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布袋注浆桩是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2010年取得的国家发明专利,是应用于深厚层和夹硬层的软土加固的新技术。文章结合甬台温铁路乐清车站深厚层软土地基的加固,介绍布袋注浆桩和CFG桩的综合应用,期待新技术的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粒料桩加固的软土地基上填筑路堤的稳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粒料桩加固地基的方法,一般采用碎石、砂砾、废渣、砂等散粒材料挤压入土中,形成较大直径的桩体,与地基土共同形成复合地基来提高承载力。高速公路的路基一般较宽,填筑路堤后形成的附加压力影响较深,粒料桩处理后的各土层的承载力有较大的差异,硬壳层的复合地基承载力较大,饱和软土层的复合地基承载力明显低于硬壳层。因此软土层的承载力往往决定路基的承载能力,甚至有可能因粒料桩处理效果不好,而造成路堤发生沉降过大和滑移现象。文章结合某粒料桩加固后的高速公路填筑路堤滑移实例,分析不同的硬壳层厚度、路堤填筑高度和粒料桩成桩深度对路堤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桩网支承路基力学性能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桩网支承路基三维模型,分析桩间距、桩帽尺寸、软土层模量、下卧层模量和格栅模量等关键参数对桩网支承路基沉降、桩土应力、垫层上方应力、加筋网垫承担的应力、桩土荷载和格栅拉力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桩土差异沉降受软土层模量影响最大,路基存在明显的应力集中即"土拱"效应,加筋网垫承担的竖向应力随下卧层模量、软土层模量和置换率的增大而减小,随格栅模量的增大而增大,两桩帽间格栅竖向变形近似呈悬索形状,上层格栅受到的拉力约为下层的0.4倍。  相似文献   

4.
布袋注浆桩在深厚层夹层软基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袋注浆桩(简称布袋桩)是分层注浆技术和土工织物综合应用而成的新技术,在沿海铁路甬台温线和温福线深厚层夹层软土地基加固中得到充分的应用。经实践证明,该项技术处理深厚层夹层软土地基,能够满足高标准铁路路基的稳定和工后沉降控制要求。现就甬台温铁路台州南站深厚层夹层软土路基工点,简要介绍布袋注浆桩的设计、施工、检测和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5.
以张唐铁路某段软土路基地基处理为例,介绍了双向水泥搅拌桩施工的工艺流程、质量控制要点,并进行了单向搅拌与双向搅拌成桩质量对比。采用双向水泥搅拌桩工艺其成桩质量明显优于单向搅拌工艺,在软土工程性质较差、特别是有地震液化层的软土地基处理中,双向水泥搅拌桩的应用能有效地保证地基处理的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6.
结合辽河油田勘探局综合办公楼深基坑工程,介绍双排悬臂桩在软土地区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计算双排桩嵌固深度,验算其稳定性。基坑侧壁的变形观测结果表明双排悬臂桩支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埋入式桩板结构在无砟轨道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沪宁城际铁路DK225+283.35~DK226+151.68段并行既有线深厚层软土路基的设计与施工,阐述钻孔桩结合C35混凝土板梁在无砟轨道深厚层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提出并行既有线埋入式桩板结构在设计与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CFG桩控制深厚层软土地基沉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速铁路对路基的工后沉降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据研究,路基在列车荷载作用下和路基本体在自重作用下产生的工后沉降是有限的,地基引起的工后沉降决定了路基工后沉降能否满足标准要求。因此正确选择能满足高速铁路技术标准要求的合理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案和设计参数,是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本文根据某CFG(Cement Flyash Gravel)桩加固深厚层软土的试验成果,研究地基沉降规律、控制软土路基工后沉降的效果及CFG桩地基沉降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CFG桩是一种处理深厚层软土、有效控制路基工后沉降的方法;加固区沉降宜按复合模量法(Esp=εEa,ε为复合地基与天然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之比;Es为天然地基压缩模量)计算,研究成果为CFG桩在高速铁路深厚层软土路基上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地铁车站围护结构SMW桩的质量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MW桩是在水泥上搅拌桩中插入型钢或其它芯材形成的支护形式,它同时具有承力与防渗功能。其工法具有占用场地小、施工速度快、环境污染小、成本低的特点,特别适用于粘土和粉性土为主的软土地区。本文以南京地铁某车站SMW桩施工实践为例,介绍了作为监理控制SMW桩施工质量的主要技术措施及方法。  相似文献   

