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介绍了智能传感器与现代汽车电子技术。  相似文献   

3.
交流电力功率智能传感器粗信号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交流电力功率性能指标的测试精度和实时性,基于相关性分析和最小二乘误差理论,研究了交流电力智能传感器的粗信号处理方法.采用最小二乘特征参数法,对交流电压和电流值的初始采样点进行估算,获得了电力功率参数.在此基础上,将最小二乘特征参数法与相关分析法进行了比较,给出了基于相关分析法和最小二乘特征参数法进行功率测试的运算量公式,并分析了运算的复杂度.实验结果表明,当干扰幅值从信号幅值的3%放宽至12%时,基于最小二乘特征参数法的粗信号处理方法与现有方法相比,其计算工作量可减少49.4%,测试误差减少了2/3,同时降低了系统的信/噪比要求.  相似文献   

4.
介绍智能传感器系统是一门现代综合技术,是当今世界正在迅速发展的高新技术,至今还没有形成规范化的定义及智能传感器的技术要求及将来的发展趋势的各种预测。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一种以工控机为主体的组合涡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快速标定系统.该系统可自动实现通道选择、抑制零点漂移、进行测量误差修正,对多点位移进行快速准确测量,也可实现对各测量通道快速标定.同时分析了温度对传感器测量精度的影响和数字滤波对噪声信号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6.
智能制造物联网,即工业4.0、中国2025或无人工厂,都非常注重通过空中传送,智能、无缝地重新配置系统的生产能力。如今,无论单个机器还是整条工厂生产线、制造执行系统甚至资源规划系统中的连接都必须向通用化转变,从而真正能够实现每个子系统的利用效率最大化,也就是最优化的方案。数据是它们之间的通用语言。因分布式无线传感器因其能在CPS IoT和云数据平台之间实现无缝和可靠互连的数据平台,已广泛用于空间,人类,环境,自动化,军事,结构和建筑应用等领域的传感和监测。随着技术的进步,这种设备变得更小更便宜,使得它们更具吸引力。然而,操作可持续性仍然是这种电池供电设备的主要问题,需要定期更换新电池。  相似文献   

7.
设计了一种以工控机为主体的组合涡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快速标定系统。该系统可自动实现通道选择、抑制零点漂移、进行测量误差修正,对多点位移进行快速准确测量,也可实现对各测量通道快速标定.同时分析了温度对传感器测量精度的影响和数字滤波对噪声信号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8.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将智能车辆中多个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合成,并充分利用多感器数据间的冗余和互补特性,从而得出准确的环境信息用于地面车辆定位、车辆跟踪、车辆导航等。文章通过对现有的数据融合方法进行分类和归纳总结,对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的研究和数据融合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阐述,为智能车辆多传感数据融合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城市智能公交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结合智能交通系统特点及要求,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在城市公交车辆智能化管理中的典型应用,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将车载终端与调度监控中心相结合,能够对行驶的公交车辆进行实时监控、交通信息传送等功能,有助于交通系统的智能化。  相似文献   

10.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在国外刚刚开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英国伦敦大学BERBECK学院、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COMO实验室都在政府或民间的基金支持下开展WSN的专项研究。本文从介绍交通传感器技术入手,剖析WSN在车辆检测、车速测定、路基路况实时探测的应用技术、并对传感器的设计构造,网络的传输协议算法等有关WSN的国际先进技术信息进行披露。  相似文献   

11.
主要讨论了应力敏感压电无源阵列传感器在工程结构中对力学特性的传感响应,提出了将压电无源阵列传感器埋入砼中实现砼结构健康监测的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12.
围绕轨道车辆普遍采用的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系统,介绍了制动系统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控制原理,分析了制动系统的技术特性,总结和探讨了制动系统智能化的技术发展趋势,从制动系统的智能控制与智能维护两方面,对制动系统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研究结果表明:轨道车辆制动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机电气(液)”耦合的动态时变非线性控制系统,其服役过程与故障行为具有不确定性、模糊性和小样本性的特征;在制动系统控制技术方面,相较于理论制动力控制,速度黏着控制和减速度控制2种制动控制模式在处理外界干扰影响时控制效果均有所提升;针对制动系统控制中存在的外界干扰、性能衰退或潜隐故障等不确定因素,基于参数辨识和闭环反馈的自主智能控制是制动系统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核心目标是实现外界干扰的自适应、性能衰退的自保持以及潜隐故障的自调节;在制动系统维护技术方面,制动系统运用维护主要涉及状态监测、故障诊断,对于故障预测与状态评估的研究还很少;充分利用制动系统服役状态信息,加强多源因素耦合作用下的制动系统服役行为与演化规律研究是制动系统智能维护技术的发展趋势,应进一步开展制动系统的服役性能一致性分析评价、传感器布局优化和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交通运输量的持续增长,利用智能运输系统ITS来提高道路的利用率、道路变通的安全程度和道路使用的舒适性.已成为未来变通运输的发展方向。较详细地介绍了ITS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先进国家的发展情况、中国的发展概况度关于我国ITS的发展设想与建议等。  相似文献   

