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9 毫秒
1.
采用压浆法处理断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工程上常用压浆来处理桩基础离析,但对于断柱,一般采用加桩或在位重新成孔的办法来解决,文中介绍了压浆法处理断桩的施工工艺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2.
对于大直径钻孔桩发生断桩事故的处理,目前国内尚无有效的措施。湘潭二桥64—1桩(φ2.8m)因故中断成桩施工,应用空心内模和预埋骨料的压浆混凝土方法进行处理获得成功。其特点是:能确保工人安全地从中心孔洞下到断桩处,将混凝土浮浆凿除干净,然后再用30#钢筋混凝土填心处理为实心桩。为大直径桩基施工处理找到一条出路。  相似文献   

3.
沈涛 《世界桥梁》2020,(3):22-26
孟加拉帕德玛大桥水中40个主墩采用直径3.0m钢管桩基础,其中11个主墩共计77根钢管桩在桩身周围均布了10道压浆槽,对每道压浆槽进行桩侧压浆,以提高钢管桩承载力。桩侧压浆水泥浆采用超细水泥配置而成,以适应密实超粉细砂地质条件。先将10道压浆槽内泥砂清除至设计标高;再布置2条线路对2道压浆槽进行同步换浆和桩侧压浆,压浆速度控制在10L/min以内,压浆压力按1,2,3MPa分级设置。压浆量达到设计压浆量或压力达到3 MPa且无法继续注浆时,继续注浆10min或保压10min,即完成该压浆槽桩侧压浆,按轮次连续完成其它压浆槽桩侧压浆。荷载试桩和工艺试桩结果表明,通过实施桩侧渗透压浆技术,可提高钢管桩与土体之间的摩阻力约58.2%,有效提高了钢管桩承载力。  相似文献   

4.
通过实例分析西江下游某特大桥主墩桩基发生断桩后的处理,首先采用接桩方案后在桩周旋喷注浆围幕,然后再采取高压旋喷切割缺陷砼,最后进行压浆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5.
通过应用压浆方法对流沙地质浅层断桩位置进行隔水处理,形成干施工后用人工对断桩混凝土进行凿除,最终在不影响桩体结构、尺寸和受力下对断桩进行接长处理,经二次检测满足Ⅰ类桩要求,为类似流沙地质浅层断桩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通过工程实例阐述了采用井点降水与钢护筒防护相结合处理钻孔桩断桩的方法,这种断桩处理方案大胆采用钢护筒防护和井点降低地下水位,结合人工下井凿除浮浆、清除泥污,且随灌注混凝土随提拔钢护筒,使桩混凝土仍与土壁接触,确保桩基混凝土与土壁的力学状态不变。其施工难度较大,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是一种较实用的工程断桩技术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7.
在<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024-85)中,没有条款涉及桩端后压浆技术.对桩端后压浆桩的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分析桩端后压浆提高桩承载能力的机理,基于69根试桩的试验数据,在新规范(JTG D63-2007)中,提出桩端后压浆桩的压浆量和承载力计算公式,并给出计算公式中的关键参数包括注浆量经验系数αp、桩侧阻增强系数βsi以及桩端阻增强系数βp等的取值.结合一个工程实例,验证所提出的桩端后压浆桩的设计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桩端后压浆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阐述了桩端后压浆可提高桩基承载力的机理。介绍了苏通大桥一期试桩桩端后压浆施工工艺。通过压浆前后试验测试结果对比,分析了大直径桩端后压浆桩的承载特性,说明桩端后压浆技术的有效性,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为钻孔灌注桩桩端后压浆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该文通过桩基静载荷试验,对杭州德胜快速路6根持力层为卵石的钻孔灌注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过桩端后压浆技术处理的桩,其承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压浆对桩端阻力及桩侧摩阻力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通过收集资料,进行统计归纳,提出了桩端后压浆钻孔灌注桩的压浆量及承载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0.
桩底压浆施工技术,采用桩内预埋压浆管,在灌注桩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将水泥浆压入桩底,对桩底沉渣,桩端持力层及桩周泥皮起到渗透、劈裂填充、压密和固结作用,以此提高单桩承载力,减少工后沉降。从福泉扩建工程拼宽桥梁施工显示,桩底压浆工艺对提高桩基承载力有一定的作用,是减少桩基工后沉降的有效手段,对于克服新旧桩不均匀沉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影响钻孔灌注桩承载力的主要因素,以及桩底后压浆后可提高桩基承载力的机理、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要点。通过压浆前后试验测试结果对比,分析了桩底后压浆桩的承载特性,说明桩底后压浆技术的有效性,并探讨了今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桩端压浆后嵌岩桩的承载性能,对焦桐高速泌阳段2座桥梁中的2根试桩(Z1,Z2号桩)进行静载试验。静载试验采用自平衡试桩法,采用慢速维持的方式分别对Z1,Z2号桩压浆前、后进行加载,加载分15级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压浆后嵌岩桩的承载力得到明显提高,提高幅度为33%~35.3%,说明在嵌岩桩中应用桩端后压浆技术是可行的,且经济效益非常显著;桩端后压浆技术对嵌岩桩承载性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提高桩侧摩阻力,无论嵌岩段或非嵌岩段的桩侧摩阻力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石坚  李敏 《路基工程》2006,(3):13-15
后压浆作为一种新的桩基工程技术正被广泛地得到应用。通过某拦河工程后压浆和未压浆两根试桩的静载荷试验,分析了后压浆桩身轴力分布、桩端阻力的发挥以及桩侧摩阻力的分布规律,得知后压浆提高了灌注桩的承载力,减小了沉降,改善了受力状态,使桩呈现端承桩的特性。  相似文献   

