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了车外噪声的分布特性,分析了车外各部分噪声对车内噪声的贡献量,提出了降低车内噪声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以某城市轨道车辆为研究对象,对车辆主要噪声激励源进行调研,并基于几何声线法建立了车辆辐射噪声预测模型。以车辆主要噪声激励源调研结果作为输入,分析讨论了激励源大小对车辆车外辐射噪声影响的量化关系。研究表明:车辆车外辐射噪声受轮轨噪声激励源影响最显著(轮轨噪声每增大1 dB(A),其辐射噪声增大约0.9~1 dB(A));齿轮箱噪声和牵引电机噪声,受电弓噪声受到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3.
液压系统振动与噪声的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液压系统振动与噪声的声源,介绍了液压系统振动与噪声的测定.在简述机械噪声、流体噪声的控制方法后,较为详细地论述了降低液压泵及液压系统噪声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铁道车辆下部噪声主要由滚动噪声、空气动力噪声和机器噪声组成。采用声强测试法确定了新干线和既有线车辆滚动噪声的主要噪声源,并初步分析了两者噪声源分布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为降低某地铁车辆辅助变流器的噪声,通过不同工况的振动噪声测试,获得了辅助变流器的噪声特性,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噪声传递路径分析、优化风道结构和风道消声处理。对比测试结果表明:风机高速整机满载工况下的噪声最大,风机低速整机空载工况的噪声较小;1 250 Hz以下的噪声以风机气动噪声为主,1 250 Hz~10 kHz频段范围内,机械性噪声和电磁噪声贡献较大;多个振动主峰值频率与噪声主峰值频率基本吻合,振动与噪声的相关性显著;风机高速整机满载工况下,各测点优化后的噪声值较优化前降低8.6~12.2 dB(A),取得了明显的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6.
铁路既有线上产生的噪声,以车轮滚动噪声及由电动车产生的牵引电动机风扇噪声为主体。最近,由于引进了新型的牵引电动机,牵引电动机风扇噪声得以降低,而滚动噪声则相对比以前在沿线噪声中所占的比例变大了。  相似文献   

7.
轮轨噪声在轨道交通噪声中占主要部分。根据国内外对轮轨噪声理论的研究,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轮轨噪声的产生机理及滚动噪声与振动之间的关系,并就增加轨道结构弹性能降低轨道结构振动作了叙述。运用轨道部件的振动加速度功率谱密度函数与轮轨噪声功率谱密度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轨道结构弹性对降噪的作用。对治理轮轨噪声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轨道车辆特别是高速列车随着车辆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车内噪声会显著增大。相比于隔声吸声等噪声被动控制技术,噪声主动控制技术具有轻量化、低频降噪效果好的优点。介绍了噪声主动控制技术和轨道车辆噪声源特点,对噪声主动控制技术在轨道车辆噪声控制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简要分析了噪声主动控制中次级声源和误差传感器布放策略和FXLMS控制算法。对噪声主动控制技术用于轨道车辆噪声控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9.
空压机及罗茨鼓风机运行时产生的空气动力性噪声、机械性噪声及电磁噪声、管道再生噪声等多为低频噪声,若不治理,将会对周围厂家及居民带来巨大的噪声污染,严重影响人民的生活质量。本文分析了罗茨鼓风机噪声的来源,特点及危害,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列车引起的高架铁路车站的振动与噪声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吴萱  高日 《都市快轨交通》2004,17(3):24--28
对列车引起的高架铁路车站的振动与噪声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评价。采用列车一桥梁体系分析模型和车站框架模型研究结构的振动,并用统计能量分析法(SEA)估计结构的噪声。通过计算机模拟,根据辐射率和SEA方法确定了结构振动与噪声的关系。讨论了结构形式、材料、支撑条件、列车速度等因素对噪声的影响。通过对声功率辐射表示的噪声水平的比较,得出了噪声水平随车速提高而增长,橡胶支座可有效降低高架结构的噪声,阻尼较大的结构产生的噪声较小等结论。  相似文献   

11.
高速铁道车辆辐射噪声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高速铁道车辆辐射噪声的来源,设计并进行了高速车辆辐射噪声试验,在对比分析辐射噪声数据的基础上,总结了速度不超过250 km/h的高速列车车外辐射噪声特性.  相似文献   

