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成分分析法在公路网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分析现有公路网综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公路网综合评价的新思路。主成分分析法以适当的主成分综合原始指标的信息,克服原始指标中存在的相关性等不良倾向;以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通过线性加权求和的方式得到公路网的综合评价值,有效避免了常用评价方法在权重确定中存在的主观因素的影响。并给出应用实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主成分分析法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杨明  阳亮 《中南公路工程》2006,31(6):55-57,89
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中,主成分分析方法是一种较为客观的综合评价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进行综合评价,不仅能综合反映各指标对路面评价值影响强弱的信息,而且可以确定各指标的较客观的权重,由此尽量地避免评价过程中主观因素的影响,为正确进行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决策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3.
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中,主成分分析方法是一种较为客观的综合评价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进行综合评价,不仅能综合反映各指标对路面评价值影响强弱的信息,而且可以确定各指标的较客观的权重,由此尽量地避免评价过程中主观因素的影响,为正确进行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决策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4.
在现有各种交通事故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造出了交通事故综合评价指标。该指标能够凸现交通事故的变化趋势和主要特征,与原始数据具有较高的弥合度。  相似文献   

5.
城郊公路交通事故频频发生,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亟需进行安全改善.事故多发段鉴别是进行交通安全改善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在分析了城郊公路事故特征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事故四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从而确定事故多发段.对上海市某城郊公路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市区与郊区过渡段是城郊公路安全问题最为严重的路段.  相似文献   

6.
赫圣杰  陆飞 《天津汽车》2013,(10):27-28,32
针对传统汽车操纵稳定性客观评价方法中评价指标间存在的相关影响和评价过程繁琐等问题.文章将多元统计分析理论中的主成分分析应用于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客观评价中,提出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评价.该方法以降维为核心思想,消除评价指标间的相关性;运用SPSS软件实现评价过程,简化了评价步骤;评价结果以综合得分形式给出,一目了然.新方法虽较好的解决了传统方法中存在的遗漏,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现阶段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作为传统评价方法的补充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7.
确定区域公路网代表交通量的主成分分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现有交通量预测方法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利用主成分分析形成区域代表交通量的方法,并在实际公路网规划工作中得到了应用,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9.
为对我国各地日趋严峻的道路交通安全现状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选择适用的安全评价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对主成分分析法进行了改进研究,充分考虑了主成分自身存在指标差异性被忽略、因子载荷存在负值等影响,通过采用均值法处理数据、选取较少主成分等途径有效改进了主成分法。构造了可以综合反映交通安全状况的6项相对指标为主体的道路交通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我国2009年东部省份的道路交通安全状况数据为例进行实例分析,采用传统主成分法和改进后的主成分法分别进行了道路交通安全综合评价,通过聚类分析法对改进前后评价结果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0.
道路交通安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影响因素多且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作为道路重要组成部分的平面交叉口路段,其交通事故的成因也是多方面的。文中从总体上概括了道路平面交叉口交通事故的起因;在此基础上,结合广州西二环高速公路出口处环岛交叉口工程实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交通事故主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1.
王彦虎  高潮  王宁 《交通科技》2013,(1):120-123
提出采用加权主成分分析的公路工程质量综合评价的思想.采用系统分析方法,通过目标分解建立包括各分部分项工程在内的公路工程质量评价综合体系,采用灰色关联度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建立基于加权主成分分析方法的综合评价模型.工程实例表明,该方法有效地利用样本数据对不同方案进行客观评价,显示出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主成分分析法在道路设计方案比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道路工程方案比选决策中,要综合很多评价指标。最终方案由评价者和有关专家确定,其中难免存在主观性和离散性。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综合性强、机理明确、计算方便、直观性好的数学方法,在较大程度上避免“依靠经验”,可为多目标、多属性的决策和措施提供科学根据。本文介绍主成分分析方法在公路方案比选中的应用,运用主成份分析原理和无量纲化方法提出综合评价指标,对公路建设方案进行排序解决问题,同时提供了算例。  相似文献   

13.
王琦 《东北公路》2003,26(2):132-133,72
在介绍主成份分析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针对现有公路网规划方案综合评价方法中存在较强主观局限性的弊病,提出了利用主成份分析法建立方案综合评价模型的方法,并结合辽宁省公路网规划实际进行了实例应用。  相似文献   

14.
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区域公路网代表交通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现有交通量预测方法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利用主成分分析形成区域代表交通量的方法,并在实际公路网规划工作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15.
凌坚  王元庆 《公路》1996,(12):22-24
本文在对现有交通量预测方法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利用主成分分析形成区域代表交通量的工在实际公路网规划工作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16.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科学分类是合理选择系统制式的基础,该文针对目前定性分类居多的现状,基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重庆、长沙等城市77条轨道交通线路的预测日均客流量、最高设计速度、线路规划长度、车站设置数量、平均车站间距、单节车厢载客量、车辆宽度7个方面的规划数据,将主成分提取的3个公因子解释为运输能力、最高速度、车...  相似文献   

17.
18.
19.
在对现有交通量预测方法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成分分析形成区域代表交通量的方法,并在实际公路网规划工作中得到了应用,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对现有交通量预测的方法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利用主成分分析形成区域代表交通量的方法,并在实际公路网规划工作中得到了应用,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