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茆晓君 《世界海运》2013,36(10):52-56
船民是自古就已然存在而今仍旧在水中讨生存的群体,船民群体形成较为独特的生活风俗和生存方式。船民研究证明了水运文化的重要性和丰富性,从不同方面考察船民是为了追求水运文化的重构与反思的意义,对船民历史维度的把握使我们能触及社会文化变迁的脉搏,也是历史实践的更好诠释与体现。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2011年12月国务院批复《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和2012年10月国务院统一公布包括河北在内的沿海地区8省(区、市)《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批复,河北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这为河北实现发展的新跨越提供了重要机遇。世界沿海区域开发与发展规律表明,港口、临港产业、港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动关系:港口可促进临港产业聚集、增强港城的辐射效应,是沿海经济发展的龙头;临港产业是拓展港口功能、带动  相似文献   

3.
朱坚真 《珠江水运》2012,(18):22-25
海洋经济已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也存在产业结构矛盾突出、科技创新不足、环境治理等问题。而海洋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对现有海洋产业的转型升级。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争取海洋利益、制定海洋发展战略、积极发展海洋经济成为了世界沿海国家的重要战略。随着海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也在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和调整。海洋经济发展开始从量到质  相似文献   

4.
一、港口文化景观及其系统构成 港口文化景观是人类在开发利用港口资源过程中形成的众多物质和非物质产物,这些产物既包括人类对港口的认识、观念、思想、意识、心态,也包括由此形成的与港口有关的经济结构、法规制度、衣食住行习俗和语言文学艺术等.作为海洋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类型,港口文化景观同样是人类与海洋相互作用的产物.港口文化景观反映了港口文化的演化进程和人类对港口及其利用的态度,是港口文化起源、传播和发展的历史证据.在人类开发利用港口过程中形成的港口文化景观,从结构、形式到内容、格调等方面均有着时代的烙印.  相似文献   

5.
珠三角沿海集装箱港口体系特征、功能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旨在探讨珠三角沿海集装箱港口体系的发展特征、职能分布与未来港群发展方向.从珠江三角洲集装箱港口群的交通区位优势和战略地位出发,分析港口群体的现代发展特征、职能结构,认为现阶段珠三角沿海集装箱港口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了以香港、深圳为主的集装箱主枢纽港,其他港口为支线港或喂给港的港口体系,并且各港口之间职能分工较为明确.但在珠江东西两岸存在分布不平衡,港口职能结构体系还尚待进一步完善.最后针对这些现状分析提出未来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6.
方舟 《集装箱化》2018,29(12):6-10
正浙江省沿海主要港口由北向南依次为嘉兴港、宁波舟山港、台州港和温州港。从集装箱专用泊位或集装箱多用途泊位所处的港区来看:宁波舟山港主要集中在穿山港区、梅山港区、北仑港区、金塘港区和大榭港区,嘉兴港主要集中在乍浦港区,温州港主要集中在瓯江港区和状元岙港区,台州港主要集中在大麦屿港区和龙门港区。当前,浙江省通过推进海洋港口一体化发展,初步形成"一体两翼多联"的海洋港口发展格局和有浙江特色的发展经验。本文分析浙江省沿海主要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形势,提出浙江省沿海主要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海上通道。青岛是我国沿海的重要贸易港口,自古就是海上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门户,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节点之一,拥有内涵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时代发展潮流下,加强青岛"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研究,开展系统考古工作,形成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对于充分展现青岛的海洋文化底蕴,促进青岛加快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拟组建航运保险公——搭建财务公司、港航投资公司两大金融投资平台,重组改制宁波通商银行……作为航运大市,伴随着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快速推进和浙江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的逐步升温,宁波的航运金融发展也在提档加速. 发展航运金融,争先恐后的并不止于宁波.《2011-2012中国航运金融市场报告》表明,我国航运金融市场发展迅速,体系初步形成,我国沿海沿江城市成为积极推动航运金融的发展因素.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1月22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发布《我国沿海运输大通道规划建设思路》报告。报告建议,规划建设沿海运输大通道上升为国家战略,尽快形成以高铁为骨干的高效复合型沿海运输大通道,建设世界级门户枢纽体系,助力推动"一带一路",海洋强国等国家战略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港航和化工产业迅猛发展,我国沿海面临着巨大的溢油风险。但我国海洋油污应急反应建设却相对落后,难以满足较大规模的海洋油污应急反应要求。如何建立符合我国海域实际的海洋油污应急反应体系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从政府鼓励市场化运作的清污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海洋油污应急反应建设的角度来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从而达到政府与企业合作共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周鹏翔  张威 《中国水运》2014,(11):59-60
当今海洋运输越来越多,船舶出现溢油问题也一直变多.国内海事单位的有关资料表明,渤海湾以及珠江口、还有长江口以及台湾海峡这些经济活动丰富复杂的区域,属于当今四个沿海船舶重大溢油污染问题出现的高风险海域.进行船舶危险物以及污染的制止,就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相当有利.  相似文献   

