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成立二十年了。在这二十年里,我国汽车工业从小到大,不断地发展。学会也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而建立和健全起来,学会的成长又促进了汽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壮大。在我们庆祝学会二十周年纪念,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展望未来的时候,正值汽车工业处于调整改革阶段,调整改革好了,还将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纪念一汽建厂三十周年和汽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之际,请允许我代表中汽公司的全体职工和公司党组,向过去二十年在学会工作中做出成绩,在汽车工业中做出贡献的专家学者们,向到会的全体代表,致以亲切的慰问和谢意。今天,全行业同志都在回顾世界和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历程,展望我国汽车工业的未来,研究如何实现振兴我国汽车工业的历史任  相似文献   

3.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汽车学会成立廿周年了。二十年来,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在全国科协、国家科委、机械工业部和机械工程学会的领导下,在汽车行业各单位的负责同志和全体科技人员的支持赞助下,经过全体会员的努力,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学会也茁壮成长起来,从幼年时代进入了青壮年时期。在这欢庆二十周年之际,回顾二十年的历程,我作为第一届学会的理事长是感到非常兴奋的。展望未来,汽车工业前途似锦。根据我记忆所及,愿意就学会的筹备经过和二十年的岁月作一些简单的回顾以留之后人。同时,也对学会今后的工作提一些希望和建议,请下届理事会予以研究考虑。  相似文献   

4.
“车如流水正春风”,这是一千年前的一句有名词句,在此借用来庆祝我国汽车工业创建三十周年和汽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古词句“车如流水”当然是指马车,倘用来形容汽车将更为贴切。但是,我国的汽车工业仅仅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茁壮成长的。中国有句古话,叫“三十而立”,而我国的汽车工业,经过三十年的时间,也已经能够独立自主地沿着“正春风”的现代化道路迈步前进了。三十年的时间虽不很长,然而,在我从事有关汽车技术工作约五十年的历程中,对于这三十年是非常珍视的,也是感受  相似文献   

5.
在庆祝我国汽车工业创建卅周年和汽车学会成立廿周年之际,回顾我国汽车高等教育所经历的道路,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并展望今后工作的新局面,是很有意义的。一、卅年来我国汽车高等教育的发展概况解放前,我国没有自己的汽车工业,所以,汽车高等教育事业也无从谈起。建国初期,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高等教育事业也得到了恢复、调整和发展。一九五二年,为了迎接经济建设的高潮和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高等教育进行了改革和院系调  相似文献   

6.
今年7月是第一汽车制造厂建厂三十周年,即中国汽车工业创建三十周年,又是汽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一些同志撰写了纪念文章,由《汽车工程》和《汽车技术》两刊编辑部联合在这里发表,以志纪念。这些同志回顾了汽车工业的发展情况,总结了以往的经验、教训,展望了汽车工业的发展前景。1953年,正当我国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毛主席亲自批准建设“第一汽车制造厂”,并亲笔题词:“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于7月15日动工兴建,自此开始谱写中国汽车工业建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高潮中,在这个振兴中华和煦春风吹遍祖国大地时,我们迎来了汽车学会诞生二十周年。在这二十个不平凡的岁月里,汽车学会也和汽车工业一  相似文献   

8.
为推动黑龙江省汽车工业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促进全省汽车工业生产水平的提高,黑龙江省汽车工程学会最近经省科委批准正式成立. 这个学会是我国第一个由二级学会晋升为省一级的汽车工程学会.它下设汽车发动机、  相似文献   

9.
一九八一年十一月十五日至十九日在美国夏威夷洲的火诺鲁鲁市召开太平洋国际汽车工程会议。我国机械工程学会汽车学会派孟少农、吴正若、张羡曾、陈文、朱民刚五人为代表去参加。代表团于十一月十二日出国,经日本东京转机到火诺鲁鲁,二十日会议完毕,飞回东京,受日本汽车工程学会接待,与澳大利亚汽车学会代表团一起参观了日本一些汽车厂和汽车工业研究所。十一月二十八日完毕归国。 会议情况摘录于下(所列举的材料都来自会议文件)。  相似文献   

