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杭州地铁1号线滨康路站发现有浅层高压沼气。为了确保该工程地下连续墙的施工质量,经研究探索,通过增加导墙的厚度和深度,正式施工前通过地下连续墙的抓槽试验确定合适的泥浆指标,在地下连续墙内埋设排气管,在地下连续墙混凝土内添加气密剂,地下连续墙钢筋笼一次吊入等措施,保证槽壁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地下连续墙的施工质量,为今后类似工程施工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随着盾构向大直径、深埋方向发展,作为盾构隧道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盾构竖井施工难度也不断加大,尤其是处于城市中心区、周边环境复杂条件下的盾构始发竖井。北京地下直径线受地铁4号线宣武门车站标高限制,盾构始发竖井深度达到了30m,距天宁寺2号匝道桥近5m,围护结构采用41m深的地下连续墙(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3.
地下连续墙的接头设计与施工防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南京地铁1号线许府巷车站地下连续墙施工,分析比较连续墙接头设计的几种形式,总结接头施工中的防水措施和主体结构基坑开挖后接头漏水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西安地铁1号线浐河明挖车站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的探讨,系统地介绍了地下连续墙的导墙、连续墙分幅、泥浆制备、挖槽、钢筋笼加工与安装、接头处理、混凝土灌注等施工工艺及要点,可为同类工程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宁波轨道交通2号线汽车市场站—甬江北站明挖区间地下连续墙施工为背景,对地下连续墙在微承压水粉砂层采用3种不同方案进行成槽施工方案比选,最终选用在微承压水粉砂层进行降水成槽施工方案,并对地下连续墙在微承压水粉砂层中的降水成槽施工方法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
沈阳地铁1号线东中街站—滂江街站区间位于沈阳市大东区沈海立交桥南端,区间起讫里程为DK18+863.51~DK20+388.550,左线全长1 526.548 m,右线全长1 525.04 m,采用盾构法施工。区间左线隧道需要下穿220 kV热顺甲乙线第12、13、14号线杆塔,线杆塔为耐张钢管杆,基础为人工挖孔桩基础。主要对该区间盾构下穿高压线杆加固塔施工方案进行介绍。对高压线杆塔进行加固的可行方案有:局部水平冻结方案,浅基础加固方案,桩基础过桥方案,经比选决定采用浅基础加固方案。通过对原线杆塔基础从地表采取加固措施,并从盾构掘进角度采取可靠的施工措施,最终达到了确保电力线路安全运行和地铁隧道安全掘进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以宁波地铁1号线一期某地铁车站深基坑地下连续墙变形监测数据为基础,研究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地下连续墙变形速率和累计变形的变化规律,分析地下连续墙的变形特征及不同开挖工况下累计变形所占比例,并据此提出施工控制措施,以期为后续同类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超深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天津市地铁2号线为例,浅谈天津地区富水软土地质条件下超深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文章从成槽机械的选择、泥浆的控制、地连墙接头形式的选择以及钢筋笼的施工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说明,从经济、安全的角度出发,运用合理的施工方法解决超深地下连续墙施工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9.
基于杭州地铁6号线火车东站项目,分析了超深地铁车站盾构机接收的风险,提出了地下连续墙单侧玻璃纤维筋优化方案.以现场试验和数值计算为基础,采取了地下连续墙幅宽调整、钢筋笼合理分节、玻璃纤维筋卡扣连接和吊装方案优化等措施,探讨了超深超厚玻璃纤维筋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技术要点,并阐述了盾构磨除墙参数的选取.工程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单侧玻璃纤维筋技术成功应用于超深地铁车站地下连续墙盾构接收洞口,既保证了超深基坑盾构接收掌子面稳定性,又隔断了承压水层,减小了因端头加固施工质量不可控导致的接收风险.  相似文献   

