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汽车结构的被动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动安全性是指发生事故时,汽车保护乘员安全的能力。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碰撞事故各异,即很难找出完全一样的两起交通事故。但从对大量汽车事故的统计分析来看,汽车发生碰撞的类型基本分为三种:正面碰撞、侧面碰撞和追尾碰撞。据统计,正面碰撞  相似文献   

2.
燃料电池汽车在结构上有别于传统汽车,其碰撞安全性尤应关注.文中重点对燃料电池汽车结构特点进行研究,建立燃料电池汽车正面碰撞有限元模型,运用LS-DYNA仿真确定车辆安全性能设计方案.同时根据燃料电池汽车的特点阐述了对其碰撞试验方法的思考.通过实车正面碰撞试验,验证了车辆结构改进设计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材料和制造工艺等不确定因素,并为提高汽车碰撞安全性稳健性分析的效率,采用基于kriging代理模型的稳健性分析方法,研究材料不确定性对某款轿车前纵梁碰撞安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材料特性的不确定性对前纵梁峰值碰撞力影响较大;基于kriging模型的稳健性分析的精度和效率比采用有限元模型时要高.  相似文献   

4.
李景升  沈庆 《世界汽车》2005,(10):34-45
奇瑞作为我国的自主品牌,在汽车安全性方面,一直向着世界最高水平努力。本刊在2005年第8期中,详细介绍了包括100%重叠正面碰撞、侧面碰撞、尾部碰撞、40%偏置碰撞以及柱碰等8项目前我国乘用车所做的碰撞试验。在本刊记者深入国家轿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那段时间里,切身感受到奇  相似文献   

5.
王占强 《世界汽车》2014,(11):116-121
<正>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焦点问题。汽车实车碰撞试验不仅是消费者了解汽车安全性的一个最准确途径,也是汽车厂家提升汽车安全性的主要依据。那么,实车碰撞是怎么出现、具体有哪些形式、未来将是怎样的呢,本文就带读者了解汽车实车碰撞试验背后的故事。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守护神1886年,德国人卡尔·本茨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奔驰",开创了世界工业的起点,而与之相伴的是车祸的出现。1896年,在英国  相似文献   

6.
轿车碰撞安全性的评价及车身碰撞安全性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汽车的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各国各地区都加强了对安全法规的制定工作,尤其是碰撞安全性更是得到关注。目前,在美国、日本、欧洲及澳洲都有称为NCAP的组织机构,对不同车型进行汽车碰撞安全性评估。汽车碰撞安全性评估主要包括正面碰撞、侧面碰撞、儿童保护和行人保护4个方面。防正面碰撞的车身结构设计已经成熟,由刚性的乘员舱与前后的吸能区组成,并注意吸能后撞击力的分流;防侧面碰撞的车身结构设计也正趋完善,重点是放在加强车身刚性和冲击力分流2个方面;为满足保护行人法规要求,整车的造型和汽车前部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应用计算机模拟技术研究汽车碰撞安全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朱西产 《世界汽车》1997,(3):15-16,35
在安全汽车开发中,计算机模拟是经济、有效的分析方法。在汽车被动安全性研究中,计算机模拟广泛应用于交通事故再现分析,汽车、安全装置和道路设施碰撞响应的设计及其碰撞中人体生物力学响应分析等研究领域。本文介绍了汽车碰撞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基本方法,相应的计算机软件及其国内外应用的概况2。  相似文献   

8.
说到汽车安全碰撞,就不得不提"NCAP"(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me)体系,这个概念最早是美国于1979年采用的,随后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始建立了自己的碰撞标准,比如1997年创立的Euro NCAP;2006年开启"首撞"的C-NCAP;另外还有澳大利亚ANCAP、日本JNCAP、拉丁美洲LATIN NCAP等。和法规认证相比.  相似文献   

9.
王永光  方嘉 《上海汽车》2011,(11):55-57,62
针对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的侧面碰撞要求,对某自主品牌乘用车进行了50 km/h侧面碰撞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深入分析,基于LS-DYNA平台,依据C-NCAP侧面碰撞标准建立了该车型整车侧碰有限元模型,利用实车数据验证其有效性,然后利用该模型对车身侧围结构进行改进,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燃料电池客车供氢系统碰撞安全性问题,建立了供氢系统正面碰撞有限元仿真模型,分析了某燃料电池客车氢系统的强度与刚度特性,结果表明,仿真与碰撞试验结果良好一致;该燃料电池客车氢系统的碰撞安全性满足相关法规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刘磊  MOT 《汽车驾驶员》2005,(5):60-61
模拟假人在汽车碰撞试验工作中起到了突出的作用,为使汽车保持长久安全性,汽车制造商在车祸事故的研究中投入了大量资金。高科技假人在碰撞试验中的表现,使人们对车辆碰撞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行人保护--汽车安全性研究的新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巍 《城市车辆》2003,(2):21-23
行人碰撞保护是目前汽车安全性研究的最新领域。本文介绍了行人与车辆发生碰撞时主要的伤害模式和伤害数据,以及世界各国在这一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对行人碰撞保护的相应法规和研究方法作出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3.
《汽车与配件》2005,(1):9-10
丰田汽车日前宣布为了进一步提高车辆的碰撞安全性能,开发出了可应对更恶劣碰撞条件的车体,  相似文献   

14.
正本文通过对沃尔沃卡车碰撞试验室一次碰撞试验全面而详细的介绍,向读者展示了碰撞试验的整个过程,以此来表明沃尔沃对于车辆安全性的格外重视。众所周知,沃尔沃汽车一向以"安全"而著称,无论是乘用车还是商用车,车辆的安全性都是沃尔沃工程师在开发设计时所考虑的重要因素。因此,沃尔沃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  相似文献   

15.
一、被动安全性 当事故发生后,由车辆本身的结构保证乘员安全的性能,即“从事故开始发生时的安全性”被称为被动安全性,目前从改善车身结构和装备成员束缚装置来提高被动安全性。 1.保证安全的车身结构 汽车以很大的运动能量维持其运动,当碰撞时,其能量的大部分由于车身变形而被车身所吸收,因此与车身结构相关的安全对策应以“利用车身变形  相似文献   

16.
汽车碰撞安全性研究已成为汽车安全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文中主要基于汽车与行人碰撞和汽车之间碰撞两方面,从理论建模与计算、碰撞安全性的仿真实验,以及实际科研开发成果三方面来论述研究现状,并阐述了汽车碰撞安全性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汽车与行人碰撞安全性的实验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汽车与行人的碰撞安全性已经成为汽车碰撞安全性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其评价方法的完善对促进汽车与行人碰撞安全性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对汽车与行人碰撞安全性进行评价的两种实验方法,利用计算机仿真研究对EEVC WG17提出的部件实验方法进行了分析,并与由行人模型进行的碰撞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指出了部件实验方法存在的不足,并分别针对头部碰撞安全性评价和腿部碰撞安全性评价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以薄壁直梁碰撞的有限元模拟计算 ,分析了材料特性曲线、刚度系数 (惩罚系数 )和硬化参数对零部件耐撞性所起的作用 ,探讨了材料对车身结构碰撞安全性的模拟计算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安全气囊作为车身被动安全性的辅助配置,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当汽车与障碍物碰撞后,称为一次碰撞,乘员与车内构件发生碰撞,称为二次碰撞,气囊在一次碰撞后、二次碰撞前迅速打开一个充满气体的气垫,使乘员因惯性而移动时"扑在气垫上"从而缓和乘员受到的冲击并吸收碰撞能量,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我国汽车磁撞试验标准要求,汽车碰撞试验方法及进行汽车碰撞安全性能试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