶篷速度来提高ATO速度,可缩短发车时间间隔,提高列车运行速度和对运量的储备;(5)通过对地铁曲线尖轨道岔不可逾越速度的分析,可对地铁车辆运行安全性和平稳性进行监测,并针对列车行车间隔加密后可能引起折返能力不足的问题,为道岔提速研发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铁路技术创新》2004,(3):45-45
随着旅客对夜间乘车旅行舒适性要求的提高,德国铁路为了满足运输市场不同旅客的运输服务需求,2003年11月底,在德国国内铁路网和国际联运线路上,德国铁路新型卧辅车正式投入了运营。第一辆新车已编入柏林——巴黎方向夜间国际列车上运行。这种车辆是德国DB AutoZug公司在5年前订购的,总共签订了购置42辆车的合同,总价值5000万欧元,这批车辆全部交货后将取代现在运营的旧型卧铺车。  相似文献   

12.
以高速列车牵引计算为基础,节能运行为目标,充分考虑实际运行线路条件,提出包含坡道运行优化和全线惰行优化的两阶段优化方法,分别构建定时约束下的列车节能模型。第1阶段,将线路坡道离散化,使用遗传算法搜索列车运行能耗最小时的速度组合序列,将模型求解转化为最优化问题,获得列车速度运行曲线;第2阶段,通过遗传算法在列车的中间运行阶段选择合理的惰行位置和惰行区间速度,再次优化列车速度曲线。以济南—泰安为站间实例进行仿真,经过2阶段优化后,CRH_3型高速列车节能效果达11.63%。  相似文献   

13.
径向转向架介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王璞 《铁道车辆》2002,40(4):25-26
径向转向架在铁路曲线上运行时使轮对经常位于曲线的半径上,车轮与钢轨的冲角几乎为零,从而大大地减少轮轨之间的磨耗,消除了空载车辆车轮爬上钢轨而脱轨的可能;在直线上运行时使轮对经常沿轨道中心运行,提高了车辆蛇行运动的临界速度(即车辆的运行稳定性),同样减少了轮轨的磨耗.  相似文献   

14.
由于铁路系统的开放性,轮轨界面难以避免遭受第三介质(如水、油、雪等)的侵袭,轮轨蠕滑特性将因此改变。为研究轮轨蠕滑曲线对车辆-轨道动态相互作用的影响,首先,基于最小二乘法原理获得适用于Polach接触模型的参数,以模拟水介质条件下40~400 km/h行车速度范围内的实测轮轨蠕滑曲线;随后,采用SIMPACK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建立车辆-轨道动力学模型,利用FASTSIM算法和Polach模型分别模拟理想条件与实测轮轨蠕滑曲线,以300 km/h运行速度为例,详细对比这两种蠕滑曲线条件下车辆-轨道动态相互作用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运行速度的影响。研究表明:车辆运行速度为300 km/h时,实测轮轨蠕滑曲线对应的轮对横移量和轮对摇头角分别为干态工况结果的1.375倍和3.2倍,进而导致纵/横向蠕滑率明显大于干态工况结果;速度所致轮轨蠕滑曲线的差异对轮轨蠕滑力、脱轨系数以及磨耗指数影响较大,速度为160 km/h时尤为显著。因此,在进行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仿真分析时,有必要考虑实测的轮轨蠕滑曲线。  相似文献   

15.
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采用仿真软件研究不同运行条件下高速列车通过竖曲线起点时的动力学性能,并计算得出高速铁路竖曲线的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的推荐值。结果表明: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随竖曲线半径的增大而下降,与纵坡坡度的关系不明显;为保证旅客的舒适度,运行速度250,300,350 km/h分别对应的最小竖曲线半径推荐值为14,21,29 km;竖曲线起点引起的车体振动衰减时间服从正态分布,与竖曲线半径、纵坡坡度以及运行速度的关系不大;为避免车体振动叠加,行车速度为350 km/h时,竖曲线最小长度应不小于110 m,在线路条件较好时应不小于120 m。  相似文献   

16.
随着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传统的转向架已不能适应高速运输的需要。本文介绍了全俄内燃机车科学研究院和科洛姆纳机车厂为机车开发的二轴转向架的构思,这种转向架带有在直线和曲线区段上控制轮对状态的主动跟踪系统,在减小运行阻力、运行速度限制、减小轮轨磨耗等方面具有一系列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正德国联邦铁路公司推出了"高级列车实验室",可在现实环境中测试数字技术,使列车更快地投入使用。德国联邦铁路公司称其试验列车将可用于整个铁路行业。试验列车为一列605 ICE-TD型内燃动车组,列车长107 m,由4辆车辆编组而成,最高速度为200 km/h,可进行各种滚动试验,轴重15 t,有足够的内部空间安装设备和试验装置。  相似文献   

18.
德国铁路部门今天推出了德国速度最快而且最为现代化的高速列车——这种造型非常优美的列车最高时速可达 30 0公里。这种为德国铁路公司的第三代城际特别快车 ( ICE)线路而设计的被称为 ICE— 3的列车定于下周正式投入运营 ,它将负责在柏林和汉诺威2 0 0 0博览会会场之间运送乘客。但是这种新型列车将不会以最高速度运行。它只有在法兰克和科隆之间新近开始铺设的一段特殊的铁轨上才能达到其最高时速 ,预计这段铁路要到 2 0 0 2年才能建成通车。德国铁路公司已经订购了 5 0列 ICE— 3高速列车 ,合同总额为 19亿马克 ( 8.74亿美元 ) ,此…  相似文献   

19.
为了降低半独立路权现代有轨电车线路运行的能耗,基于现代有轨电车系统的运行特性和线路特征,提出了半独立路权现代有轨电车线路的区段划分方法;并结合现代有轨电车列车运行模式,推算出了单区段现代有轨电车能耗优化速度曲线。在沿线交叉口已经考虑被动信号优先配时策略的基础上,以区段运行时间、距离、限速及交叉口信号状态等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基于站间协调控制的现代有轨电车全线能耗优化模型。选取国内某城市实际现代有轨电车线路为例,对比分析仿真速度曲线与模型求解速度曲线,结果显示该能耗优化速度曲线能有效降低现代有轨电车运行能耗。  相似文献   

20.
采用改进交叉策略的差分进化(DE,Differential Evolution)算法,研究城轨列车节能优化的速度曲线生成。该算法以起点到目标停车点的距离和工况状态值作为个体基因,基于改进交叉策略,结合工况转换原则,对变异后的个体基因进行有效化处理。建立末速度、停车位置误差、运行时间和牵引能耗的评价模型,在满足安全运行和舒适度要求下生成最优列车自动运行(ATO,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速度曲线。经数据仿真测试,牵引能耗为28.8 kw·h。生成的速度曲线,在准时到达的前提下,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列车节能优化运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