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董泽瑞 《世界海运》2022,(11):41-48
邮轮旅游在我国以“包销经营模式”为主,在此模式下,旅客、邮轮公司和旅行社存在复杂的法律关系,学术界对三方法律关系的定性存在争议,该争议也为司法实务带来一定的困境。在邮轮旅游包销模式下,邮轮公司和旅行社之间、旅行社和旅客之间、邮轮公司和旅客之间分别存在邮轮船票包销合同、邮轮旅游服务合同及海上旅客运输合同。在厘清包销模式邮轮旅游涉及的法律关系基础上,对邮轮船票包销合同、邮轮旅游服务合同和海上旅客运输合同所欠缺的法律规范予以配置。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邮轮旅游实践中不存在一体性的"邮轮合同",邮轮旅游的基础合同不符合混合合同的特征对于邮轮公司的法律地位,应当根据邮轮旅游服务合同、邮轮船票证明的海上旅客运输合同分别加以认定旅行社包销的邮轮船票销售模式之下,邮轮公司不是邮轮旅游服务合同的当事人,仅具有履行辅助人的法律地位,同时也不构成公共交通经营者邮轮公司在邮轮船票证明的海上旅客运输合同下属于承运人,承运人的责任期间不应包括旅客岸上观光期间旅行社既不是海上旅客运输合同的当事人,也不作为实际承运人承担海上运输。  相似文献   

3.
纵览     
《珠江水运》2014,(19):1-1
<正>上海港发布首个邮轮、游艇电商综合平台10月19日,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在2014上海市邮轮(游艇)旅游节,推出"邮游通"邮轮票务销售渠道服务平台和上海首个游艇电商综合平台,力推上海邮轮旅游产业。"邮游通"邮轮票务平台针对目前国内邮轮包船运营的特色,邮轮产品供给方将实现便捷的线上平台展示和销售,而众多中小型旅行社则可以快速查询合适的邮轮产品,产生更多交易机会。该票务平台通过整合资源,实现数据共享,减少中间环节;通过即时付款,在线签订旅游合同,在线购买保险并出具保单,在线出具船票,  相似文献   

4.
上海自2017年12月开始试点邮轮船票制度,规定所有邮轮公司统一使用上海港邮轮登船凭证,旅客必须凭票进港、登船。但是,目前理论和实践之中均有观点否认登船凭证的船票属性。登船凭证符合邮轮船票的法律定义,具备船票作为海上旅客运输合同凭证的全部功能。登船凭证和船票的签发人均为承运人,即使在包船模式下登船凭证也具有船票的属性。据此登船凭证的法律属性就是邮轮船票。主张登船凭证不是船票的观点并不具备充分依据,而且无助于维护邮轮旅游各方的合法权益,可能导致邮轮旅游的法律关系重新陷入混乱。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邮轮旅游合同纠纷缺乏相关政策和法律制度规制的问题,以邮轮旅游合同纠纷的司法管辖问题为研究对象,指出实践中管辖划分标准不明确、不统一的问题,并从旅客与旅行社,以及旅客与邮轮公司合同纠纷的角度,分析司法管辖问题。  相似文献   

6.
从邮轮产业的基础――邮轮公司入手研究,基于国际上大型邮轮公司岸上及船上员工的职位和职责、邮轮订购、航线设计等多角度分析其一般的结构框架及运营流程。从邮轮公司组织结构设计、邮轮购买选择、邮轮航线设计等3个方面提出可以借鉴的发展建议。我国邮轮公司可简化自己的公司结构,选择符合公司定位的邮轮,设计有地域特色的航线。  相似文献   

7.
<正>一、上海邮轮母港运行情况2013年以来,受我国特别是长三角地区邮轮旅游需求强劲增长和邮轮公司加大中国运力投放影响,上海邮轮旅游市场持续火爆,邮轮母港业务呈持续井喷之势,主要生产指标规模和增速创历史新高,旅行社、免税店、保税仓库等衍生业务发展良好,邮轮业政策环境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顾皓 《中国港口》2008,(11):56-57
<正>一、现代邮轮业的发展1.邮轮公司的商业运作模式当今世界的邮轮业,正以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在发展,并促使邮轮业的管理发生了重大变化,邮轮业的重要成员如港口、旅行社等都将与邮轮公司产生互动和合作。这种新的商业模式正推动邮  相似文献   

9.
邮轮港口是邮轮产业及邮轮经济的主要载体,本文总结分析了邮轮港口的分类及其基本条件,论述了邮轮港口选址应着重考虑的技术要求和国内邮轮港口选址的基本思路,在国内外邮轮港口建设规模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类型邮轮港口的建设规模,对未来我国邮轮港口的规划和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邮轮单船票销售机制一旦建立,通过船票以及运输合同相关的权利义务约定文件的出具,可以解决邮轮市场现存的一系列关键性问题中国邮轮产业自2006年起步以来,全球四大邮轮集团持续加码中国市场布局,邮轮出入境旅客人次屡创新高,迅速成为全球邮轮产业瞩目的焦点。2016年全国各大邮轮港口共接待邮轮955艘次、同比增长65%,邮轮旅客出入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邮轮游客的求偿困境,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背景,分析我国建立邮轮旅游强制责任险制度的必要性和现实困境,借鉴域外法律制度,建立中国特色的邮轮承运人强制责任险制度。完善邮轮旅游责任保险制度的建议有:厘清旅行社责任保险与海上邮轮承运人强制责任险的关系;建立邮轮承运人强制保险制度;提高邮轮旅游的保险意识。  相似文献   