14.
超厚粉细砂地层组合压浆桩压浆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超厚粉细砂地层中桩端、桩侧组合压浆效果,基于石首长江公路大桥工程中6根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原位静载荷试验,通过对比分析组合压浆前、后钻孔灌注桩的试验结果,研究组合压浆对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承载力性状、桩端阻力及桩侧摩阻力的影响。通过钻孔取芯、标准贯入试验分别对水泥浆液影响范围和桩基组合压浆的影响效果进行综合分析,得到该工程主桥试桩压浆前、后粉细砂土层侧阻力经验系数,建立压浆后侧摩阻力与压浆前标贯击数N的关系式。研究结果表明:与组合压浆前相比,组合压浆后的桩端阻力与桩侧摩阻力均有大幅度增加,且灌注桩极限承载力提高幅度为94.25%~151.51%,由此可见组合压浆的效果非常显著;组合压浆桩的承载性能明显优于桩端压浆桩,其对桩基的荷载传递特性产生了明显影响;钻孔取芯试验明确了水泥浆液在桩周和桩端以下一定范围的分布情况,证实了组合压浆的有效性;标准贯入试验结果表明组合压浆后桩侧土的标贯击数N明显提高,研究成果可直接运用于该大桥桩基设计,并可为类似超厚粉细砂地层中桥梁桩基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陈磊 《路基工程》2012,(3):103-106
结合某市图书音像大厦工程,论述了灌注桩后压浆技术的作用原理和施工工艺。通过工程实例的现场试验桩,分析对比其压浆和不压浆的受力变形特性。工程实践进一步证实,这种技术由于承载力提高幅度大、造价低等特点,使该项工程取得了显著效益。  相似文献   

16.
结合后压浆灌注桩与常规灌注桩的静载对比试验,分析了桩端压浆灌注桩的作用机理及后压单桩轴向受压承载力的可靠性.结果证明,采用规定的增强系数计算所得的单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介绍Paksey大桥大直径钻孔桩的桩底压浆施工的施工方法、工艺流程、控制及检测,包括:压浆管路安装、疏通、泥浆制作、装底压浆、压浆完整性检测及声测管压浆.  相似文献   

18.
桩端后压浆技术是对传统桩基技术的发展,具有较大实用性、经济型,结合西安市东风路灞河桥的工程实例,系统探讨了桩端后压浆技术的形成机理、技术优势及经济效益,并给出了完整的计算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可供设计人员设计中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压浆碎石桩的技术特点、作用机理,并对其用于高填方软基处理和桥梁基础加固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压浆碎石桩处理技术具有排水固结、胶结、竖向增强、置换等综合作用,为高速公路软基、不良地基及桥梁基础加固和桥头跳车处理等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大门大桥位于温州瓯江口沙头水道,该区域软土巨厚,基岩埋深在150 m以上。为增加桩基承载力和减小基础沉降,大桥采用桩端压浆工艺,并对主桥试验桩进行了静载试验,以验证桩端压浆前后桩基极限承载力及沉降的变化。该文介绍了其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通过试验表明,桩端压浆具有明显的效果,单桩承载力提高了15%,桩端位移显著减小,为设计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