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从磨削过程中磨削液的分布及对砂轮的渗透现象,比较详细地阐述了磨削液的作用,并对磨削液的流量、供给方式对磨削效果的影响,作了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立方氮化硼砂轮在磨削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CBN砂轮制造工艺研究,大量的模拟磨削工艺试验及现生产磨削工艺试验,总结出砂轮制造参数,磨削工艺参数以及磨削液的选择原则,成功研制出大规格(直径Φ600mm)CBN砂轮,在汽车凸轮轴磨削生产应用中,显示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CBN砂轮制造工艺研究、大量的模拟磨削工艺试验及现生产磨削工艺试验,总结出砂轮制造参数、磨削工艺参数以及磨削液的选择原则等技术;成功研制出大规格(直径Φ600mm)CBN砂轮,在汽车凸轮轴磨削生产应用中,显示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半合成磨削液的研制过程,研制出SM-3#磨削液与国外样品CIMCOOL5star40理化性能对比测试结果,以及研制产品在公司大循环集中供液系统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对发动机连杆两侧面的磨削工艺作了分析,介绍了立式多轴圆台平面磨削,卧式双轴圆盘平面磨削,立式双轴圆盘平面磨削工艺特点和工作过程,最后从磨削后的质量对比试验,认为最合理的磨削工艺是卧式双轴圆盘平面磨削工艺。本文给出了有关工艺对比数据。  相似文献   

6.
减振柱作为摩托车减震器重要零件之一,在表面电镀前的磨削质量控制尤为关键。通过设定合理的工艺、调整磨床、磨料及相关辅料的管理控制,使减振柱镀前磨削加工质量有了稳定提高。减振柱镀前精磨表面粗糙度控制在Ra0.15以内,一次合格率获得提高;部分配套出口高档车型的减振柱在精磨环节配置UB砂轮后,外观质量表面粗糙度Ra≤0.10;将粗磨、精磨两类磨削时的机床用连线机构连接、选择合适的磨削液等,提升了磨削加工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7.
杨文 《汽车科技》1997,(5):40-43
针对排气门座端面磨削余量的大小对硬度值的差异,用不同的磨削余量进行硬度值测试试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磨削余量和磨削方法进行确定,选择了较合适的磨削方法来保证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8.
主要探讨曲轴轴颈中鼓度磨削的三种方法:成型切入式磨削、成型切点跟踪式磨削和矢量切点跟踪式磨削。前两种磨削方法已经批量应用于曲轴磨削制造过程中,目前矢量切点跟踪式磨削方法实现中鼓度磨削还只是一种概念,从磨削原理、磨削控制、磨削验证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验证,最终试磨成功,确认矢量切点跟踪式磨削方法可实现曲轴轴颈中鼓度磨削。  相似文献   

9.
通常将砂轮线速度大于45m/s的磨削称为高速磨削,而将砂轮线速度大于1 50m/s的磨削称为超高速磨削.高速与超高速磨削具有:生产效率高、砂轮使用寿命长、磨削表面粗糙度值低、磨削力和工件受力变形小、工件加工精度高、磨削温度低等特点.采用这种磨削工艺能有效地缩短加工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能源的消耗和噪声的污染,因而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在汽车零部件加工中.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MC发动机曲轴在磨削加工过程中产生磨削裂纹,研究裂纹形态、裂纹处的微观组织及硬度等,探讨了产生磨削裂纹的原因,论述防止磨削烧伤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磨削烧伤的成因及其相应检测手段,现有测试方法难以满足准确、快速地检测磨削烧伤零件的要求,因此需要改进、完善、提升磨削烧伤的检测和评定。阐述了基于"磁弹法"的磨削烧伤检测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研制的新颖、高效、实用的专用仪器,以及磁弹法检测工件磨削烧伤时的评定指标和仪器的特征值定标。  相似文献   

