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4 毫秒
1.
回顾了中国铁路自动化驼峰调速技术发展的艰难道路;阐述了中国TDJ减速顶调速技术研究与开发应用的历程;论述了中国TDJ减速顶的诞生与TDJ减速顶调速技术发展30年创立的业绩;提出了为实施中国铁路跨越式发展,中国减速顶及其调速技术开拓创新方向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1 当前质量管理小组发展中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1.1 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有些企业领导对QC小组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认识不够,致使群众性质量管理滑坡严重,有的撤并机构,减少管理人员,削弱QC小组管理力度;有的为了应付检查,摆空架子,徒有虚名,不出成果。1.2 在实施GB/T19000系列标准的过程中,不少的企业将全面质量管理与GB/T19000系列标准对立起来,在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方面主要是用质量改进活动取代QC小组活动,致使QC小组活动滑坡严重。1.3 质量管理小组的实用管理技术还不够成熟,不能完全…  相似文献   

3.
卷首语     
《世界轨道交通》2012,(1):I0001-I0001
以中国目前的铁路里程,想要解决13亿人口的交通问题,以及货运问题还远远不够。所以要发展铁路,包括高铁.重载等等,也要发展不同速度的铁路,200公里以上、300公里以上的……  相似文献   

4.
回顾40年来中国铁路减速顶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分析目前减速顶在运用、维修和管理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建议,深入探讨了今后一个阶段中国铁路减速顶及其调速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驼峰三部位微机可控顶辅助调速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决各大编组场普遍存在的三部位出口超速,有必要开发研制一种辅助调速系统,该系统采用基于现场总线的嵌入式系统技术,根据钩车在三部位出口的速度,实时控制可控减速顶对钩车进行调速控制,确保三部位出口速度限定在额定速度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针对南京东站因反坡的存在而引起的一些不安全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有必要开发研制一种新的调速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基于现场总线的嵌入式系统技术,根据钩车在反坡入口的速度,实时对可控加速顶进行供排风控制,从而达到对钩车进行调速控制,确保钩车安全走出反坡并进行安全连挂。  相似文献   

7.
由于玉林站原有的调车场车辆溜放调速设备已不适应重载运输的需要,在更换了新型微机可控顶调速设备和高负荷减速顶和可控顶以后,刚开始由于对新设备的运用技术掌握得不够好,同时对新设备的维修保养也没有及时跟上,导致发生了溜放车辆超速现象。通过学习和培训,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同时针对出现的问题,认真进行分析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逐...  相似文献   

8.
基于神经网络的间隔调速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车组溜放速度控制是驼峰自动化的重点和核心内容。由于间隔调速位位于驼峰咽喉,溜放坡度大,车组速度快,车辆密集,所以间隔调速是速度控制的难点。传统的间隔调速思想是:首先根据车组溜放的物理数学模型,建立车组溜放方程,确定出口定速,然后调节车组的溜放速度,使之达到出口定速,即以“出口定速”为控制目标的静态间隔调速。这种控制方法由于没有实时考虑车组间的间隔 ,所以容易导致溜放事故或解体作业效率的降低。随着溜放作业自动化的发展,传统的静态间隔调速模型开始受到挑战,建立根据前后车组间的距离——间隔动态控制出口速度的间隔控制模型,应当成为当前驼峰自动化的研究重点。本文是利用智能控制和神经网络原理,建立动态控制出口速度的间隔制动位速度控制模型。该模型以前后车组间的实时间隔作为控制参数,动态控制车组的溜放速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的介绍了区段站简易驼峰调速设备的发展过程,重点论述了在石家庄分局运营管理实践中,发现此类调速设备在设计和管理上存在着不少问题,影响了设备的使用和对运输效率、安全的保障作用,为此提出了几个具体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0.
铁路编组场调速设备运用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场对调速设备的管理和维修,要运用好、管理好、维修好调速设备,首先应该学习新设备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减速顶是一种新型和较复杂的调速工具,必须很好地学习有关的技术理论,同时应用这些基本理论来指导设备的维修和管理,从而保证调车作业的安全和效率,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中小驼峰微机可控顶调速系统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海鹰  夏维毅 《铁道学报》1996,18(A00):80-84
根据微机可控顶调速系统的调速原理,从系统工程的观点出发,通过模拟钩车的动态溜放过程,将驼峰纵断面和调速设备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统筹考虑和规划。基于系统最小时差理论的优化思想,在等速区对难、易行车采用不同的定速值,使溜行时差达到最小;在减速区则着重考虑减少布顶数量和调速设备利用率,对微机可控顶调速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实例计算表明,设计方案峰高有所降低,推峰速度提高近0.5km/h,布顶数量及其使用率也有明  相似文献   

