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元催化器堵塞的原因 ①燃油.含硫量高的燃油燃烧后容易形成化学吸附络合物,造成三元催化器堵塞;含铅、锰抗爆剂、油质差、胶质多的汽油,容易形成金属沉积物,使三元催化器烧结堵塞;乙醇汽油对进气系统、燃烧系统的胶质、积炭有冲洗作用,冲洗下来的胶质、积炭很容易堵塞三元催化器.②机油.长期使用含硫、磷抗氧化剂的机油,容易产生硫磷化学络合物,使三元催化器烧结堵塞.  相似文献   

2.
中石 《驾驶园》2003,(10):41
汽油引擎车辆经长时间行驶,会由于气候、环境变化、油料、引擎设计及驾驶习惯影响,在引擎化油器、喷射头及进气阀等进气系统产生积碳物质,根据国外报道,新车约行驶14000公里后,这些积碳物质会降低车辆性能及增加排气污染物.配备油料喷射系统之喷油器靠近进气阀,其工作温度甚高,易造成油料之局部高温氧化,致使喷油器积碳.  相似文献   

3.
一、积炭的原因发动机活塞向下移动时,将汽油与空气的混合汽吸入汽缸内,然后向上移动的活塞将这些油气压缩成高度可燃气体,最后火花塞点火将其引爆,活塞被这个强大的爆炸力推动,发动机因而产生动力。动力的源头混合汽必须经过进气门进入燃烧室,少部分的汽油会附着于进气门上,遇上发动机的高温,汽油中燃烧不完全的碳氢化合物、石蜡和胶质便会被烧成胶碳物,如果喷油嘴有积污,喷出的汽油雾化状态不佳,汽油与空气混合不均匀,会增加凝聚于进气门的汽油的量。更糟糕的是,胶碳有吸纳汽油的特性,所以这层积炭会吸收汽油,被吸收的汽油再被烧成胶炭,形成更厚的积炭,更厚的积炭再吸收更多的汽油,如此恶性循环,导致进气门因积炭过多而无法紧闭,直到发动机无法运作为止。  相似文献   

4.
车用汽油总体是由碳氢化合物(HC)组成的,衡量汽油的主要性能指标有抗爆性、蒸发性、热值和氧化稳定性、清洁性与胶质成分。提高汽油的抗爆性(辛烷值)主要依靠各种烃类化合物化学组分的调和配比来保证的。然而,汽油中的芳烃和稀烃,虽然能提高汽油的辛烷值,但会在燃烧后产生沉积物胶质和积炭,涂覆在进气道、燃烧室表面和喷油器头上,造成表面炽热点火,并破坏喷油器的雾化质量和喷油流量,  相似文献   

5.
《汽车维护与修理》2005,(11):I0001-I0001
由于燃油油质差,润滑油使用含硫磷抗氧剂,城市道路拥堵诸多因素,汽车行驶一段时间发动机进气系统、燃烧系统必然会产生胶质积碳,排气系统氧传感器、三元催化器必然会附着化学络合物,造成车辆油耗增加、动力下降、尾气超标。  相似文献   

6.
由于受到燃油品质差、润滑油使用中含硫磷抗氧剂、城市道路拥堵等各因素的影响。汽车在行驶了一段时间后,发动机的进气系统、燃烧系统必然会产生胶质积炭。排气系统的氧传感器、三元催化器内必然会附着堵塞化学络合物。从而造成汽车油耗增加、动力下降、尾气超标等问题。因此,汽车行驶一定里程后。发动机一定要进行清洗养护。  相似文献   

7.
正积炭的形成及针对性产品积炭是汽油燃烧后留下来的成分,高温后形成的焦质吸附在进气门和进气道内,费油费钱,还会引发车辆启动困难、抖动、动力不足等问题。WEPP 2036燃油喷射系统保护剂是一款适用于现代稀薄燃烧发动机、高功率发动机和直喷发动机的强效清洁剂,满足欧5和欧6排放标准。使用此款产品后,作为载体介质的燃油会由新的清洁成分激活,并作用在喷射和燃烧部分,即便在较老的车型上也具备出色的清洁功效。  相似文献   

8.
一、积炭的定义和形成原理积炭是燃油或润滑油经过复杂的化学作用而形成的产物。积炭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积炭是指进入燃烧室的燃油或润滑油不可能完全燃烧,未燃烧部分在高温和氧的作用下形成羟基酸和树脂状的胶质,粘附在零件表面上,再经过高温作用进一步聚成沥青质、树脂状胶质。最典型的积炭就是活塞顶部那样的,板结在金属表面致密的黑色积炭,而广义  相似文献   

9.
一、燃油系统中积炭形成的原因 日常行驶和保养中的一些不正确操作都会造成积炭的快速形成。归纳起来主要有:发动机经常处于短时运行状态长期在低温.低速状态下行驶;长期在高温,高速,超负荷状态下工作发动机进气门油封不良;经常在灰尘较多的场所中运行汽油标号低,发动机爆震.汽油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和胶质。  相似文献   

10.
《驾驶园》2015,(2):84
<正>有时候车子出现了怠速异常的现象、转速忽高忽低,去到保养厂的时候听技师说:你的车子漏真空了或真空管破了之类的话,到底真空是指什么?我先来说明一下"真空"是从何而来,而引擎各部会用得到真空的组件又有哪些。往复式引擎在进气行程、活塞下行时,会吸入混合气,而如果是怠速运转的状况下,节气门是处于完全关闭的状态,所以从节气门那端到进气歧管这一段,会在那个时候产生一个相当大的真空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