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长三角城市群为分析对象,通过分析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城市群的城镇体系、社会经济和综合交通的发展现状,梳理长三角城市群综合交通发展中的问题,结合全球城市群综合交通发展趋势,展望长三角协同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及综合交通网络的美好前景,并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长三角铁路发展扫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加快,铁路建设也随之加快步伐。“十一五”期间,长三角铁路网将建成“一个网络、五大通道、三个中心”的路网布局。其中,沪宁、宁杭和沪杭甬城际铁路的客运专线将组成长三角新型快速客运网络,并与其他交通方式共同组成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可以预计不远的将来,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的“1~2小时交通圈”将呈现在我们眼前。  相似文献   

3.
上海"十三五"交通建设与发展对于上海在"十三五"期末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国际大都市、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发挥核心作用,推动中华民族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一、上海交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与新要求"十三五"期间,上海交通行业面临一系列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行业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将进一步增强。一是适应"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要求,提升全球枢纽地位。上海交通在服务和对接  相似文献   

4.
《交通标准化》2009,(2):103-103
会展描述:作为世界著名交通工程展览品牌,Intertraffic(国际交通工程技术与设施展览会)继2008年在北京成功举办后,交通部科学研究院科技交流中心再度携手荷兰RAI公司举办“2009上海国际交通工程技术与设施展览会乞预计展出规模在15000m^2,国际展商将接近50%。本届展会将为我国特别是长三角地区交通工程技术和设施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5.
《交通标准化》2009,(4):123-123
会展描述:作为世界著名交通工程展览品牌,Intertraffic(国际交通工程技术与设施展览会)继2008年在北京成功举办后,交通部科学研究院科技交流中心再度携手荷兰RAI公司举办“2009上海国际交通工程技术与设施展览会乞预计展出规模在15000m2,国际展商将接近50%。本届展会将为我国特别是长三角地区交通工程技术和设施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对加快我国交通工程领域内的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展览时间:2009年9月22日-2009年9月24日会展场馆:上海光大会展中心会展描述:上海临江濒海,已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窗口。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强化了上海作为国内外交通  相似文献   

7.
上海综合交通格局的构建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综合交通发展形势和需求预测(一)综合交通发展环境判断1.WTO全面放开,长三角互联互动,客贷运吞吐量快速增长“十一五”期间,签订的WTO保护性条款大多将到期,中国面临全球产业的冲击和考验。届时,规模更大的国际贸易和人员交流将在上海形成,引发交通流量激增和物流结构多样化演变。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上海世博客流、综合对外交通和世博客流对浙江要求的情况介绍,分析浙江交通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浙江轨道交通的建设步伐。构筑高度协同的长三角。大家园”交通圈的三点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9.
为编制好上海"十三五"综合交通规划,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列出5个议题:一是如何构建世界一流水准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支撑上海成为全球城市?二是"十三五"综合交通规划如何与修编中的上海总体规划确定城市发展方向、结构、形态、布局和城市更新良性互动、相互促进?三是上海综合交通规划如何与长三角、长江流域经济带通盘考虑,促进区域经济和长三角城市群、长江流域经济带发展?四是互联网、车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高新技术如何在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应用?五是怎样建设低碳、绿色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于2014年9月15日,召开"十三五"上海综合交通规划编制若干重大问题研讨会,邀请专家围绕议题,从不同的视野、层面畅所欲言。现将专家们的发言摘要刊登,以飨读者。也希望广大读者来稿发表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交通标准化》2008,(24):107-107
展览时间:2009年3月18日-2009年3月20日 会展场馆:上海展览中心 会展描述:作为世界著名交通工程展览品牌,Intertraffic(国际交通工程技术与设施展览会)继2008年在北京成功举办后,交通部科学研究院科技交流中心再度携手荷兰RAI公司举办“2009上海国际交通工程技术与设施展览会”。预计展出规模在15000m^2,国际展商将接近50%。本届展会将为我国特别是长三角地区交通工程技术和设施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对加快我国交通工程领域内的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轨道交通》2006,(2):17-17
“我们离上海的距离只有1支烟的工夫了!”浙江省嘉兴市发改委的一位人士说,嘉兴的价值将会因为磁悬浮交通而被“重新发现”。杭州的一些开发商已在利用一个新的“卖点”:1小时往返沪、杭,杭州的房价与上海的差距还会大吗?一些区域经济研究者甚至预言,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圈的传统格局将会改变,皆因磁悬浮铁路带来的“时空转换”。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长三角水路交通的绿色发展实施路径、形成全国跨区域水路交通绿色发展示范样本,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从能源消费结构优化、能效技术提升、基础设施保障、交通运输结构优化等多维度的通用路径对水路交通绿色发展进行了分析。经概算,若长三角水路交通实施清洁能源替代路径可有效实现节能减排。基于长三角水路交通绿色发展现有基础,探索研究了具有跨区域特征的、可实施的长三角水路交通绿色发展特色路径,以期为全国其他区域水路交通绿色发展提供可推广、可复制的示范样本。  相似文献   