10.
基于杭州地铁6号线火车东站项目,分析了超深地铁车站盾构机接收的风险,提出了地下连续墙单侧玻璃纤维筋优化方案.以现场试验和数值计算为基础,采取了地下连续墙幅宽调整、钢筋笼合理分节、玻璃纤维筋卡扣连接和吊装方案优化等措施,探讨了超深超厚玻璃纤维筋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技术要点,并阐述了盾构磨除墙参数的选取.工程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单侧玻璃纤维筋技术成功应用于超深地铁车站地下连续墙盾构接收洞口,既保证了超深基坑盾构接收掌子面稳定性,又隔断了承压水层,减小了因端头加固施工质量不可控导致的接收风险.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及地下空间工程的迅速发展,深大型基坑工程开始不断涌现,该类基坑主要有开挖深度深,开挖面积大等特点。地下连续墙作为富水、自稳性差地层基坑的主要支护形式,其围护嵌入深度也随着深大型基坑的出现而越来越深。依托昆明轨道交通4号线火车北站工程,阐述护壁泥浆作用机理,并通过现场试验分析研究聚合物泥浆在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控制槽壁稳定性的作用。火车北站工程地下连续墙最深达70 m,厚度为1.5m,在国内同等宽度的地下连续墙中深度尚属首例。研究成果表明,聚丙烯酸钠泥浆在类似地下连续墙施工中具有良好的护壁性能,这对类似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槽壁稳定性控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砂质粉土地层在连续墙成槽施工时容易产生坍塌现象,不仅造成地下连续墙自身质量差,而且影响后期主体结构施工进度、质量。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市行政中心站采用明挖法施工,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施工需穿越不良地质(19m厚砂质粉土层),在徐州地区尚属首例。针对该地质情况,从施工工艺、施工设备选型、泥浆护壁、土体改良等方面介绍了地下连续墙穿越砂质粉土层的施工技术,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期对类似工程设计与施工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含锚索粉细砂地质条件下同步进行锚索破除以及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时,极易引起槽壁坍塌现象。本文以昆明轨道交通5号线怡心桥站为背景,通过前期采用旋喷桩加固槽壁及旋挖钻破除锚索等措施先行破除锚索,减小了锚索破除过程中对槽壁土体的扰动;后期成槽施工过程中通过调整泥浆性能指标、合理选用施工机具等措施,不但提高了地下连续墙成槽质量,同时有效地抑制了成槽过程中塌孔现象的发生。这为今后类似条件下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地铁车站深基坑地下连续墙变形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上海、苏州等东南沿海软土地区深基坑围护大多采用地下连续墙结构,地下连续墙结构在开挖过程中的变形大小与变形规律直接关系到基坑的安全。根据上海地铁7号线杨高南路车站基坑的监测数据及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地下连续墙的变形特征,发现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变形符合时空效应规律,围护结构变形速率及大小与分步开挖的空间尺寸及挡墙暴露时间密切相关;围护结构在基底附近达到最大值,增加围护结构厚度对控制其变形效果显著;监测数据显示围护结构变形受施工因素影响较大,施工中应重点从优化施工组织方面控制墙体变形。  相似文献   

15.
超深地下连续墙面临成槽时间长、施工难度大、槽壁稳定差等难题,成槽施工对地层扰动较大。依托宁波轨道交通3号线儿童公园站基坑工程,采用铣槽机成槽技术,展开110$m超深地下连续墙现场试验,重点监测槽壁变形和周围土层沉降。此外,采用三维有限元模拟铣槽机成槽施工过程,进一步研究成槽引起的槽壁变形和地表沉降规律。研究成果可为超深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中槽壁的稳定性与墙体竖直度控制,以及地表沉降控制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结合浐河站地下连续墙施工实例,从工程概况、具体施工方案、劳动力设备配置、施工进度、质量保证措施等方面介绍了湿陷性黄土地区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7.
北京地铁8号线是一条由北向南贯穿北京城的轨道交通线,分一期、二期、三期及北延线4段实施。其中,三期工程处于富水地层的车站围护结构大多采用地下连续墙,开挖难度大,成槽施工成为制约施工进度的关键环节。选取某车站10幅地下连续墙,结合现场实际施工情况,对连续墙成槽过程中采用的两钻一抓、抓铣结合2种不同工艺进行比较,选取高效、合理的成槽工艺及设备配置,为后续类似条件下地下连续墙施工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天津文化中心交通枢纽工程地铁Z1线,采用地下连续墙作围护结构,具有墙体深度大、穿越砂层厚度大、地下水位高等特点。而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槽段接头是地下连续墙施工中的关键部位,因此,控制好地下连续墙接头质量是保证基坑开挖顺利进行的关键。根据技术规范和工程经验,本项目选定了工字钢板接头,辅以砂袋回填及锁口管防绕流,采取多种施工措施实现了对接头质量的严格控制,并对接头渗漏水处理提出了解决措施,从而有效保证了后续施工工艺进行。  相似文献   

19.
广深港客运专线深圳市福田车站位于深圳市福田区市民中心,周边超高层建筑物林立,基坑开挖深度大,平均深达32m。为确保周边建筑物和基坑安全,围护结构采用超深超宽的地下连续墙,超深超宽连续墙单幅体量大,入岩多,施工难度大,阐述超深超宽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流程、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0.
叶辉 《铁道勘察》2006,32(2):65-68
结合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西延伸工程虹桥临空园区站地下连续墙施工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深基坑工程中地下连续墙渗漏集中发生的部位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如何有效地防止连续墙渗漏水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