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实时动态RTK测量原理及特点RTK(Real Time Kinematic)技术又称载波相位差分技术,不同于早先的实时差分GPS(RTD),是实时处理两个测站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差分方法。即先求解起始相位整周模糊度,又称RTK初始化,然后进行实时差分,属真正  相似文献   

2.
实时动态RTK测量原理及特点 RTK(Real Time Kinematic)技术又称载波相位差分技术,不同于早先的实时差分GPS(RTD),是实时处理两个测站载波相位观测量的差分方法。即先求解起始相位整周模糊度,又称RTK初始化,然后进行实时差分,属真正RTK技术。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GPS实时动态定位 (RTK)技术的基本原理 ,一种新的基于RTK功能的高斯平面坐标的GPS道路中线测设的原理方法 ,其中包括使用线元法解决任意复杂曲线的多种中桩点里程定义问题 ,以及区线的测设一体化技术 .介绍了相应的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前,实时动态测量(Real Time Kinematic,RTK)技术日臻成熟,并逐步在高等级公路中线定测中得到应用.基于RTK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系统组成,通过生产实例验证RTK施工放样的精度和可靠性,结果表明:RTK测量可以较好地满足公路设计和施工中的定线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赵峰 《交通标准化》2012,(21):64-68
实现驾驶人实际道路考试的自动化,需要采集驾驶人、考车及周边静态物体、动态物体的各种参数,仅使用传统的传感检测技术难以满足要求.载波相位实时动态差分(RTK)GPS定位技术、超声波动态测距技术和驾驶人视线方向视频检测技术是三种新的检测技术,可大大提高实际道路考试的自动化检测率,提高整个实际道路考试系统的自动化考试程度,且能保证考试要求的检测精度和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6.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尤其是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在公路测量中蕴含着巨大的技术潜力,简述了GPS和GPSRTK测量技术的原理及发展状态,主要介绍了GPS中的RTK技术在公路测量中的应用并总结出GPS用于测量所具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GPS RTK技术在公路勘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GPS技术应用于公路外业勘测是一项重大技术革命,尤其是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在公路测量中蕴含着巨大的技术潜力,本文主要介绍了GPS中的RTK技术在公路测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前,实时动态测量(Real Time Kinematic,RTK)技术日臻成熟,并逐步在高等级公路中线定测中得到应用。基于RTK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系统组成,通过生产实例验证RTK施工放样的精度和可靠性,结果表明:RTK测量可以较好地满足公路设计和施工中的定线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GPS RTK的测量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TK(Real 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技术是GPS技术的一项飞跃,引领了测量领域的一次技术革新.就GPS RTK的测量原理、应用注意事项及发展动态做了概略阐述.  相似文献   

10.
傅雪松 《交通标准化》2008,(13):179-181
目前,实时动态测量(Real Time Kinematic,RTK)技术日臻成熟,并逐步在高等级公路中线定测中得到应用。基于RTK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系统组成,通过生产实例验证RTK施工放样的精度和可靠性,结果表明:RTK测量可以较好地满足公路设计和施工中的定线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A real-time, long-round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bridge-deformation monitoring technology was proposed, which processes the carrier phase of multiple GPS receivers in an operation center. It was demon- strated an extended Kalman filter with triple differential ionospheric-free measurement (EKF-TIF) which can eliminate the ionospheric delay, whiten the TIF noise and optimize the results of EKF, consequently, achieves a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existing real time kinematic (RTK) solution. An experiment, which takes an active ionosphere condition into consideration, proves the feasibility of this system by comparing its records to that of a traditional RTK solution, practically, the system installed on the Donghai Bridge has survived a non-break running for five months. The analysis to the monitoring records shows the system achieves the designed accu- racy and reliability.  相似文献   