12.
人有人言,兽有兽语。人类由于居住的地区不同,会形成各种各样不同的方言。仅以江浙一带来说,就有苏北话、宁波话、苏州话、无锡话、绍兴话等,南腔北调,蔚为大观。那么海洋动物有没有方言呢?科学家发现,海洋动物界尤其是海兽不仅存在着“语言”,而且也有不同的“方言”。 在鲸类王国里,要数海豚家族的种类最多了。全世界共有30多种,因其智力和学习能力都很发达,故有“海中智叟”之称。海洋科学家发现,海豚有着十分完善的通讯本领和丰富的“语汇”,它的通讯信号是一系列类似哨音的声信号,即以哨音为基础的独特“语言”。一般认为,海豚的声音都是由鼻道中前颌骨、上颌骨以上的部分  相似文献   

13.
海洋工程发展环境分析与市场投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勇 《船艇》2005,(1):28-30
随着陆地资源的日趋枯竭,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将越来越多地依赖海洋。大规模、全面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和空间,发展海洋经济已列入各沿海国家的发展战略。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沿海国家普遍加紧了对海洋高新技术的开发,海洋环境探测、海洋资源调查、海洋油气开发正成为世界高技术竞争的热点。  相似文献   

14.
试论我国海洋管理体制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全球海洋开发活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特别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以后,海洋事务面临着新问题和新形势的挑战,许多沿海国家都先后建立起自己的海洋管理体制。我国由于诸多原因,海洋管理体制至今还是分散型。怎样理顺各海洋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的机构改革,完善我国海洋管理体制,从而适应世界海洋管理新机  相似文献   

15.
浙江是海洋大省,至2004年底,全省共有沿海运力551万载重吨,海运业在全省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海运事业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强沿海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海洋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对沿海国家,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国家在海洋上的谋划,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安全,对海洋的开发利用,关系到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本文围绕海洋的重要地位、国际海洋形势对我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我国面临着严峻的国际海洋形势,有机遇,但更多的是挑战,实现海洋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措施,捍卫海洋权益,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环境已逐步成为国人的共识。  相似文献   

17.
一、世界著名雾区简介世界海洋的雾主要产生在冷暖海流汇合处的冷水面以及信风海洋东岸附近的翻腾冷流上,此种海雾一般多出现在冬末夏初季节。1.我国沿海海雾的时空分布规律及特点。我国沿海的雾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主要是受下垫面影响而形成的雾,如辐射雾、平流雾等。另一类  相似文献   

18.
蓝色经济如何发展?在国家先后出台多个沿海战略之后,各沿海省份对海洋经济的发展趋之若鹜,海洋经济热成为当前最时髦的话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和平发展不能脱离海洋事业的发展和强大,在当今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格局下、必须通过海洋强国而走向世界强国。中国和平发展面临以海洋为背景的诸多挑战和风险,海洋战略环境严峻。海洋战略是国家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海洋领土和主权、海洋安全、海洋军事、海洋经济、海洋科技、海洋法制、海洋文化等诸方面,这些内涵互相关联,需要统筹协调,并有机联系于其他相关的领域战略,因此,只有通过对它的全面、深化研究,提出对策,实践落实,才能加速海洋事业的整体推进。  相似文献   

20.
大连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较之国内其他港口城市,具备深水大港优势、海洋资源优势、海洋科技优势、海洋产业优势和海洋管理优势等五大战略优势,这些特色优势为发展临港产业集群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大连应依托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及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有利契机,突出发挥自身的海洋优势,依托深水大港,加快构建港口产业群、修造船产业群、水产品出口加工产业群、海洋渔业物流中心产业群、滨海旅游产业群等五大临港产业群,为促进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步伐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