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红  靳蕃  胡飞 《铁道学报》2005,27(5):67-71
基于置信传播(BP)迭代译码的Turbo码和LDPC码能非常地接近Shannon限,迭代译码算法的研究成为编码界的热点问题。本文研究了复数旋转码的BP迭代译码。复数旋转码的BP译码效果与差集循环码和有限几何码非常接近,优于类似参数的LDPC码。针对BP迭代译码算法复杂度较高的缺点,根据复数旋转码的特点提出了两种低复杂度的迭代译码方法,与BP译码方法相比,这两种译码算法复杂度大为降低。  相似文献   

2.
低信噪比下的Turbo编译码算法研究及性能评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黄和斌  肖扬 《铁道学报》2004,26(2):66-71
由于Turbo码优异的纠错性能,CDMA2000与WCDMA将其作为候选的信道编码方案。本文研究了Turbo码的基本原理和编解码算法,在此基础上对Turbo码编解码系统进行了计算机仿真。本文设计的Turbo码编解码采用了伪随机交织器,它将低重量输入信息序列产生低重量编码序列的关系打破,提高了Turbo码编解码系统性能。系统仿真结果及分析表明有译码迭代次数、RSC分量码,交织器大小与交织器图等几个因素会影响Turbo码编解码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3.
RS-CR与RS-Turbo两类级联码的结构与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治平  林楷  靳蕃 《铁道学报》2004,26(4):73-78
如果采用随机交织器和迭代的最大后验概率译码算法,Turbo码的译码性能接近Shannon限。但是当误比特率(BER)≤10-5时,性能曲线下降缓慢,趋近于水平线,影响了Turbo码的推广与应用。级联RS码能够有效地改善这一现象,但是RS Turbo级联码结构复杂,译码时延大。因此,本文基于交错与级联的思想,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前向纠错码,即RS CR码(RS 复转码),设计构造了该码的编译码算法。RS码和复数旋转码同时对信息元进行编码,级联后新产生的二维前向纠错码,编码时间短,译码速度快,纠错能力可调,尤其适用于自适应的差错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4.
与继电联锁接近区段占用发码的电码化上码时间相比,全电子联锁上码时间延迟较大,影响行车效率。为缩短全电子联锁上码时间,阐述了一种全电子联锁的轨道电路模块和电码化模块间直连的网络连接解决方案。从网络结构,通信协议,耦合方式,故障分析和具体实现等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该方案使电码化模块可以尽快响应接近区段占用发码的命令,缩短上码时间,满足现场车站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5.
根据组合数学的区组设计理论.本文提出了若干新型差错控制码,借助于DBBD设计生成了一类非线性码。通过SBIBD设计构成了一类双向监督码,从BIBD设计导出了若干种不等保护能力码。所有上述码的编码译码过程都很容易实现。  相似文献   

6.
机车信号掉码分析及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大同 《中国铁路》2001,(8):20-21,26
通过对机车信号掉码的综合分析,提出掉码可分为一般性掉码和随机掉码及解决这两类掉码的近期、中期、远期方案。  相似文献   