12.
对柴油机零件在磨削加工过程中产生磨削裂纹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着重从零件裂纹形态、裂纹处的微观组织、零件材料以及硬度等方面探讨了产生磨削裂纹的机理。就磨削加工过程和热处理过程中应采取的相应预防措施进行了论述以避免批量性磨削裂纹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针对曲轴修理中整体式磨削产生的曲轴磨削后装入气缸时活塞顶偏高或偏低,工作时发动机漏油,产生异响或振动,并伴有拉缸、拉瓦现象等问题,分析影响曲轴磨削质量问题的多方面因素,认为曲轴磨削前的校正方法、磨削定位基准和夹紧力、磨削精度是影响曲轴修理质量的关键,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4.
凸轮磨削加工的转速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凸轮的轮廓精度对发动机的性能有很大影响。目前,汽车发动机的凸轮是在工件恒转速的条件下,利用凸轮靠模进行仿形磨削而成的。这种磨削方式会使凸轮轮廓产生一定的误差。因此,人们开始探讨改变以往工件恒转速的磨削方式为工件变转速的磨削方式,来提高凸轮的轮廓曲线精度。本文着重分析恒转速的磨削方式对凸轮轮廓产生误差的影响以及工件变转速磨削方式的设计计算方法。外国用工件变转速磨削方式加工所得的凸轮,升程误差在0.02mm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5.
<正> 汽车磨损件的修复,在修理厂大都采用硬质粉末合金堆焊的方法进行。但是,用这种方法修复的零件却很难机械加工,尤其是要磨削汽车发动机曲轴轴颈的堆焊层就更困难。这种轴颈的硬度高,在磨削过程中砂轮消耗量大,磨削效率低。 提高加工硬质合金生产率的有效途径就是采用电磨轮磨削。 电磨轮磨削曲轴轴颈可以在经改装的3A423型外园磨床上进行。该磨床应装设一个集  相似文献   

16.
1 电火花磨削小孔的特点 小孔电火花磨削,是应用电火花加工原理与机械磨削运动相结合的方式,来达到加工目的。其特点一是用一根金属丝做工具电极,而不需要高速主轴磨具或风动磨具,例如磨削直径为0.80mm的硬质合金小孔时,工件转速只要750r/min,加工后的椭圆度、锥度误差可控制在0.005mm以内,表面光洁度也很高。特点二是电火花磨削不一定要求工具的硬度要高于工件的硬度,这就为磁钢、耐热合金、硬质合金及高韧性等难加工材料的小孔磨削提供了途径。特点三是在电火花磨削时,工具电板与工件是不接触的,几乎不存在切削力,因而工件及工具不会因切削力而引起变形。  相似文献   

17.
凸轮轴是汽车发动机和其它内燃机的重要零件,其加工质量直接影响汽车产品的质量。通过对立式磨削和卧式磨削的对比分析,阐述了立式磨削的原理和技术特点,说明了立式磨削技术在凸轮轴加工中的优势。实践证明,立式磨削相对于卧式磨削优势明显,是一项值得广泛推广的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8.
磨削与表面淬火集成新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磨削淬硬是利用磨削热对工件材料进行表面热处理的新工艺技术,使表面淬火工艺与机械加工过程集成化.本文主要分析了磨削淬硬零件的表面特性及磨削参数对磨削淬硬层深度的影响以及在工业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渗碳齿轮的磨削裂纹一般是指齿轮在热处理渗碳、淬火及回火后在机械加工磨削过程中,齿轮的齿面、花键侧面产生的表面裂纹。裂纹的产生将影响齿轮的使用性能,严重时会使齿轮报废。通过严格控制热处理和磨削加工质量,可以获得合格的显微组织,降低磨削加工热量,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渗碳齿轮磨削裂纹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超高速磨削加工的特点,分析了高效深切深磨、超高速外圆磨削、快速点磨削在汽车零部件加工中的应用和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超高速磨削技术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