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介绍了利用了解遥感技术研究冻土不良地质现象的工作方法,通过建立判释标志,对遥感图像进行人工判释和计算机监督分类,可以有效地提了以各类冻土不良地质现象的特征影像信息,进而分析和研究它们的发育规律. 相似文献
3.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16,(7):43-46
青藏铁路的修建会形成次生不良冻土现象,次生不良冻土现象会对铁路产生诸多危害。研究青藏铁路修筑以后次生不良冻土现象的特征及发展趋势意义重大。对青藏铁路沿线不同类型的次生不良冻土现象进行调查研究,研究青藏铁路修筑以后次生不良冻土现象产生的机理、发育特征及发展趋势。查明对青藏铁路有直接或潜在威胁的次生不良冻土现象18处,其中与路基有关的次生不良冻土现象较少;与桥梁有关的次生不良冻土现象,主要是桥下形成冰椎、冰幔等;与涵洞有关的次生不良冻土现象,主要有涵洞下沉等。研究表明:未来气温升高导致多年冻土上限附近地下冰大量融化,将会产生诸多次生不良冻土病害,影响铁路的正常运营。 相似文献
4.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地区环境保护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特点,研究探讨在高寒高原地区铁路施工中进行冻土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自在保护区保护,水土保持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6.
青藏铁路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举世瞩目;本文介绍了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地区的冻土施工和环境保护的关系,简述了冻土施工和环境保护开发利用的迫切性、重要性,着重介绍了多年冻土地区冻土施工和环境保护的目标和具体要求,以及其在实际工作中采取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和达到的效果,对青藏铁路的冻土施工和环境保护提出了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7.
青藏铁路格拉段经过青藏高原永久冻土地区,该地区有其特殊的地理条件,对接地系统的设计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工程经验尚属空白.文章介绍了青藏铁路格拉段所经地区永久冻土形成原因、冻土上限的分布,对冻土地区防雷接地方式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降低接地电阻的措施,为青藏铁路的防雷接地系统及降低接地电阻的设计和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青藏线各拉段多年冻土地区550km,全线平均海拔4000m以上,桥涵勘测距一般地区相比差异很大。本文简要阐述了高原冻土地区铁路桥涵工程设置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9.
中俄输油管道沿线多年冻土工程地质问题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中俄输油管道穿越我国东北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多年冻土的融沉及活动层的冻融对管道地基工程的破坏,将造成管基的不均匀变形,影响输油管道的安全.本文通过对中俄输油管道沿线多年冻土区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用以保证输油管道工程安全稳定的防治对策.研究结论:(1)在多年冻土区采用架空方式敷设输油管道,可极大地避免不良工程地质问题对输油管道安全的影响;(2)冻融差异变形是导致冻土地区管道变形破坏以及诱发管道病害的主要原因,通过减小冻胀变形或融沉变形的绝对值来减缓管道在纵向方向差异变形上的剧烈程度均是输油管道克服变形破坏的有效途径;(3)在冻胀敏感性土和高含冰量多年冻土等不良工程地质地段,可采用管道保温、换填、管壁加厚等措施来消除或减弱管道轴向不均匀变形程度. 相似文献
10.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地区热管路基三维数值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考虑多年冻土中水的相变,采用有限元进行热管保护多年冻土路基效果的三维数值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热管能大幅度降低路基土体的温度,提升路基冻土上限,增大路基抵抗外界温度变化的能力,保证路基的长期稳定。考虑路基工程所在冻土区段气候和冻土条件,研究热管的有效影响范围,得出结论:热管的有效冷却半径为1 7m左右;在年平均气温为-5 2℃,冻土年平均地温为-1 0℃以上的高温冻土区,热管埋设间距宜取2 8~3 3m,可抬升路基冻土上限0 6~0 8m;在年平均气温为-6 3℃,冻土年平均地温低于-2 0℃的低温冻土区,热管埋设间距可加大到3 3~3 8m,路基冻土上限可抬升0 8~1 2m。 相似文献
11.
2004年9月5H至7日,第六届国际多年冻上工程会议在兰州召开。中国、俄罗斯、加拿大、美围、德国、奥地利和日本7个国家150多名专家学参加了会议。青藏铁路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副部长孙永福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12.
多年冻土地区铁路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东北多年冻土地区铁路工程建筑物发生的病害做了较详细的论述和分析,并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提出这些病害的预防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季节性冻土区和多年冻土区桥梁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冻土层的存在,对桥梁结构抗震安全性的影响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本文利用黏-弹性边界模拟波向无穷远辐射的结构-地基土一体化计算方法,对季节性冻土区和多年冻土区桥梁结构在不同地震波作用下的反应进行计算,分析冻土层的变化对桥梁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总结在地震荷载作用下,不同场地、不同的冻土厚度、不同高度的桥墩和不同基础条件下桥墩应力分布的一般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在Ⅱ类场地上,冻土层对桥墩地震反应的影响十分显著,不同类型冻土场地上桥墩的最大反应差值可达1倍以上;墩高在10~22m时,冻土层对桥墩地震反应的影响最为显著;不同类型的桥墩基础,对冬夏两季桥墩的地震反应的影响不大;在一般情况下,桥墩的地震反应与冻土性质、桥墩的动力特性以及地震波的性质均密切相关,按融土状态进行设计往往是不安全的,需要考虑桥墩与冻土层相互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15.
16.
活动断裂、地表水漫流、多年冻土及不良冻上现象是唐古拉至安多铁路工程所遇到的主要地质问题,文章对此类地质问题分布特征和对策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地区桥梁桩基础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保持地基处于冻结状态”的设计原则,桩基础是青藏铁路工程多年冻土地区桥梁基础的首选形式。因此,本就青藏铁路各种类型的桩基础在冻土地区的应用利弊和选择、设计、施工及计算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的分布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穿越连续多年冻土地区长度达546.43 km.多年冻土是青藏铁路建设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阐述了青藏铁路沿线多年冻土分布的基本特征以及影响多年冻土分布的主要因素,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海拔高度和纬度、地形、地表水体、植被、岩性以及地质构造等.阐述了多年冻土区不良冻土现象及融区的分布特征,指出了多年冻土的勘察设计特点,为多年冻土区工程地质勘察和设计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青藏铁路15标段处于高原永久性冻土地区,自然环境为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等高原生态系统。水土流失类型主要以风力侵蚀和冻融侵蚀为主。铁路建设对沿线水土保持造成影响表现为主体工程、临时用地、取土、弃土用地对地表和植被的扰动、破坏,引起风力侵蚀、沙害,冻融侵蚀以及河道水土流失和次生地质灾害,为此本文就主体工程、临时用地、取土、弃土用地四个方面的水保防护措施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