7.
肖扬  范俊  黄希 《铁道学报》2011,33(2):52-59
现有DVB-S2标准中LDPC码的设计未考虑其长码编解码器的实现复杂性,也未给出其缩短码的设计。本文在现有DVB-S2标准中LDPC码的设计框架下,提出具有无短环和低码重码的缩短码的设计。本文推广DVB-S2的LDPC码,将其变换为缩短的LDPC码。码长大于4 000的小幅度缩短的LDPC码可无4环和低码重码,但码长小于4 000大幅度缩短的LDPC码存在4环和低码重码。本文对大幅度缩短的LDPC码进行两方面的修改:一是修改部分子矩阵的列重,以解决4环问题;二是采用802.16e中的准双对角线子矩阵替代DVB-S2标准中LDPC码使用的双对角线子矩阵。在AWGN信道下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LDPC码性能比改进前的误码率性能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8.
对一起机车误上码从产生原因和机理上进行了初步研究与分析,认为邻线电磁感应干扰是导致机车误上码的根本原因,并进行了相关计算,且对如何消除误上码现象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站内电码化电路的常用发码方式有2种:一种是"叠加"发码,即在轨道电路传输通道内,轨道电路信息和机车信号信息同时存在,发码设备与轨道电路设备并联,两者同时向轨道传输通道发送信息;另一种是"预叠加"发码,"预"就是在列车占用某一区段时,在本区段发码的同时,相邻的下一个区段也发码.这2种发码方式在电路设计上都能够满足列车运行的需要,但有时因设计只考虑到车站的通过进路发码,而忽略了平行进路的发码,使得发码电路的防护区范围过大,造成机车接收不到运行信息的情况,不但给行车安全造成了不利因素,而且严重制约了车站的作业效率.通过分析一起实际运用中电码化电路发生的故障,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保证机车连续接收运行信息,确保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0.
对ZPW-2000A移频机车信号掉码、窜码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并对消除机车信号掉码、窜码提出措施和处理意见。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上海西站ⅡG出发时机车信号掉码情况的原因,指出了原发码电路的设计缺陷,提出了在原有电路基础上的改进方案,例举了修改后的发码电路,并阐述了电路改进后的工作原理,完全达到了机车信号不掉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结合发码箱设备在动车检修库遇到的实际问题和需求,设计了一款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和辅助测试的装置,并研发了手持APP软件或在PC端使用的专用控制软件,利用移动网络或互联网,直观地控制发码箱某路通道的开启或关闭,同时实时显示发码箱各条测试回线当前的状态,改进和优化了发码箱的功能,进而为检修工作提供便利,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对城市轨道交通无线集群系统中车载电台在列车折返过程中出现"未就绪"异常现象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对引起此类故障的"同频同色码"现象进行了网络优化,从而避免色码干扰对无线网络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分析表明,不合理的色码规划会给网络带来不良的影响,故在无线网络的建设和维护中,需要对色码进行合理的规划;色码的复用方式应避免与频率的复用方式相同,且同一个小区的邻区组中应避免出现同频同色码小区。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车站采用97型25Hz轨道电路叠加ZPW-2000A两线制电码化时,侧线股道采用叠加发码或预叠加发码的发码时机、断码时机,同时对电码化发码通道电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15.
机车信号设备大约从最初应用开始,就一直存在掉码问题,至今仍未获彻底解决.本文将错综复杂的掉码划分为一般性掉码和随机性掉码2类进行分析,供同行们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提出并证明了准循环LDPC码(QC-LDPC码)不存在四环的充要条件,解决了构造任意长度无四环QC-LDPC码的设计问题.根据本文提出的定理调整校验矩阵中循环子矩阵的维数和移位因子,构造无四环的QC-LDPC码.并给出四环检验矩阵方程组,通过确定移位因子及单位子矩阵的阶次,判断四环检验矩阵方程组的值是否全为非零元素,即可确定QC-LDPC码是否无四环.通过成倍增加构造QC-LDPC码无四环所需的最小单位子矩阵阶次,即可获得不同长度无四环的中长码,实现在增加QC-LDPC码码长的同时,确保码字无四环.相比以往常规检验算法,本文的四环检验算法,可缩短运算量,减少检验时间,降低构造校验矩阵的复杂度.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在有效地消除了四环之后,采用本文所提出定理设计的QC-LDPC码具有良好的BER性能.  相似文献   

17.
电码化电路发UUS码与地面信号点黄闪黄灯应具有一致性,通过对联锁软件、地面信号点灯和电码化发码电路的逻辑进行分析,得出了目前各项目中UUS发码与黄闪黄点灯不一致的原因,并提出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工程设计施工考虑不周时,很容易造成设备开通后站内电码化出现机车信号掉码和窜码的现象。通过对站内机车信号掉码和窜码原因进行分析,找到工程设计施工时的缺陷和错误,并提出整改措施,消除行车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石太客运专线码序表编制设计内容及工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客运专线码序表设计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列车的提速,机车信号已经是列车安全行车的主要凭证。但是,短轨区段脉动式发码造成机车信号瞬间“掉码”,严重地威胁着铁路运输的安全。为解决该问题,在分析脉动式发码造成的机车信号瞬间“掉码”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叠加和预叠加发码方式,可有效地解决“掉码”问题,提高机车信号显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