13.
学会讯息     
1.市城科会举办城市建设论坛 2004年10月12日,上海城市与交通科学促进会在杭州举办了"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城市建设分论坛".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作为上海市城科会这个城市与交通学会群的学会之一,组织专家提交论文、参加大会,并就上海都市圈内涵及范围,杭州都市圈、宁波都市圈与上海都市圈之间的空间构成,上海与周边地区在水利、港口、生态环境、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及其接口建设等问题和与会专家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相似文献   

14.
一、湖州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背景态势分析 目前,长三角城市群以上海为主、宁杭为辅,形成沪宁、沪杭、宁杭三个城市发展轴,犹如三角形的三条边.其中,沪宁、沪杭"两条边"较强,沿线交通基础设施完善,城市连绵,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水平较高.宁杭"一条边"相对较弱,城市化明显滞后,城市规模小、密度低.为了使长三角成为名副其实的"金三角",必须加快宁杭城市带的发展.湖州作为宁杭线上的大城市,地处浙皖边境、太湖南岸.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湖州不仅是沟通江、浙、皖、沪三省一市的重要交通枢纽,而且是华东沿海城市与浙西、皖南山区之间的物流、人流通道,其经济与交通的"率先崛起"对于宁杭城市带的发展,将起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经济的发展是以交通的发展为先导,因此,长三角经济和交通的一体化大背景,必将对湖州城市经济和城市对外交通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  相似文献   

15.
正2018年1月6日,2017世界浙商上海论坛暨上海市浙江商会年会在上海中心大厦成功举办,沪浙两地相关领导和来自社会各界的学者、企业家共计1300余人出席,共话"使命与创新,助力长三角一体化深入发展",破题长三角大交通一体化,为长江经济带公益行动"点亮心灯"。浙江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冯飞寄语在沪浙商,继续弘扬新时代的浙商精神,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充分展示浙商良好形  相似文献   

16.
正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目前在国内是座综合交通功能最为齐全、设施规模最大、交通组织最为复杂的综合交通体,叠加了国家会展中心与长三角地区和市中心区域的交通联系、大虹桥地区对外交通和向心交通,以及区域内部交通沟通等诸多交通功能,其复杂程度可想而知。为此,市民们抱怨去虹桥枢纽跑错路、绕不回来、忘了车停在哪儿了、跑错航站楼的……各种离奇的情况时有发生。有困惑、必然会有比较。联想起浦东国际机场虽然  相似文献   

17.
《城市交通》2008,6(2):1-2
上海至南京、上海至杭州、南京至杭州的城际轨道交通,构成了长江三角洲城际轨道交通网的主骨架。沪宁、沪杭、宁杭城际铁路的相继开建,将使长三角地区实现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的“2小时交通圈”的构想逐渐变为现实。近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消息,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其中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18.
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谈高速公路一体化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交通系统不仅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脉,也是区域基础设施和产业整合的命脉。统筹区域城乡交通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整合现有交通资源,完善长三角都市圈省际公路交通网络,推动交通运输行业运营管理一体化改革,全面实现长三角高速公路网一体化,是长三角高速公路建设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一部由国家交通部牵头,苏浙沪两省一市联合编制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以下简称:长三角)现代化公路水路交通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已通过交通部专家组评审。今后长三角公路水路建设有了明确的战略目标。《纲要》规定,至2020年长三角公路网总里程将由目前的11.8万公里增至30万公里左右;长三角高速公路网作为  相似文献   

20.
交通一体化是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实施的支撑和保障。首先,从国家战略层面理解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意义以及新时代的新要求,并从长三角、国内、国际三个层次分析了长三角为何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其次,阐述了交通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指出一体化不是一样化、单一化,而是应差别化;高质量则要突出功能融合、存量优化、结构调整、生态友好等要求,进而提出了长三角交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以及上海市综合交通系统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思路。最后,聚焦《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关于交通的四方面任务,探讨推进规划实施需重点关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