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日照港一公司煤炭装卸设备是20世纪80年代初从国外引进的、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煤炭专用装卸生产线.其中2台翻车机原设计卸车能力为1 500万t/a,2001年以来翻车机卸车量达2 000万t/a.长期超负荷作业使翻车机部分部件严重磨损,并导致失效.  相似文献   

2.
在日本,"物流"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从美国引进的流通经济新概念 .但是到了70年代,日本已经成为世界上物流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发达的"物流",是日本战后迅速崛起的重要因素.国外有学者称,在21世纪,谁掌握了物流(或配送),谁就掌握了市场.  相似文献   

3.
陈帮固 《船艇》2001,(5):23-32
1 历史的回顾1.1 早期尝试(50年代~60年代末) 国外商品化的药芯焊丝是1956年在美国出现的,中国药芯焊丝的最初研究几乎是与国外同步的。早在1958年北京的一次技术革新展览会上就展示了机械工业部机械研究所研制的管状焊条。几乎在同时天津大学张文等人也借鉴前苏联的技术,用模拔法制取内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船舶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造船年产量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50万吨提高到了2001年的400多万吨,造船业也由世界第17位跃居为世界第3位.预计到2005年,我国年造船产量可达650万吨以上,市场的份额也将提高到15%.  相似文献   

5.
机械制冷集装箱是集装箱运输中不可缺少的、十分重要的一种专用集装箱,其特点是价格昂贵,技术要求高,操作管理复杂。2004年世界集装箱保有量约为2000万TEU,其中机械制冷集装箱约占世界总量的2%。世界集装箱的制造业是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起源于美国,后来逐步转移到欧洲和日本。从80年代起,全球集装箱的制造中心从欧洲和日本转移到韩国、东南亚和我国的台湾省。1981年香港招商局与丹麦宝隆洋行合资在我国蛇口开  相似文献   

6.
《船艇》1986,(7)
我国目前生产的包装机械,主要还是用于食品行业。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包装机械将会有一个较快的发展。在国外,美国1982年包装机械的销售额为7.68亿美元,日本在1983年生产包装机械55万台总值为2809.9亿日元,每年以10%的平均速度递增。据《中国包装年鉴》统计,1983年,我  相似文献   

7.
一、上海港集装箱码头运输现状 上海港在80年代初国际集装箱吞吐量只有3万多TEU,1999年已突破400万TEU.上海港在世界集装箱港口的排名也由无名次到1997年的第11位,目前已进入世界10强行列.  相似文献   

8.
《船艇》1990,(5)
90年代世界油船市场看好,这是因为90年代市场对油船的需求将有明显增长。下面是促使油船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及近期油船订造情况。 1.世界石油需求量及海运量的增长需要大量新船。由于世界经济的发展,90年代世界石油的需求量及海运量都将有较大的增长。据欧佩克估计,世界(不含苏联东欧)的石油日需求量1990年约为5300万桶,1995年将上升到5600万桶,到本世纪末将上升到5800万桶。  相似文献   

9.
80年代初,中国大门向世界敞开,走向国外的第一支劳务大军便是中国外派船员.经过20年的发展,中国外派船员在数量上有很大增长,质量上也有很大提高,目前,我国每年有3万多名船员外派到外籍船舶上工作,为国家创外汇数亿美元.  相似文献   

10.
宁波北仑港是在80年代初兴建投产的现代化铁矿石中转港口.建有10 万吨级、20万吨级卸船泊位各一座,可停靠10万吨级、20万吨级卸船泊位各一座可停靠10迈万吨级以至30万吨级船舶.年接卸铁矿石设计能力为2 200万吨.现拥有2 100 t/h卸船机4台 ,4 200 t/h装船机3台,4 200 t/h堆取料机4台,4 200 t/h皮带输送机34条计13余公里. 整个装卸流程由中央控制室自动程序控制.  相似文献   

11.
《船艇》1987,(7)
为适应我国振兴纺织工业的需要,纺织机械将有较大的发展。到1990年棉纺织,毛纺织、印染、针织、化纤、丝绸6个重点行业的主要纺织产品,将达到国际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水平,到2000年达到国际90年代初水平。1990年气流纺织纱机的年产量将达到10万台,无梭织机的年产量将达到1万台。主要纺机产品普遍采用国际标准或国际名牌产品标准,纺织机械专件和基础部件达到国  相似文献   