12.
为降低某地铁车辆辅助变流器的噪声,首先通过噪声测试得到了辅助变流器的噪声特性,然后利用基于统计能量分析法的VA One软件进行噪声仿真,得到了各主要传递路径对测点噪声的贡献量,对比分析了不同降噪方案的降噪效果,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仿真分析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TMT-PUF-2028吸声棉的吸声效果优于带铝箔的三聚氰胺棉,增加消声结构和导流板可以改善气动噪声,仿真分析方法可以为后续同类产品的噪声优化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铁路干线两侧铁路噪声过渡带宽度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通过居民对铁路噪声主观反应调查,验证了铁路噪声与道路交通噪声对人的影响程度一致性。又依据噪声传播规律,提出了城市不同功能区距铁路干线适宜不同距离的建议值。  相似文献   

14.
客运专线板式轨道轮轨噪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已建立的轮轨噪声预测模型STTIN的基础上,对高速列车在板式轨道上运行时的轮轨噪声进行了预测分析,并对高速列车在板式轨道上运行时产生的轮轨噪声与在有砟轨道上运行时的轮轨噪声进行了比较.发现钢轨辐射的主要是中、高频噪声,车轮辐射的主要是高频噪声,而轨道板则辐射中、低频噪声;钢轨、车轮和轨道板对总噪声的贡献不同,其中钢轨贡献最大,轨道板最小;无砟轨道的轨道旁噪声级与有砟轨道的相比高出约6.2 dB,铁路边界处近地面噪声级高出约3.5 dB,可见板式轨道噪声明显高于有砟轨道.  相似文献   

15.
由于高速铁路是一种多源耦合、宽频复杂运动声源,关键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噪声测试数据易呈现较大的波动性。早期噪声测试技术难以阐释数据波动原因,各条线路噪声数据难以横向对比,因此在高速铁路联调联试噪声测试实践中,针对噪声测试分析技术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通过深入研究解析高速铁路噪声源以及关键影响因素的技术手段,逐步实现了噪声数据与关键影响因素的关联分析,拓展了噪声测试应用范围,下一步噪声测试技术将逐渐趋向智能化、自动化。  相似文献   

16.
列车在行进中及进站和出站时伴随着滚动噪声和制动啸叫噪声等,使得车内和站内噪声加剧,对乘客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影响。通过对大连地铁2号线噪声进行调查与测试分析,找到了引起噪声过高的主要因素,得出车内噪声符合标准,但站台噪声超过标准要求。针对监测数据及分析结果,提出了对应的减振降噪措施,为地铁建设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已建立的轮轨噪声预测模型STTIN的基础上,对高速列车在板式轨道上运行时的轮轨噪声进行了预测分析,并对高速列车在板式轨道上运行时产生的轮轨噪声与在有碴轨道上运行时的轮轨噪声进行了比较。发现钢轨辐射的主要是中、高频噪声,车轮辐射的主要是高频噪声,而轨道板则辐射中、低频噪声;钢轨、车轮和轨道板对总噪声的贡献各异,其中钢轨贡献最大,轨道板最小;无碴轨道钢轨近旁噪声与有碴轨道相比高出约6.2dBA,铁路边界处近地面噪声高出约3.5dBA,可见,板式轨道噪声明显高于有碴轨道。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青岛地铁3号线运行状态下车内外噪声的测试情况和噪声频谱特性,并针对400~1 000 Hz的噪声峰值,重点分析了该频段噪声产生的原因及其传播特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现场测试,对磁浮列车的车外噪声进行了测量。对比分析了磁浮列车外部噪声与地铁列车车外噪声的特性差异。基于声线追踪法,建立了磁浮列车的车外噪声仿真模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基于该仿真模型分析了磁浮列车的车外噪声贡献。研究结果表明,当列车运行速度为60 km/h时,磁浮列车的车外噪声比地铁列车低5 dB(A)左右,其车外噪声贡献主要来自于受电靴/供电轨系统,显著贡献分布在200~5 000 Hz频带。  相似文献   

20.
根据突尼斯内燃动车组项目技术规范中关于车内外噪声要求和评定标准,介绍了动车组噪声源、不同区域断面结构的声学优化设计、车内外噪声预测和采取的降噪措施,通过车内外噪声的测试,验证了预测的准确性,试验与噪声预测结果基本一致,噪声测量值达到了项目技术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