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明确水面舰船声隐身性能对作战效能的影响因素,分析了水面舰船面临的水声威胁和声隐身设计特点,给出了水面舰船水声对抗效能初步估算方法,明确了水面舰船声隐身设计的工作方向,并为声隐身作战效能评估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水面舰船的声隐身性能,本文对典型的舰船基座结构开展研究。利用阻抗分析法研究了基座结构的输入机械阻抗对舰船声隐身性能的影响,基于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典型舰船基座结构参数的变化对其输入机械阻抗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基座面板的厚度和隔振器的布置位置对机械阻抗的影响较大,腹板的厚度和高度、腹板开孔和开孔加强对机械阻抗的影响较小。研究所得的结果对舰船基座的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集成式上层建筑对舰船平台设计影响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成式上层建筑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了众多舰载设施的功能集成,是先进舰船上层建筑技术的发展趋势。集成式上层建筑在使水面舰船面貌耳目一新的同时,也给舰船的诸多方面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讨论了集成式上层建筑对舰船平台电磁兼容性、稳性、隐身性、烟流和进排气噪声、露天作业以及生命力等方面的影响。在设计过程中,应制定舰船性能的优先级顺序,对这些影响进行综合权衡,以发挥舰船集成式上层建筑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水面舰船隐身技术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论文介绍了国外水面舰船隐身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装备的研制、改进情况,指出了在现代战争中发展水面舰船隐身技术的优势和重要性,重点探讨了几种水面舰船隐身技术的性能及其特点,最后论述了水面舰船隐身技术的发展动向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水面舰船航行性能设计是一个典型的多学科设计优化问题,适宜于采用基于系统工程思想的MDO创新设计理念和方法。文章首先分析了水面舰船航行性能设计领域开展MDO应用研究的重要意义,之后阐述了MDO概念内涵;制定了总体研究思路,确定了系统设计目标、技术指标及顶层设计技术方案,剖析了需要首先解决的若干关键技术,并给出关键技术的攻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具有优良雷达波隐身性能的现代化水面舰船是各海军强国舰艇平台技术研究的重要发展趋势,以往国内舰艇的雷达波隐身技术虽已有初步应用,但层次还较低,舰船的隐身性设计未能形成自顶而下的组织管理体系,总体设计未能充分牵引系统、设备单位的雷达波隐身技术的研究。简要介绍国内、外雷达波隐身技术发展概况,通过对国内护卫舰雷达波隐身技术应用情况的分析,讨论雷达隐波身技术措施对总体设计的影响以及存在的有关问题,提出水面舰船雷达波隐身设计体系和流程,以及雷达波隐身设计和控制程序,并以此指导某型舰的总体设计,可为今后水面舰船开展雷达波隐身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舱室环境质量是衡量舰船综合作战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它通过影响船员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对战斗力产生直接影响。文章从舱室的适居性、色彩、照明、空气环境、噪声和新材料等影响因素对国外水面舰船舱室环境设计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国外研究热点及先进技术,为我国水面舰船舱室环境设计和建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开展水面舰船质量特性综合设计是从源头对舰艇设计质量加以控制和管理的有效手段。系统地研究水面舰船质量特性综合设计中质量特性信息集成方法,分析水面舰船质量特性的形成过程及其特性,建立基于质量物料清单的质量特性信息集成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XML实现水面舰船质量特性的统一表达,并给出一种水面舰船质量特性信息集成模式。  相似文献   

9.
分析大型水面舰船船体强度规范的研究现状,并对其中的环境载荷、失速影响、设计载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型水面舰船的设计载荷中应计及失速的影响,且该类型舰中砰击弯矩分量十分显著。基于设计波的规范体系准确有效。  相似文献   

10.