10.
桩侧压浆控制群桩基础沉降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京沪高速铁路丹阳至昆山特大桥阳澄湖桥段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试验,研究角桩桩侧注浆和边桩桩侧注浆对深厚软土层中群桩基础在正常使用状态下沉降量的控制。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由桩侧压力注浆引起的桩-土体系中桩土界面参数和桩周土模量变化对群桩基础在设计荷载下沉降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桩侧注浆的作用会使桩土界面参数变大和桩周土模量提高,从而对深厚软土层中正常使用状态下群桩基础的沉降可以起到明显的控制作用;边桩桩侧注浆的效果优于角桩桩侧注浆;桩侧注浆浆液在土中的扩散范围直接影响群桩基础的沉降量。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软土地区深基坑中的工程桩,如在设计中没有充分考虑基坑卸载回弹引起的桩身拉力影响时可能会导致桩身断裂的严重事故。通过本文的研究,认真分析深基坑开挖对桩身内力、变形及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提出软土地区考虑基坑回弹影响的桩基的设计方法,确保工程安全。研究结论:本文采用MIDAS/GTS软件对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的试桩及深基坑中的工程桩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析,并与试桩结果及工程桩回弹监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在分析基坑回弹对深基坑中桩基的影响时桩土摩擦界面参数的确定方法;提出了在软土地区的深基坑中桩设计时考虑基坑回弹影响的设计原则、方法与相关建议;探讨了基坑回弹对桩抗拔承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桩+喷锚支护在某新建站房土岩结合深基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土岩结合深基坑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周边环境复杂、下部岩体为中硬质岩或硬质岩的土岩深基坑,建议采用上部桩(撑或锚)+下部喷锚支护的支护方法,并提出采用三阶段计算法进行设计计算。针对某新建站房土岩结合深基坑,采用三阶段计算法进行桩+喷锚支护设计,并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桩+喷锚支护能够较好地控制基坑变形,能够保证基坑的整体稳定,从而验证了桩+喷锚支护适用于土岩结合深基坑支护,按三阶段法进行设计计算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3.
在地下管线错综复杂且毗邻高层建筑物的软土层超宽半盖挖顺作法地铁深基坑施工中,为确保深基坑围护结构和支撑体系的安全,必须要有科学、合理、完善的土方开挖施工技术方案。介绍无锡地铁2号线友谊路站半盖挖顺作法超宽基坑施工技术。工程实践证明,预留梯形挡埂作为土方运输便道和深基坑围护结构临时支撑体系,对这类软土层超宽深基坑进行放坡开挖是可行的,可为今后更多较为复杂的地下车站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北京鲁谷深基坑支护工程为背景,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现场监测、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着重探讨钢管桩与土钉墙组合支护技术在深基坑工程分步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和土体的受力和变形特性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石家庄地区的地质水文情况,对于排桩内支撑基坑支护体系,于基坑中部增加一道格构柱作为钢支撑支点的设计方案,相比无格构柱的钢支撑设计方案,可以起到减少深基坑钢支撑道数、避免出现倒换支撑、节约投资、便于施工等作用。为详细说明排桩钢支撑支护体系增加格构柱支点设计方案的优势,通过结合石家庄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小灰楼站的设计方案,采用深基坑设计软件FRWS7.1进行支护体系验算和技术、经济比对分析,从而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6.
搅拌桩联合塑料排水板地基加固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获得组合措施处理深厚层软土的作用机理、沉降、桩一土荷载分担等特性,为确定设计计算方法提供依据.研究结论:在搅拌桩复合地基中加入较长的塑料排水板后:(1)可以起到加快深厚软土层排水固结的作用,从而加快地基土沉降完成速度,减小工后沉降;(2)加快侧向位移的发展,且其发展与排水条件密切相关;(3)地基土强度提高较快,桩土应力比明显小于搅拌桩复合地基,表明其地基更有利于地基土承载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道路、建筑向地下空间发展,其中软土地段深基坑开挖又是困扰施工的关键难题。结合汉口站下穿地道银墩路基坑的开挖,介绍了软土地段基坑降水技术,从降水设计、降水预测、降水运行动控制、对周边环境影响的预测及评价等方面入手,对类似软土深基坑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软土深基坑有支撑暴露变形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软土地区深基坑的变形控制和治理问题已成为目前岩土工程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大量工程实践证明,软土地区基坑有支撑暴露对变形的影响不容忽视。结合上海轨道交通7号线沪太路站基坑,对有支撑暴露时间及其发生的变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有支撑暴露变形与暴露时间、开挖深度、支撑轴力及加固情况等因素有关,随暴露时间的延长变形会逐步增加,需引起足够重视。提出尽量缩短有支撑暴露时间,减少有支撑暴露期间的施工扰动并及时按要求复加支撑轴力等控制有支撑暴露变形的施工措施。  相似文献   

19.
围护体系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基坑开挖方式对基坑围护结构及土体变形量的影响有很大差异。以某海相软土深基坑工程为依托,通过三维有限元模拟分析,对比分层开挖与阶梯式开挖所引起的围护结构侧向位移、排桩弯矩、基坑水平位移等参数。结果表明,阶梯式开挖能够有效控制其空间效应并减小基坑支护结构与土体的位移。  相似文献   

20.
通过收集文献资料、概念分析和基于典型工程的定量计算,认为在控制围护结构水平位移的措施中,首道混凝土支撑能够避免由于轴力损失和地层预降水产生的桩顶位移,且投资增加较少,性价比较高,建议在软土基坑中优先选用;基坑内侧土加固控制基坑变形的效果很好,能减少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42%甚至更多,但投资增加较多,建议坑底以下为软土或变形控制标准较高时采用;增加围护结构截面尺寸对变形控制贡献有限,且投资较高,不建议优先选用,仅当其他控制措施无法达到设计要求时再考虑采用;增加基坑竖向支撑道数能够减少20%左右的围护结构水平位移,且投资增加幅度有限,建议变形要求较高时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