12.
王超峰 《航海》2010,(1):2-2
<正>世界最大、最豪华的邮轮"海洋绿洲"号由美国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司订购,总部设在挪威奥斯陆的造船业巨头STX造船公司建造,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邮轮。船长360米,宽47米,高出水面  相似文献   

13.
焦芳芳  谢燮 《水运管理》2014,(11):26-29
从邮轮公司角度提出邮轮航线设计的总体思路,按照邮轮航线设计的路径依次考虑各环节的影响因素: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航行水域及停靠港口条件;避免游客和工作人员感染疫病;港口国的法规、制度、政策;航行、靠岸时间和岸上观光;后勤规划等。根据邮轮航线设计的一般原则,针对我国母港邮轮航线单一的现状,提出航线拓展建议:建立海峡邮轮旅游圈;开辟南海邮轮航线。  相似文献   

14.
中国邮轮旅游市场分销模式长时间被"包船模式"所占据,邮轮旅游销售渠道单一已成为阻碍我国邮轮业升级转型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我国邮轮分销模式中"包船/切舱"、零售、直销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包船模式"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在邮轮船票管理制度全国推广的趋势之下,得出直销模式有助于国内更加成熟的销售格局的出现,且进一步发展趋势明显,邮轮旅游销售也可以借助"新零售"进一步创新发展,最后提出中国旅游市场分销模式创新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15.
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分析我国游客对邮轮旅游品牌的认知度,得出:(1)我国游客最熟知的是歌诗达和皇家加勒比二大邮轮公司品牌;(2)游客对邮轮公司品牌的认知与邮轮公司提供的产品高度关联,相较邮轮提供的精神享受更关注物质上的实惠;(3)我国游客对邮轮公司品牌的忠诚度不高,但潜力巨大,可塑性强。邮轮公司应抓住我国邮轮消费市场持续增长的机遇,加大营销宣传力度,建立属于自己的忠诚顾客群。  相似文献   

16.
张杰 《中国水运》2015,(3):42-43
本文分析了我国对邮轮海乘人员的需求及其培养现状,针对我国邮轮海乘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议: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以海乘培养为基础,逐渐拓展邮轮人才培养结构;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加快邮轮海乘专业教材的编写步伐;逐步建立统一的邮轮海乘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使邮轮海乘专业人才从培养到就业实现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7.
为提升邮轮游客满意度,针对现阶段我国邮轮旅游市场运营现状,以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司的"海洋量子"号对客人的调查问卷数据为研究数据,结合邮轮旅游满意度相关理论,从邮轮餐饮、船上服务、岸上观光、邮轮公司及旅行社对突发事件的应对等方面,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海洋量子"号邮轮在我国市场满意度问题进行研究,从邮轮公司、邮轮母港和旅行社等多角度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发展我国邮轮旅游业,分析我国邮轮旅游市场的特征:市场规模发展迅速,市场需求旺盛;市场供给量不断上升,挂靠母港的邮轮大型化趋势明显;邮轮港口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对港口的国际邮轮接待能力提升;政府政策大力支持,推进邮轮旅游市场创新发展。针对我国邮轮旅游市场发展中存在旅游需求多样化与邮轮旅游航线单一性的矛盾、邮轮旅游快速发展与经济贡献度有限的矛盾、中资邮轮的发展现状与国外邮轮企业始终掌握市场主动权的矛盾等问题,给出对策及建议:充分发挥我国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本土邮轮旅游;加大对本土邮轮企业购置邮轮的政策支持;延伸邮轮产业链,提升邮轮产业经济效应;不断优化邮轮旅游市场发展环境,促进邮轮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邮轮游艇经济亲密接触中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人惊叹的高速增长,邮轮和游艇这两项代表着更高生活水准和更美好生活状态的事物在人们的视野中渐行渐近。7月1日-2日,首届中国国际邮(游)客轮(艇)产业峰会在北京昆仑饭店隆重举行。这是第一届中国国际服务业大会和展览会专项活动。本次峰会层次高,范围广,涵盖了邮轮游艇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丽星邮轮有限公司、新加坡邮轮中心、美国著名邮轮码头建造商西图集团公司、德和威荷兰游艇码头公司、上海巴富仕游艇销售有限公司、SUNSEEKER中国游艇有限公司等国际知名邮轮、游艇公司与会。丽星集团、上海虹口区、天津市和宁…  相似文献   

20.
我国邮轮制造业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邮轮经济的蓬勃发展给邮轮制造业带来巨大机遇,而邮轮本身也朝着规模大型化、功能全面化和船龄年轻化的趋势发展。虽然我国造船企业有建造各种船舶的经验,但唯独豪华邮轮尚未建造。文中通过分析世界邮轮制造业现状及我国发展邮轮制造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给出发展我国邮轮制造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