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跨线桥在500 kVA高压线下,且紧邻哈大铁路客运专线,跨越沈大高速,介绍了在不中断交通的情况下,利用金刚石绳锯切割拆除既有跨线桥的施工技术。采取有效的交通疏解方案,针对桥梁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拆除设备、参数、吊装和运输方案,达到安全、快速、环保、整体分离、无损切割、整体回收利用的目的。该技术可为以后复杂环境条件下拆除钢筋混凝土结构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结合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盾构区间隧道的设计,针对盾构隧道下穿沿线大量房屋,深入研究不同房屋建筑的沉降控制标准、盾构同步注浆和二次注浆参数、盾构掘进参数、监控方案等,提出了明确的保护实施方案;对线路绕避桥梁、桥梁拆除和盾构机直接切割桥桩方案做了技术比选,重点介绍盾构机切割桥桩的实施要求如盾构机刀盘改造、桥梁截桩保护、掘进施工和盾构隧道加强措施等;对盾构隧道下穿铁路站场,根据城际高速铁路和普速铁路不同的沉降控制标准,研究制定了不同的加固方案,结合铁路站场改造协调制定了具体的加固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3.
旧桥拆除工作是一项具有更多未知因素和更加危险的工作,然而目前桥梁拆除方法还不够系统,不够完善。本文以重庆轨道交通6号线二期将要下穿的市政茶园黑沟桥的拆除施工为背景,针对该桥拆除的安全要求以及不阻断人行通道、减少管线迁改等实际情况,提出桥面、箱梁采用特殊切割工具切割吊运,盖梁、桥墩柱采用静态爆破,并利用监测手段进行现场预警监控的拆除施工技术,并在该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4.
以秦皇岛北环铁路立交桥拆除为例,介绍了铁路营业线混凝土上跨桥拆除工程的施工步骤、施工方法和确保铁路运输安全和施工安全的相关措施。具体说明了工程现场准备、人力和材料机械准备;阐述了既有桥各种结构和构造部件的拆除方法和注意事项。其中重点介绍了既有梁体(墩台)的切割点布置、切割孔深度、钻孔和切割顺序、切割后梁体(墩台)吊装和梁体支撑加固体系;介绍了吊装机械的布置位置、吊装方法和确保稳定的计算依据以及所采取的相应的工程施工运输管理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5.
主要介绍了金刚石绳锯切割技术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拆除中的应用,同时分析比较了此种拆除方法与传统方法拆除混凝土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某高铁路基上拱病害为研究对象,在病害调研及成因分析的基础上,将桥梁、地铁等工程中常用的绳锯切割技术首次引入到高铁路基上拱整治施工中。绳锯静力切割具有切割件大小可随意控制、施工速度快、切割切口平直光滑、吊运方便、对保留部分无振动、无破坏、操作安全、对环境污染小等特点,有效地解决了高铁路基既有线病害整治施工中工期紧张、空间狭小等技术难题,既提高了施工效率,也确保了施工安全,整治效果良好,可为类似病害整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城市建筑密集区,由于受周边环境的影响,基坑支护只能采用内支撑体系,该支撑体系须在不影响工期的基础上以最短时间完成拆除工作,这就对拆除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常用的混凝土支撑拆除方法有火药爆破拆除、机械拆除、人工拆除等,本文结合宁波轨道交通4号线火车站站项目,介绍静力链条锯切割加局部风镐人工破除技术。  相似文献   

8.
以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三号线大墩站-东平站区间下穿广佛城际铁路东平新城站为背景,研究区间隧道上方车站中板已完成施工、围护结构支撑已拆除、车站尚未封顶板时的盾构隧道下穿方案,采用Midas GTS NX建立盾构下穿广佛城际铁路东平新城站的三维计算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支撑拆除和右线盾构隧道下穿,地下连续墙最大水平位移,竖向位移,总位移值分别为27. 83 mm、1. 367 mm、27. 94 mm,均小于30 mm,对连续墙变形影响很小,隧道下穿过程中连续墙最大弯矩值为1 405. 4 kN·m,最大剪力值为467. 9 kN,配筋满足要求。盾构下穿过程中现场监测数据表明,连续墙实际最大水平位移,竖向位移,总位移值分别为25. 74 mm、1. 421 mm、26. 83 mm,确保了佛山城市轨道交通三号线下穿盾构的顺利通过。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随着高速铁路发展,路网密度增加,铁路选线不可避免会下穿高速公路、地方道路或厂房、民房等不可拆除的地表构筑物。当岩溶发育地区铁路采用隧道形式下穿通过既有构筑物时,可能会揭穿隧道范围内的溶腔或岩溶管道,造成充填物流失或松动,给地表构筑物带来潜在性危害,进而可能影响生产、生活安全。本文结合成贵铁路大方隧道建设情况,就岩溶地区隧道浅埋段下穿既有构筑物隧道施工方法进行研究,提出能够用于未来类似工程的相关理论依据,以有效降低施工过程中对既有构筑物结构安全的影响,确保既有构筑物的使用功能及结构安全。研究结论:(1)应采取措施避免隧道影响范围的溶腔或岩溶管道内充填物流失或松动;(2)需考虑隧道开挖振动及洞内变形对地表构筑物的影响,采用合理的施工开挖方法;(3)加强与构筑物产权单位的协调沟通,确定构筑物防护要求,采取措施确保隧道施工安全和构筑物安全;(4)本研究结论对岩溶地区类似工程条件下隧道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采用FLAC3D有限差分法,结合宁安城际铁路马鞍山东站预留市政通道加固工程,进行双线盾构隧道下穿城际铁路引起地表位移及其控制措施。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桩-板结构预加固措施,盾构隧道下穿施工产生地表位移得到有效控制并均在城际铁路安全限值范围以内,确保盾构隧道安全下穿铁路和列车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南沙河铁路框构下穿既有石太铁路的施工方法及安全措施介绍,阐述了既有线铁路框构顶进施工过程的施工工序、主要施工方法和关键卡控环节。需要做好施工前的准备、防护桩开挖、线路加固、框构顶进、加固体系的拆除、阶梯提速,线路恢复等方面的工作。在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有计划、有组织的完成施工任务,同时确保在线路设备运行安全通畅。  相似文献   