12.
针对地基增强系统自主研发了高精度增强参考站网络位置服务平台,通过与国际上代表性的平台系统比测,结果表明:网络RTK服务的初始化时间基本一致,相同测试点两个系统的精度相当,均实现了厘米级的RTK定位.北斗与GPS联合数据处理结果表明:联合解的57条基线在X、Z方向均优于1 mm,Y方向优于2 mm.与北斗和GPS单独解算相比,联合解算分别有55条和53条基线精度得到了改善,占总体的96.5%和93.0%.针对大规模CORS网络的多模GNSS数据融合、处理与位置服务问题,提出了建立位置无关服务和资源池的位置云服务的思想,实现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共享、多样性服务、广域无缝定位连接,为广域分布式CORS网络的信息获取、共享、处理和分析等提供了全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了克服传统虚拟基准站服务技术在长距离定位服务和全域范围服务中存在频繁换站,以及严重依赖互联网通讯的不足,利用现有RTK (real-time kinematic)设备兼容互联网模式和电台模式的基本条件,通过空间误差模型分析,将空间误差梯度信息附加在差分服务数据中,并结合互联网、共生调频数字广播和特高频无线电广播等技术手段,实现了面向全域范围的差分数据播发;同时,给出了传统虚拟基准站有效服务距离的计算模型. 实测结果显示:设定空间误差修正质量对流动站坐标各方向精度影响小于1 cm2的情况下,中纬度平原地区虚拟单基站网络站间距或者传统虚拟基准站服务的换站距离可以达到5 km;利用单个功率低于2 W的信号终端实现了27 km的远距离数据播发,突破了传统虚拟基准站服务需要数据交互且单个虚拟基准站有效服务距离只有几公里的限制,可满足包含数十公里通讯盲区的全域高精度定位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4.
网络单基站CORS技术具有操作方便、实时性强、人机界面简明清晰直观,功能实用、覆盖率广等优点。文中结合网络RTK技术在温州市大门大桥实际中的设计和应用,简要地阐述其连续性、可靠性、稳定性。利用网络单基站RTK进行放样,完全满足桥梁下部结构施工的精度。  相似文献   

15.
VRS技术是一种虚拟参考站技术,采用网络RTK,使连续运行的参考站网与处理中心形成一个网络,处理中心运用一定的技术进行解算,并将解算出的改正数实时地发送到用户站,用户站同时能接收卫星信号和来自处理中心的信号,解算出测站的实时三维坐标。  相似文献   

16.
针对应用卡尔曼滤波器进行车辆GPS导航信号的动态滤波时难以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以及传统小波变换在实时性方面存在不足,提出了基于提升小波变换的GPS动态滤波新算法.该算法采用提升小波变换对车辆GPS导航信号进行分解;用3σ准则和多项式插值方法对各层提升小波变换系数进行粗差探测与数据修复;采用模平方软阈值去噪算法对各层提升小波变换系数进行去噪;最后进行提升小波逆变换,从而实现车辆GPS导航信号的动态滤波。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导航定位精度优于卡尔曼滤波算法;虽然在导航定位精度方面稍比传统小波变换算法的性能高,但比传统小波变换算法速度快一倍;显然该算法对车辆GPS导航系统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总结RTK技术在高压线路勘测中的重要作用,比较得出基于Internet的RTK具有传统RTK所不具有的优势。联系葫芦岛市建昌220KV高压线路改造工程,论述数据传输、坐标系的建立、GPS的平差理论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并给出工程最终应用成果。  相似文献   

18.
为了构建智能化列车运行控制体系,针对卫星导航的铁路应用,开展了列车定位优化方法的研究;利用广播星历实时特性,借助框架转换模型为系统提供实时、准确、统一的时空参考;结合误差模型校正系统中与定位相关的误差,以降低定位解算复杂度;为了进一步优化系统定位性能,提高定位精度,提出一种基于GPS/BDS多星座联合解算的非差载波相位定位方法;利用京沈高铁实际数据进行仿真,对比了单星座定位方法和多星座定位方法的信号几何分布和定位误差;为了进一步验证提出定位方法的性能,利用同一组数据,将定位结果与传统伪距单点定位结果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测试期间,GPS和BDS单星座定位方法的可见卫星平均数分别为9.2和13.4颗,几何精度因子平均数分别为2.341 7和2.272 1;GPS/BDS多星座定位方法可见卫星平均数为22.5颗,几何精度因子平均数为1.264 6,因此,多星座定位方法能够成倍增加可见卫星数,优化卫星信号几何分布,在卫星信号连续变化条件下保证精确、连续定位;在卫星信号稳定区域内,伪距单点定位和提出的定位方法在空间三维方向上的定位均方根误差分别为5.396 1、5.569 7、2.831 2和0.976 1、0.988 8、0.861 8 m,在卫星信号受限区域内,伪距单点定位和提出的定位方法在3个方向上均方根误差分别为7.245 9、7.056 3、3.756 2和1.561 2、1.603 1、1.215 5 m,因此,相比于传统伪距单点定位,提出的定位方法能够在多个场景下获得更高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9.
With the continual growth of the variety and complexity of network crime means, the traditional packet feature matching cannot detect all kinds of intrusion behaviors completely. It is urgent to reassemble network stream to perform packet processing at a semantic level above the network layer. This paper presents an efficient TCP stream reassembly mechanism for real-time processing of high-speed network traffic. By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etwork stream in high-speed network and TCP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process, several polices for designing the reassembly mechanism are built. Then, the reassembly implementation is elabora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olicies. Finally, the reassembly mechanism i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reassembly mechanism by the network traffic captured in a typical gigabit gateway. Experiment results illustrate that the reassembly mechanism is efficient and can satisfy the real-time property requirement of traffic analysis system in high-speed networ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