12.
将PWM整流技术引入交流调速系统。在PWM整流侧采用直接功率控制技术,实现交流侧的高功率因数;电机控制采用矢量控制技术,实现电机调速的高性能。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可以验证这种调速策略可以实现整个系统的功率因数接近于1,减少对电网的污染,并且可以保证电机有着优良的调速性能。  相似文献   

13.
郭世明 《铁道学报》1995,17(A01):27-31
牵引调速系统具有结构复杂,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的特点,很难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采用模糊控制可以不建立被控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而获得良好的控制性能。文中结合文牵引调速系统的特点给出了一种具有自学习功能和防空转功能的模糊速度控制器。讨论了控制器的控制规则和实现方法,这种控制器除能对机车的速度进行了控制外还能对机车的空转现象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4.
到本世纪末,我国铁路客货运量将有大幅度增长,铁路编组站也要相应地发展,尤其在编制站自动化方面要有更大的进步。在自动化调速设备基础上,驼峰设计理论要加以研究和确定,改变旧的传统理论的束缚。要改革现行科研体制,技术进行有偿转让,把调速技术推向市场,科研部门变成经济实体,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宏观调控。要探讨和制定驼峰自动化的发展政策,路网性编组站大中型驼峰要向综合自动化方向迈进,中小驼峰要实现调速简易自动化。要加强计算机软件开发,编组站的作业要应用计算机自动控制和信息管理。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北京、上海的城轨交通运营线路已逾百公里,广州、天津、深圳、南京等城市,正在加快步伐建设地铁。但是中国现行的城轨交通运营管理还较传统,运营线路尚未成网,独立运营,无联通联运;与别的轨道交通方式尚无过轨联运;站点尚未建成综合交通换乘枢纽;地铁运营速度未突破80km/h;列车编组一成不变;站务管理、票务管理相对落后等,针对这种状况,现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管理的具体内涵及其有机联系以及安全监控等作一讲解。  相似文献   

16.
微机控制可控顶自动调速系统的理论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杰  周丽艳 《铁道学报》1998,20(5):22-27
微机可控顶自动调速系统是从系统工程的观点出发,将驼峰纵断面、调速设备、钩车重量等级及走行性能等进行统筹考虑和规划的。利用速度逼近法,把难行车速度曲线作为目标曲线,使中行车和易行车速度曲线向难行车速度的曲线靠拢,最大限度缩小难、易行车溜行时差,提高推峰速度。它借助于微机,采用仿真技术及模糊控制理论,通过模拟钩车的动态溜放过程,合理布置调速设备,充分提高其利用率,满足安全高效的双重要求,获得较大的投入  相似文献   

17.
大力提高列车重量,发展重载运输,努力提高速度是我国铁路货运发展的长期方针。货车当前存在超期服役,技术状态老化;品种不适应需求,专用车发展缓慢,自重比高,每延米载重量低和关键零部件技术性能差等主要问题。目前,货车新造产量自给有余,开发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提高质量是今后货车发展的方向。根据货运发展速度,测算了“九五”及2010年货车需求数量。  相似文献   

18.
铁路重载运输在我国已经起步,并将迅速发展,它直接影响着铁路编组站的调车作业,为此我们要在减速器、减速顶等调速设备上及调速方案设计诸方面不断创新,使调速技术适应重载运输的发展,从而满足高速重载新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我国铁路编组站现代化管理总体说来是比较落后的,其中调速系统的控制与管理也不适应铁路运输发展的需要。应用微机可控顶分数控制单元自动调速系统既能实现调速自动化,又能完成溜放车辆的统计,数据分析、件查阅、故障判断等。它的设备简单、软件先进。  相似文献   

20.
TDJ中心开发减速顶调速技术40年来,不仅研制出多种减速顶产品和调速制式,而且大力开发国际市场,将中国的减速顶调速技术出口到国外,不但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为减速顶适应我国重载运输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