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毅 《航海》2003,(5):31-33
“捕鲸叉”导弹是麦道公司(现被波音公司并购)为美海军研制的全天候高亚音速中程多用途反舰导弹。 自“捕鲸叉”导弹服役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一个庞大的系列,有近40个型号。 BLOCK 1 在xGM-84A之后,应英国海军的要求,麦道公司改进了“捕鲸叉”导弹的攻  相似文献   

2.
猎鲸     
《航海》1979,(2)
海上捕鲸是一种特殊的海洋作业。看看这世界上最大的动物鲸鱼怎样就擒真该是一件大开眼界的事。捕鲸船是一种构造特殊的船只,一般在200吨左右,船头上装有捕鲸炮,这门炮里发出来的不是普通的炮弹,而是一种可以刺进鲸鱼身体的铁制的伞形捕鲸铦,铦的尖端有可以爆破的铦尖,铦尖后面是四只可以张开和闭拢的铦瓜,铦柄是空心的,可以套进铁环同铦网相连结,捕鲸铦长十七公  相似文献   

3.
在深入研究捕鲸叉反舰导弹搜索方式基础上,针对当前捕鲸叉导弹苜蓿叶搜索方式不明确的问题,提出了两种苜蓿叶搜索可能方案a和b,方案a适用于反舰导弹攻击被干扰丢失目标进行二次攻击的场景。而方案b适用于反舰导弹目标指示信息精度不高,目标散布较大时进行导弹攻击的场景。通过深入分析,认为捕鲸叉导弹末制导导引头内置的苜蓿叶搜索方式为方案a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4.
介绍“捕鲸叉”雷达导引头的主要技术性能。在此基础上,分析“捕鲸叉”雷达导引头的抗有源干扰和光源干扰的性能,分析表明,传统的噪声干扰以及无源干扰很难起到良好的干扰效果,必须寻求其它有效的干扰样式。  相似文献   

5.
奇趣珍闻     
《航海》1995,(3)
在捕鲸业兴起之前,世界海洋曾拥有蓝鲸22.8万头,黑露脊鲸10万头,座头鲸11.5万头,鲳鲸25.6万头。而在目前捕鲸业宣告暂停时期,它们的数量依次为1.4万、0.3万、1万和5万头,只有灰鲸数量恢复到17世纪以前的水平—2.1万头。  相似文献   

6.
1891年2月,英国捕鲸船东方之星号在福克兰群岛以南的洋面上航行。这是次不平凡的航行。期间发生的故事流传至今。一天,在主桅上值班的瞭望员突然发现:在大约三英里外的前方,有一条巨头鲸。于是,东方之星号立即将两条捕鲸小船放到海面上。不一会,一个捕鲸手把一支长枪刺进了巨头鲸的身体。这个庞然大物一下子弓起身子,准备钻进水  相似文献   

7.
1849年6月8日,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纽贝得福港,“查理·摩根”号捕鲸船启航了,将沿大西洋南下,绕过好望角,从南部经过澳大利亚和塔斯马尼亚进入太平洋,作一次为期四年的环球航行。“查理·摩根”号是一艘方形的三桅旧商船,船首已经被加固,船身包上了船板,船的左右舷都带有用直角形木质支架支撑着的捕鲸小船,这样一改装便成了一艘地道的捕鲸  相似文献   

8.
舰载电子战系统质心干扰作战使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对抗“捕鲸叉”反舰导弹为例,在分析其制导机理和质心干扰原理的基础上论述了质心干扰在现代海战条件下面临的问题,并结合现有舰载电子战装备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于小口径舰炮的近距拦截而言,反舰导弹战斗部空中爆炸的威力场及其对大型水面舰艇的毁伤威胁性,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和基于缩尺战斗部的弹体破碎性试验,建立"捕鲸叉"反舰导弹战斗部的空爆威力场模型。综合考虑炸点相对位置、弹体速度和飞行姿态等因素,建立毁伤载荷对舰艇的作用模型;通过典型舰艇目标的易损性分析,提出大型水面舰艇的等效靶模型。[结果]经计算分析,获得了爆炸冲击波和破片对舰艇结构、舰载固定翼飞机、舰面技术装备以及舰员的毁伤威胁距离。[结论]所建立的模型和计算方法可用于"捕鲸叉"反舰导弹近距空爆毁伤威胁性的定量分析,可为相关研究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探险家理查·拜尔德于1928年到1929年间,利用飞机探测南极洲的同时,挪威人也正在南极洲另一边海岸线上的各个不同地方,进行探索及揭示南极洲的秘密。挪威的探险工作是由该国著名捕鲸业巨富——克利斯登森家族所发起的。该家族原希望在追捕鲸鱼的  相似文献   

11.
视界     
《珠江水运》2011,(21):6-7
1 10月22日,湘江长沙段,昔日的江河变成了干涸裸露的河床。210月26日,被誉为"西藏三峡"的旁多水利枢纽工程截流。旁多水利枢纽工程是西藏解放以来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3"极地曙光"号本来是一艘捕杀海豹的船,成为绿色和平的船队后却摇身变成反捕鲸的旗手,  相似文献   