海水及海洋大气对船体金属的腐蚀是困扰舰船的一大难题,现代水面舰船防腐蚀设计的重要性日趋明显。介绍国内外水面舰船防腐蚀设计的现状、现代水面舰船防腐蚀和阴极保护优化设计的方法、耐腐蚀材料的选用和应注意的事项。阐述目前国内现代水面舰船防腐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王晓侠  刘见华 《船舶》2013,24(1):36-39
水面舰船的声隐身性能是衡量舰船作战能力的一项重要战技指标。控制舰船水下辐射噪声水平、降低舰船的水下辐射噪声,不仅能提高水面舰船的隐身性,还能提高舰船的生命力和战斗力。介绍了国内外的水下辐射噪声控制情况,针对我国水面舰船水下辐射噪声的控制,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在水面舰船作战能力评估中计入海洋风浪环境影响,[方法]在分析风浪环境对水面舰船平台航行性能和武器系统使用影响的基础上,分别建立水面舰船综合作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和水面舰船风浪环境适应性评估指标体系,提出基于多属性效用理论和层次分析法(AHP)建立计及风浪环境影响的水面舰船作战能力综合评估方法,并选取国外某驱逐舰为典型算例进行验证。[结果]结果表明,在5级海况下计及风浪环境影响时该舰的综合作战能力约为静水中(0级海况)作战能力的81.5%,量化评估结果与专家定性评估结果趋势一致。[结论]该方法可以较合理地量化评估考虑风浪环境影响的水面舰船综合作战能力,为水面舰船型号论证与研制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黄一民 《船舶》2004,(4):39-41
本文针对水面舰船直流电力系统的现状,探讨了水面舰船直流电力系统设计改进方法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在水面舰船作战能力评估中计入海洋风浪环境影响,[方法]在分析风浪环境对水面舰船平台航行性能和武器系统使用影响的基础上,分别建立水面舰船综合作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和水面舰船风浪环境适应性评估指标体系,提出基于多属性效用理论和层次分析法(AHP)建立计及风浪环境影响的水面舰船作战能力综合评估方法,并选取国外某驱逐舰为典型算例进行验证。[结果]结果表明,在5级海况下计及风浪环境影响时该舰的综合作战能力约为静水中(0级海况)作战能力的81.5%,量化评估结果与专家定性评估结果趋势一致。[结论]该方法可以较合理地量化评估考虑风浪环境影响的水面舰船综合作战能力,为水面舰船型号论证与研制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水面舰船防火能力,通过分析水面舰船的密性要求及各种区域划分之间的关系,提出基于区域化设计的水面舰船烟密区域初步划分方法,归纳了火灾烟雾控制管理流程,并给出了火灾烟雾控制的具体措施。此外,通过对典型舱段实例进行划分方法说明,可为相关舰船总体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小型水面舰船空调系统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水面舰船空调系统的功能和基本形式,介绍核生化防护对空调系统的设计要求和当前舰船空调系统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对中小型水面舰船空调系统设计特点的分析,提出空调系统设计的新概念对空调设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水面舰船编队烟幕保障装备设置方法与需求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提高水面舰船编队海上作战能力和护航能力,科学运用现代烟幕能大幅度提高舰船编队的隐蔽性、突击能力和生存能力。本文根据水面舰船编队驻泊、护航阶段烟幕保障的特点,分析了现代烟幕保障的时机,设计了舰船编队烟幕装备设置的方法,指出了舰船编队对烟幕装备的需求,以满足舰船编队烟幕保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舰船舷侧防护结构水下接触爆炸动响应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舰船舷侧防护结构在接触爆炸载荷作用下的动响应问题是舰船抗爆抗冲击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外水面舰船防护结构形式,在某单层舷侧舰船模型基础上增设舷侧防护隔壁结构,并应用国际上通用的动力有限元程序ABAQUS对其进行水下接触爆炸系列数值仿真实验,考核舷侧防护结构对舰船抗爆抗冲击性能的影响。通过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增设舷侧防护结构后较明显改善了船体外板的损伤情况,且防护隔壁仅发生了少量的塑性变形没有产生破口,从而达到了保护内部机舱等重要舱室的目的,并以防护结构双层隔舱内填充液体抗冲击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9.
吴楠  陈炯 《中国舰船研究》2012,(5):103-106,118
舰船目标作为海上运行的武器平台,其电磁散射的最本质特征体现为目标与海面环境一体化的复合散射。在舰船目标雷达波隐身性设计中,需要开展模拟RCS试验来验证方案可行性。针对舰船所处海面环境的特点,采用双射线追踪方法分析了随机粗糙海面对舰船散射回波特性的影响,提出了关于舰船雷达波隐身设计流程的建议,论证并指出在技术设计阶段需要用接近实际环境的方法进行水面环境舰船隐身设计验证,结合数值仿真与本体RCS试验,掌握并控制舰船隐身性指标和强散射"要害点",并从场地开阔性、测试方法等方面提出了舰船目标RCS水面模拟试验的测试要求,从RCS指标设计验证、强散射中心分析、总体多专业协同设计等方面,探讨了模拟试验方法的应用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介绍我国水面舰船膳食处所设计布局的发展历程,分析各设计阶段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现代水面舰船膳食处所布局组成、舱室设备配置、饮食保障供应模式等方面进行讨论,提出了膳食处所设计的建议及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