10.
我国已于1994年7月3日正式颁布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该政策是指导我国国民经济特别是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通过实施《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将为我国汽车工业在本世纪末打下坚实的基础,力争到2010年使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汽车工业有较大的发展,并带动其它相关产业迅速发展。当然,这要求与汽车制造业紧密相关的汽车维修业也必须迅速地发展,无疑使汽车维修业获得了强有力的生机。但是,由于现代汽车在结构上所产生的“革命性”的变革,也使现代汽车维修业的发展面临困境。1现代汽车维修业的困境自从1886年第一辆汽车…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在1956年制造第一辆解放牌载货车前,汽车零部件工业主要为国内进口汽车提供维修用配件。1952年在筹建第一汽车厂时,全国布点86家汽年零部件配套企业。这是我国第一次有计划、大规模地投资建设汽车零部件企业。其中相当部分企业现在仍是整车配套的骨干企业。 改革开放后,我国汽车工业大量以合资、合作、技术引进等方式对外开放。在“八五”规划中,汽车工业重点是轿车项目的引进和国产化,这为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已将  相似文献   

12.
燃料好比汽车的粮食,车用燃料的质量与供给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先决条件,汽车工业的发展同样促进了车用燃料的升极换代,在我国汽车工业成长的几十年中,车用燃料一直严重制约了汽车车工业的发展。本文描述了我国车用燃料发展轨迹、分析了石油工业与汽车工业的差距,预测两者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可能存在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会议日期会议名竺…会议,点…主”,位州堰堰春州江京明广十十长常某北昆汽车发动机学术会议汽车材料学术会议汽车测试仪表与设备学术会议汽车制动学术会议汽车车身学术会议汽车传动学术会议汽车轮胎学术会议汽车油料学术会议、(与公路学会油会议合并召开)第三届汽车学会年会汽车学会发动机专业组,广州汽车工业公司汽车学会材料专业组,二汽汽车学会测试专业组,二汽汽车学会制动专业组,长春汽车研究所汽车学会车身专业组,常州客车厂汽车学会传动专业组,茶江齿轮厂橡胶科学研究设计院,汽车学会公路学会重庆汽车学会,四川重型汽车公司1980年汽车…  相似文献   

14.
李永钧 《汽车情报》2004,(29):11-13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51年,虽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汽车零部件工业仍是个软肋。探其原因是,我们在一再强调整车制造重要性的同时,却忽视了汽车零部件工业是汽车工业的基础以致造成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一直上不去。因此,我们今天应该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汽车零部件工业国产化的重要性。在这方面,上汽集团发展汽车零部件工业的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5.
学会各技术分会、委员会,各地方分会,汽车与交通系统有关部门与单位: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为适应我国汽车工业振兴与发展的要求,每一至二年间,学会及各技术分会、委员会以年会与专题研讨会宣读或发表论文的方式进行学术交流,已收到较好的效果。会后有关期刊杂志争相发表以扩散到更大的范围,对提高我国汽车工业的科技水平将会起较  相似文献   

16.
一、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我从事汽车工业工作已50多年,从新中国汽车工业创建开始,我就参加了汽车工业的建设,亲历了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一些重要历程.我感到,我国汽车工业发展50年,走过了不平凡的道路,直到今天才见到光明.回顾这50年的发展历史,我认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有几个重要的阶段.  相似文献   

17.
八十年代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年代。改革开放使我国30年一贯制的落后的汽车工业,有了新的面貌。引进各种车型的国产化促进了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是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走向更高层次的新起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引进车型的国产化结束了我国只生产载货汽车零部件的局面,开始接触层次更高的轿车零部件产品的开发和生产  相似文献   

18.
《世界汽车》2003,(8):5
2003年7月15日,是我国汽车工业创业50周年的日子。1953年7月15日,第汽车制造厂在长春举行了奠基典礼。1956年7月14日,首批解放牌汽车正式组装下线。短短50年,我国的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  相似文献   

19.
中国汽车工业应由生产大国走向强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汽车工业已有近 5 0年的历史 ,正在快速地发展成为世界的汽车生产大国。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近十年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 1994年出台和实施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对汽车工业的健康发展和准备进入WTO起了重要作用。 2 0 0 2年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汽车产量突破了 30 0万辆大关 ,轿车产量突破了 10 0万辆。重要的是 ,中国汽车工业不仅发生了巨大的数量变化 ,而且在质量上出现了有意义的发展和提升。一、中国汽车工业在组织结构、产品结构、市场结构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变化 ,对入世的挑战充满信…  相似文献   

20.
2012年是中国汽车工业奠基人饶斌同志百年诞辰。 饶斌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汽车工业杰出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他直接领导建成了第一、第二汽车制造厂等大型汽车工业基地。在主持中国汽车工业公司工作期间,他提出了汽车工业调整改组和发展规划,组织引进先进技术,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饶斌同志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不辞辛劳,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