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GIS、GPS、RS技术的合成技术的基本概念,分析了沙漠地区公路勘测设计的特殊性,提出了“3S”技术用于沙漠地区公路勘察设计的主要技术问题,并得出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三阶段的应用程序框图。  相似文献   

2.
如何将GPS与GIS技术相结合,来改善城市的道路交通状况是当前ITS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利用MapX控件开发车辆定位监控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按此方法进行了北京市公交抢修车辆调度系统的开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从对3S技术及其发展状况的分析入手,对3S技术在道路交通管理、交通设施管理、公路和智能交通等管理工作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为开发和推广3S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着重讨论了数据仓库技术在商品交易中的应用,详细介绍了商品交易系统中数据仓库的设计和建立.并且进一步讨论了如何建立基于数据仓库的商品交易决策支持模型.  相似文献   

5.
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埋信息系统是一种强有力的、同时具备处理空间图形信息和属性数据信息能力的工具,它有效地集成和利用了高新技术,现已被广泛应用于许多专业领域,是城市交通迈向数字交通的关键所在,同样也是提升城市的国际地位及影响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共感染对不同类型肝包虫病患者肝脏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我国西部地区医院2014年至2015年期间确诊为肝包虫病的患者409例,抽取静脉血检测所有患者的肝功能指标;采用ELISA方法进行HBV表面抗原血清阳性测试;卡方检验明确HBV共感染在不同类型肝包虫病中的流行情况。以是否感染HBV为标准分组,以不同类型肝包虫病分层,对比HBV病毒共感染对不同类型肝包虫病患者肝脏功能的影响。结果肝包虫病患者共感染HBV后出现转氨酶升高、白蛋白降低等更为严重的肝脏功能损伤。与囊型肝包虫病患者相比,以多房棘球绦虫为病原体的泡型肝包虫病患者发生HBV病毒共感染的机会更高(38.4%vs.8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分析结果显示,以细粒棘球绦虫为病原体的囊型肝包虫病患者共感染HBV比无HBV共感染者肝脏功能损伤无统计学意义;但是以多房棘球绦虫为病原体的泡型肝包虫病共感染HBV患者较之无HBV共感染者表现出更为严重的肝脏损伤,肝功能指标显著下降(P均<0.05)。结论泡型肝包虫病患者更容易出现HBV病毒共感染,并且会导致更严重的肝脏损伤,在临床治疗中需要特别重视。  相似文献   

7.
3S技术集成及其在公路测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GPS,RS,G IS以及3S集成技术的定义、内容、特征;并阐述了4种集成方式及其在公路测设中的应用,为开发和推广3S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A new conceptual water-gas-shift(WGS) process is designed for 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IGCC), using membrane reactor(MR) equipped with H2-permselective zeolite membranes for the WGS reaction.The new process makes it possible to capture CO2 before power generation process by converting CO in the syngas to CO2 which can be collected after WGS reaction. The new process also produces purer H2 for combustion in gas turbine. Conceptual design of the MR, mass and heat balance analysis, and cost estimation of the new process are also provid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9.
当企业越来越趋于理性时,CRM项目的投资回报率(ROI)就成为不得不考对ROI的量化分析可以适当简化,只需考虑CRM项目的总成本、总收益及项目的时间跨度等三个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项目实施前的ROI与预期实施后的ROI比较,就可以确保项目的真正成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姜黄素(curcumin,Cur)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I)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VSMCs细胞,MTT法测定不同浓度Cur对AngⅡ诱导VSMCs增殖的影响。并分别设对照组、AngⅡ干预组、20μmol/L Cur组及AngⅡ联用不同浓度Cur(5、10、20μmol/L)组,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测定各组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p47phox mRNA与蛋白的表达;亚硝酸盐含量重氮化反应吸光测定法(Greiss assay)测定细胞内一氧化氮(NO)的表达;DCFH-DA氧化法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各试验组细胞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分光光度计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采用p47phox特异性siRNA干扰VSMCs p47phox的表达,并深入探讨Cur抑制AngⅡ诱导的VSMCs增殖及氧化应激的机制。结果 MTT法观察到Cur在0~80μmol/L浓度范围内对细胞活力无显著影响;Cur(5、10、20μmol/L)可以有效抑制AngⅡ诱导的VSMCs增殖。同时,Cur可有效抑制AngⅡ诱导的NO、iNOS、p47phox、ROS的高表达并有效提高SOD和Gpx的活性,且具有浓度依赖性。采用p47phox特异性siRNA下调p47phox表达,AngⅡ诱导的VSMCs内ROS生成减少。结论 Cur具有抑制AngⅡ诱导VSMCs的增殖及氧化应激作用。这一作用与减少iNOS诱导的NO合成,下调p47phox的表达抑制ROS产生、提高SOD和Gpx的活性,进而抑制AngⅡ诱导的VSMCs内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