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随着我国重载铁路干线列车的轴重以及载运量的增加,给铁路桥梁带来越来越多的不利影响,如横向振幅过大、冲击振动加剧等,严重影响了铁路桥梁的安全运营性能。以朔黄铁路上行线64m下承式钢桁梁为研究对象,通过运营性能试验,研究钢桁梁在不同荷载类型和不同行车速度作用下的安全运营性能,得到:在运营列车荷载作用下,该钢桁梁横向振幅、跨中横向加速度、跨中动挠度和跨中受力杆件动应变均随着列车荷载的增大呈增大趋势;列车速度υ=66km/h左右时,钢桁梁动力响应达到最大值。相关结论为重载铁路钢桁梁的维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3.
随着重载运输的不断发展,铁路钢桥病害日益凸显。以朔黄铁路64 m下承式钢桁梁为对象,对其出现的典型支座病害的成因、处理方法和病害对桥梁运营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由于4个支座之间存在高低不平,且支座表面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平整,支座部位构件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初始应力,在重载列车的反复作用下,导致支座联接构件出现疲劳断裂破坏,进而引起桥跨结构跨中横向加速度、竖向振幅的急剧增大和主桁杆件受力的显著变化,危及行车安全。通过更换结构部件和改变支座高程的方法能够消除支座病害影响,整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重载条件下路面的力学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二维有限元方法,结合具体实例分析了沥青路面在重载作用下的弯沉和结构应力,印证了路面结构在重载下的破坏模式,对沥青路面的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国外铁路重载运输的发展情况和取得的巨大经济效益,以及国外重载运输采用的新技术和新装备,探讨了影响重载运输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国外重载运输发展过程中解决制约因素的主要方法和途径,对促进我国铁路重载运输相关技术的发展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详细介绍了胶济线K247+257上承式钢桁梁的振动试验成果,并从该桥自振特性,竖、横向振动振幅,轮轨水平力主部轨安全度等诸方面对测试成果进行分析,阐述了列车通过该桥的安全性,并对客、货车通过该桥的最高限速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日.2011铁路重载运输技术装备发展研讨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成功召开本届会议由中国铁通掌会币叛委员会、山西省铁道学会、北衷铁通学会联合主办.上海鸿与智实业有限公司承办出席本届会议的领导和嘉宾有:中国铁道学会秘书长吕长清、中国铁道学会重载委员会秘书长乔延洪、上海市铁道学会秘书长兰涛、山西省铁道学会秘书长马锦生、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钱立新等人.大会围绕“新形势下铁路重载运输相关技术”的主题展开广泛、深入的研讨,为我国铁路重载运输的发展乃至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出科学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重载运输的持续发展,列车编组增加,车辆轴重增大,运营密度增大,现役重载桥梁出现横向振动过大危及行车安全的现象,研究表明桥墩墩顶横向振幅直接影响桥跨结构的横向振幅,因此研究桥墩的横向振动的影响因素对控制桥跨横向振动十分必要。以朔黄铁路中比重较大的矩形板式墩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有限元模拟分析结合现场实测的方法,研究了列车行驶速度、桥墩高度及轴重对墩顶横向振幅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速度的增大,墩顶横向振幅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桥墩横向自振频率越大,墩顶横向振幅最大值所对应的速度越大;随着墩身高度增加、列车轴重增大,墩顶横向振幅均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9.
通过重载运输的三个指标阐述了重载运输的含义及实现途径,介绍了国外重载运输取得的经济效益,总结了我国铁路运输的现状及全面开展重载运输的有利条件,对我国全面开展重载运输的技术经济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适时实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根据我国铁路运输现状,对新建重载铁路运输专线开行单元列车的列车重量、行车密度及合理运量范围等问题进行了多方案的比较与技术经济分析,提出了一些具有价值的结论意见。  相似文献   

11.
铁路预应力钢桁梁设计理论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钢结构中采用预加应力的方法,可以 提高承载力、减轻自重、节约钢材、降低造价。文中介绍了预应力钢桁梁主桁设计的方法与步骤,编制一套相应的设计计算程序来实现这一过程,并用该程序对采用单根直线预应力筋和双根直线预应力筋的预应力钢桁梁桥主桁杵件进行了计算与分析。  相似文献   

12.
重载铁路运输的快速发展提高了铁路的运输能力和经济效益,但列车轴重提高和编组增加给既有铁路桥梁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采用现有标准设计的桥梁结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列车运营要求,但也暴露出小跨度桥梁承载能力不足、桥梁横向振动偏大等危及列车安全的问题.以重载运输条件下小跨径混凝土简支梁桥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计算分析,结合桥梁运营性能试验,对桥梁的受力特点和运营性能进行系统地研究.  相似文献   

13.
14.
为评定公路与轻轨两用钢桁拱桥轨道横梁与主桁半刚性连接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疲劳损伤累积,对该构造细节在桥梁设计寿命期内车辆荷载产生的疲劳荷载谱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针对我国公路桥梁设计规范暂无疲劳荷载规定的情况,参照美国AASHTO规范,建立了反映桥梁设计寿命期内真实运营状况的疲劳荷载模型,并通过全桥三维有限元分析计算了该构造细节的荷载历程.根据疲劳损伤累积理论,确定了钢桁拱轨道横梁与主桁半刚性连接的疲劳试验荷载.  相似文献   

15.
随着钢结构防腐蚀技术的提高、焊接栓接工艺的改进,下承式简支钢桁梁桥因主梁建筑高度低、施工速度快、结构自重轻等优点,越来越多地在公路领域得到应用。为大力推广该桥型,文章从材料、构造、防撞及防火和施工工艺等方面重点介绍下承式简支钢桁梁桥的设计与施工要点,总结得出在主跨70~120m的桥梁结构形式,下承式简支钢桁梁为一种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6.
对于地形复杂的大型钢桁架管廊桥,由于周边条件的限制,不能像常规桥梁一样搭设满堂支架或采用大型吊车辅助施工,目前广泛采用顶推法进行施工[1],为确保顶推过程中钢桁架、桥墩的安全,顶推全过程须进行监控。对依托工程钢桁架管廊桥的特点、顶推滑道、导梁的布置及施工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对施工过程控制要点进行了总结,同时借助有限元分析手段,分别建立了全桥及施工阶段分析模型,对施工全过程中滑道和导梁的变形规律以及墩顶的最不利水平位移进行了控制分析,研究成果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7.
首先针对基于动力特性和人工神经网络的桥梁结构损伤诊断研究情况作了简要介绍,主要工作是将动力特性参数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数据,以改进的频率和振型动力特性组合指标参数对钢桁架简支桥梁结构进行了损伤识别,识别结果表明对钢桁架简支桥梁的损伤位置识别误差较小,对损伤程度的识别效果稍差,识别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8.
针对向家坝重大件码头拟采用的三种不同卸船方式拟定平台车三个荷载工况,分别建立其有限元模型.应力和变形数值计算的结果显示工况三为最不利荷载工况.通过是否设置加劲板的应力、变形对比分析,表明加劲板对于提高结构整体刚度、减小受力和控制变形起到极为有效的作用.提出加劲板间隔布置的优化方案,建立优化模型并进行计算分析,其应力和变形均在规范允许值范围内,满足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要求,验证了优化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非线性有限元软件MARC,对重载货车中大量使用的BOM连接器力学行为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讨论了建模中的关键技术,创建了基于接触的弹塑性模型,数值仿真结果深刻地揭示了BOM连接器塑性成型规律,不仅为确定BOM连接器压力影响范围提供了数值依据,亦为重载货车中科学地采用BOM连接器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