12.
地铁建设过程中遇到下穿既有铁路的情况时,如何选择适当的措施保证地铁下穿施工过程中不影响铁路正常运营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结合盾构区间下穿既有铁路的工程实例,对盾构下穿既有铁路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从结构受力分析、变形计算等方面着手,研究盾构隧道下穿时对既有铁路的安全技术措施,以期对于类似的工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简要阐述2座铁路跨线桥的拆除方法。即先用小爆破方法清除桥面铺装层,用预裂切割爆破方法切割板梁,再用25t吊车拆卸。桥墩、盖梁及桥台用控制爆破方法拆除。  相似文献   

14.
因建设成绵乐铁路客运专线需要拆除跨宝成铁路的中贯公路立交桥,宝成铁路为电气化营运线路,高压承力索与待拆除的公路桥梁梁底最小距离仅0.4 m,拆除施工对铁路正常运营存在极大安全风险。根据该桥结构及地理位置特点,拆除施工遵循"先防护后施工、先上部后下部、先中间后两端"的原则进行,运用架桥机将切割后的梁体分片吊除。该方法具有结构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施工周期短,同时又使施工对既有线运营的干扰降到了最低,具有明显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某新建城际铁路与既有铁路交叉,采取盾构法新建隧道下穿通过,为确保盾构下穿过程中铁路行车的绝对安全,根据下穿处铁路工程地质情况,下穿前对铁路路基和桥涵底部采取注浆加固进行处理;为减少盾构推进过程中对土体扰动,合理选择盾构机类型及推进施工参数;科学制订监测方案,加强注浆加固和盾构推进过程中路桥和线路的监测,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确保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6.
苏州地铁塔园路站西端头井及扩大段的基坑支撑体系,采用了三道混凝土支撑,针对主体结构浇筑时第二、三道支撑的拆除,通过方案比选,制定绳锯无损切割拆除的施工方案,在实施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应对措施,顺利完成了拆除施工,效果较好,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郑西铁路客运专线高桥隧道下穿南同蒲铁路段为砂质黄土(Q3),埋深仅12.89m。通过对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进行比选探讨,论述下穿段的安全快速施工技术、洞内外拱顶和地表沉降变形观测规律、安全预案及管理,并对下穿段的设计与施工提出一些探讨性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地铁隧道下穿既有铁路施工时,线路基础变形会引起轨道几何尺寸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运营安全。首先,基于地铁隧道下穿既有有砟轨道线路路基的工程实际,建立有限元模型对地铁隧道下穿既有铁路变形规律进行分析。然后,以既有线路的轨道高低容许偏差管理值为依据,制定不同速度等级、不同埋深条件下铁路基础变形的控制标准和下穿施工时的沉降速率控制标准,为类似工程沉降控制标准的制定和施工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当大断面高铁隧道长距离下穿既有运营铁路及岩溶发育复杂地层时,采用大型机械化作业容易导致隧道塌方(塌陷),影响既有线运营安全。文章以渝昆高铁引入昆明枢纽工程站前二标长水机场隧道下穿沪昆铁路施工为研究对象,针对大断面复杂地层高铁隧道下穿既有线铁路悬臂掘进机开挖工艺,对悬臂掘进机选型、开挖工法、工效分析等方面进行研究,根据研究结果采取科学的施工方法及有效措施,最终安全快速地完成下穿既有线路施工,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下穿铁路框架桥管幕法超前支护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跨度、长距离下穿铁路框架桥施工,介绍了在确保铁路正常运营和行车安全前提下,通过采用管幕法顶进下穿铁路框架桥的施工技术,缩短了施工时间,保证了施工质量,减小了施工对地面及周围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