12.
<正>一、港口集装箱运输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卓越贡献开创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的集装箱运输一举改变了世界港航面貌,并成为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驱动力。1956年,美国人开始研究由旧  相似文献   

13.
王彦  孙光圻 《集装箱化》1997,(7):10-11,15
集装箱运输作为一种现代运输方式.是人类运输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集装箱运输集现代科技和管理于一身,是运输系统中发展最快和潜力最大的一个分支。从本世纪50年代海上集装箱运输兴起以来,目前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400多个港口、1万多个专用泊位开展集装箱运输。据统计,1995年初,全球300总吨以上全集装箱船拥有量为1590艘,3585万DWT,235、5万TEU,占世界船队总量的56.5%。目前,美、日、西欧等多数发达国家主要港口已不再办理件杂货业务,在连接北美、欧洲、远东、澳洲等区域的全球主要航线上。  相似文献   

14.
2000年世界船舶工业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淮 《船艇》2001,(7):12-21
2000年世界商船完工量再一次创造了70年代中期以来的最高水平,吨位比1999年增长了7.6个百分点,达到2910万总吨;2000年世界新船成交量出现显著增长,同1999年的2932万总吨相比增长了57.2%,达到4609万总  相似文献   

15.
刘友明 《中国港口》1999,(12):32-33
<正> 我国铁路从70年代末考虑办理国际集装箱运输业务,1980年开始接运20呎国际铁路联运集装箱,1983年正式接运经港口进出的集装箱,但运量一直不大。1985年国家,从国外大量进口家电商品,要求整箱运往内地。铁路克服困难,凡能接的车站都要求接国际集装箱,1985年国际集装箱运量达1.7万TEU,比1983年增长了7倍。从此,发展国际集装箱运输列入了铁路的重要议程。为加强国际集装箱发展步伐,适应国家进出口贸  相似文献   

16.
《集装箱化》1998,(4):5-5
4月1日,美国奥克兰港正式与上海振华港机公司签约,购买4台总价为2400万美元的装卸桥。振华港机公司这次出口的装卸桥是21世纪超巴拿马型的港口机械,起重量为60t,外伸距为6126m(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装卸桥起重量为50t,外伸距为52m)。可装卸将干下世纪诞生的22排箱的巨型集装箱船。  相似文献   

17.
北美(美国),是世界主要商贸市场.是亚洲各国产品的主要客户所在地。通往北美的航线,是由世界各大船公司参与为之服务的黄金线。然而,95年,这条线出现了可喜又令人担心的新情况,为业界广为关注。 1.据对亚洲十个国家(地区)的统计(含日本、中国、香港、台湾、韩国、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印尼和马来西亚)。1995年亚洲至北美间往复向合计运量为703万TEU,其中往向运量为388万TEU,占合计运量的55.2%,继续保持在该航线上的主要流向地位。  相似文献   

18.
1998年世界船市运力增长超过运量增长,海运市场供求关系恶化,这是90年代第一次;运输费率大幅下跌,巴拿马型散货船每吨谷物运价(美国海湾—日本)降至12.5美元,是近11年里最低水平,波罗的海运价指数曾跌破780点,为近12年间最低值;二手油船、散货船价格跌落至近10年最低水平,作为拆解用废船出售的船舶总量超过2500万载重吨,创近12年最高记录,价格创近15年最低记录;由于新船成交居高不下,年底世界船厂手持订单升至9300万载重吨,达到近21年最高水平;新船成交价比亚洲金融危机前平均下滑近20%,是近10年最低水平;韩国船厂手持船舶订单达3000万载重吨,年产量达1300万载重吨,均创历史最高记录。  相似文献   

19.
目前全球石油主要出口地区有中东,印度尼西亚,西非,巴西,委内瑞拉,墨西哥湾,俄罗斯里海和北海等地.20世纪90年代世界石油需求量是每年增长1200万桶;2001~2002年国际经济不景气,再加上当时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决定减少产量2.5%,世界石油需求量的增长率停顿了,但是到2003年世界石油年总需求量又上升100万 桶,其中中国的石油需求量大增.  相似文献   

20.
厦门从80年代开始兴办国际集装箱运输,随着经济特区的建设而获得迅速发展,1991年集装箱运量已达9.51万标箱.厦门地区国际集装箱运输有两种方式,一是由水路运往世界各大港口,目前主要是香港.占80%左右.1991年箱运量忆达7.47万TE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