14.
从运动平台空间运动可能存在的720种运动顺序配置入手, 针对智能芯片与阵列光纤对接过程各运动单元产生的几何误差进行敏感性分析, 通过区分和归类各运动单元的敏感误差和不敏感误差, 将运动平台运动顺序配置数减少到90;考虑到运动平台各运动单元具有均匀分散、齐整可比的特性, 运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将敏感误差和不敏感误差确定为3个水平, 将6个运动单元确定为6个影响因素, 建立了对应的正交试验表, 得出了5条运动顺序配置的试验路径; 借助MATLAB仿真平台对5条运动顺序配置的试验路径进行了仿真试验, 获得了运动平台运动顺序最优配置; 在封装系统多自由度精密运动平台上进行了实测试验, 检验了仿真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 传感器智能芯片与阵列光纤对接的运动平台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最优的运动顺序为先沿横轴平动, 再绕横轴转动, 再绕纵轴转动, 最后沿纵轴平动; 该方法可优化光纤扫描雷达传感器智能芯片与阵列光纤对接的运动平台的空间运动顺序, 还可预测和规划其他多自由度运动平台的配准路径。  相似文献   

15.
光纤传感器与传统的电测传感器相比具有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适用范围广等特点,能够完成桥梁结构的应变、裂缝、振动等多种物理量的测量.不但能实现结构物中点的物理量测试,而且能够进行分布式网络测量.探讨了光纤传感器的主要特性和应用特点,提出了合理选择该类传感器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氧传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动机电控系统采用氧传感器实现闭环控制,能按发动机运行工况精确地控制空燃比,从而提高发动机的排放性能。介绍氧传感器的常见类型及其结构和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7.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是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最重要的传感器,用于发动机电子燃油喷射、电子点火、自动变速器、巡航系统等控制系统。介绍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类型、结构原理及其故障检修。  相似文献   

18.
基于先进传感器, 建立了火灾大小和类型智能识别的贝叶斯网络模型, 上层温度、下层温度、CO浓度、CO2浓度、O2浓度和遮光度等6个火灾特征参数为识别模型的输入变量, 火灾大小和类型为输出变量, 并推导了输入变量与输出变量之间的关系。分别在住舱、指挥室、机舱和机库等4种典型舱室模拟了床垫火、电缆火、油池火和喷射火等4种火源, 利用CFAST软件得到了2 880组模拟样本数据, 对模型参数进行了训练, 并根据全尺度火灾试验数据对训练后的识别模型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 在火灾传感器数据完整时, 对小火、中火和大火状态的平均识别正确率分别为88.0%、95.0%、85.7%, 对固体火和油料火的平均识别正确率分别为90.2%、81.5%;在火灾损害严重或武器打击致使单个传感器失效的情况下, 对火灾大小和类型的平均识别正确率分别为82.4%、82.7%, 比火灾传感器数据完整时分别降低8.1%、2.8%。可见, 识别模型具有良好的识别能力和鲁棒性, 可应用于舰船损管监控系统, 为指挥员选择最有效的灭火方法和战术提供实时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9.
智能运输系统(ITS)与城市交通 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加,能源日益短缺,交通拥挤程度日益加剧,“可持续性交通”的概念就这样产生了.“可持续性经济增长”已经成为了全球共同关注的词汇,论文中提到的“可持续性交通”也是其中的一个关键组成环节.在许多大中城市,机动车 的尾气排放已经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智能运输系统ITS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的产生正符合了改善环境、节约能源的要求对于我国发展可持续交通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