12.
澳大利亚在悉尼附近的达令河畔建设国家航海博物馆。该馆的陈列品主要反映澳大利亚利用水路的全部历史。陈列品将展示当地民族的生活及欧洲人到来并占据被他们称为第五大陆的全部过程,还有反映由第一批移民船开始的商船队,捕鲸船队和19世纪运输羊毛去欧洲的快速帆船队,一直到现代的大型矿砂船和  相似文献   

13.
这是发生在北大西洋上的一件真人真事。一艘捕鲸船前后共捕获了25,000条鲸鱼,而另一艘船,却为被杀害的鲸鱼报仇,使“屠杀者”受到应有的惩罚。这艘捕鲸船名叫“西尔拉”号,载重683吨,装有鱼类加工和冷冻设备,还有一门捕鲸炮,能发射榴霰弹,船上42名水手也都配备了步  相似文献   

14.
1916年11月1日凌晨1时许,一个奇异的黑影出现在美国康涅狄格州港城新伦敦港的近岸水面上,静静等待着泊港许可。来者就是“德国”号潜艇,它自身处一战战火漩涡的德国千里迢迢而来,赶赴中立国美国展开商贸活动,而且即将在这个号称“捕鲸城”的美国城市掀起一股德国潜艇的热潮。而要细述这一切,还得从一年前说起。  相似文献   

15.
1929年4月的一个夜晚,南洋(注)上起了风暴,无情地颠簸着一艘小型的英国捕鲸船特拉尔斯号。风暴击碎重重浪峰,堆堆水花向驾驶室的明净的玻璃窗上飞击。海浪涌上通向投镖平台的天桥,船湮没在绵绵的浪花之中。月亮如一只巨大的摆锤,在黑色的天空中极可怕地摇晃,使星星隐现纷乱。捕鲸季节已经过去,特拉尔斯号捕鲸船在返航。这时,离最近的陆地——布维岛有500海里。在漆黑的雪夜之中,那时候还没有黑夜导航的无线电仪器,驾  相似文献   

16.
何京 《航海》2003,(2):29-29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开始了一场人与人、炮火与炮火的残酷较量。而此时,在没有硝烟的战场——南极大陆上,有一群人却在与大自然的严寒和自己的意志抗争着。 1914年12月,一艘小型挪威三桅船“耐力”号,从大西洋南佐治亚岛的一个捕鲸站出发,开往目的地南极大陆最南端的威德尔海。船上有爵士、作家、科学家、摄影师及船员等27人。厄尼斯特·加兰登爵士是英国人,他曾于1908年到过南极并在南极160公里的范围内艰苦旅行,后来建立了自己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两方面问题开展了研究:对于给定的防护装甲,如何定量表征与计算其对某一战斗部的防护效能;如何针对防护的目标对象,依据防护效能要求设计防护装甲和抗爆结构.提出了防护装甲的防护效能通过穿透破片的分布密度进行定量表征以及四级防护等级划分的方法,分析论证了破片数随质量分布采用Weibull分布模型的合理性和适用性,推导了考虑自然破片形状系数和靶板材料强度的通用侵彻公式,建立了计算穿透破片分布密度模型以及依据防护等级求解防护装甲厚度模型.以"捕鲸叉"及"飞鱼"反舰导弹战斗部为实例,分别计算了按劳氏军规设计的防护装甲的防护效能,以及达到不同防护等级的防护装甲厚度.所建立的评估方法及模型,可用于重要舱室防护结构防护效能的定量评估,并对舰船舱室抗爆结构设计具有应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远航日记     
随演习编队远航,登北救121船。奉命提前就位,夜宿军港。 夜幕降临,白天喧腾的码头顿然屏息。“军港的夜,静悄悄”,想马金星当年定有亲身体验,方写出如此情境。只是这安谧之中,并无夜的黑暗。战舰列阵,灯火辉煌,首尾相接,连成一条繁华夜市。悄然军港恰恰燃起无声的喧闹。  相似文献   

19.
在海南岛的北端,南渡江流经入海的地方,有一个海南岛最大的港口城市——海口。它与雷州半岛的海安港隔海相望。面积160余平方公里,人口20余万。海南行政区党政领导机关均设于此,是海南岛的门户。海口具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在宋代,这里就称海口浦。明代洪武年间,为防御倭寇入侵,修筑了城墙,改名为海口卫。1926年设立海口市。近百年来,帝国  相似文献   

20.
档案的味道     
据说,有专家研究,不同的人种,有不同的味道。就是相同的人种,在不同的国度,味道也是不同的。研究者说:日本人味道像乌龟。中国人呢?则味道如水牛。不知道是因为水土的原因,还是饮食的差别,细细地研究下去,一定是非常有趣的。由此,我想到了工作。各行各业的工作,是千差万别的,应该也有其自己的味道吧。那么,档案,是什么味道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