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连惠亮 《铁道车辆》2007,45(10):34-34,41
为了确保货物列车制动故障能够得到及时修复,各货车列检所均需按《铁路货车运用维修规程》的要求进行列车制动机性能试验。为此,原山海关车辆段结合多年列检作业的经验研制了HWKSF-1型货物列车微控集中试风系统,并在原山海关车辆段列检车间投入正式使用。  相似文献   

2.
李凤山 《铁道车辆》2008,46(3):32-33
2006年铁道部推广使用的列车车辆制动试验监测装置,符合铁路列车制动机试验在机车供风或地下风管路供风工况下尾部风压全部试验和简略试验的技术要求,是监控列检试风作业、提高试风作业质量、消除列车制动故障的重要监测设备.  相似文献   

3.
列车制动故障是目前干扰铁路运输秩序的惯性故障之一,随着货物列车提速与重载的全面实施,列车制动故障越来越引起铁路运营部门的关注,按照铁道部《铁路货车运用维修规程》、北京铁路局《行车组织规则》的规定,当前列检试风设备已经无法适应现场试风作业的要求,不能进行500/600kPa之间转换;不能以尾部风压作为试风判定标准,为此,北京铁路局丰台车辆段研究开发了双供制式微控列车试验系统,解决了电控大闸列首风压与无线风压监测仪列尾风压之间的压差,实现了铁路新的列车制动试验最新标准和技术要求,满足当前现场试风作业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货车安全工作面临严峻考验,要统一思想,采取措施,强化货车安全工作。货车装备保障能力的提升、货车提速重载配套技术的发展、新工艺和新装备的应用、重点技术的攻关等推进了货车装备技术现代化。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整体提升了铁路货车装备水平。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后,货车运用工作在列车运行速度、列车载重、列检作业时间、作业方式等方面出现了新的变化。通过建立货车运用规章制度保障体系、质量保障体系、监测监控保障体系、故障应急处置保障体系、人才保障体系、检查责任落实保障体系、铁路货车爱车联控保障体系,实现货车安全的长治久安,确保第六次大面积提速持续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TG/CL113—2010《铁路货车运用维修规程》货物列车制动机试验中,全部试验和持续一定时间的保压试验各项点的功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本着与原规定中试验方法功能一致、不降低指标要求、不遗漏检查项点、精简重复检查项目、提高作业效率的原则,提出了优化方案。试验台和列检作业场现车对比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优化方案具备与原规定相同的检查功能,试验结果基本一致,缩短了列检作业时间。优化方案已纳入TG/CL113—2018《铁路货车运用维修规程》。  相似文献   

6.
针对铁路货车列检作业工作效率低、检车员劳动强度大的缺点,设计开发铁路货车列检作业手持机系统。货车列检手持机系统采用Browser/Server方式,前台采用Java开发,后台采用Oracle,现场采用有线和无线局域网相结合的方式,实现5T系统、车号自动识别系统、列检HMIS服务器及列检手持机的数据共享。  相似文献   

7.
浅议提速和重载货车制动技术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迎春 《铁道车辆》2005,43(3):26-28
结合当前铁路货车提速和重载的发展方向,从理论上展望了铁路提速和重载货车制动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自主研发机车用JC120型高摩擦系数合成闸片,该型闸片经23t轴重及25t轴重机车运行试验,结果达到机车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装车运行试验约22万km拆检制动盘及闸片表面状态良好,磨耗很少,但随运行工况的变化及运行里程的延长,也相继存在少许金属镶嵌、盘面黑斑等缺陷,经进一步改进、提高,这些问题都得到圆满解决.现该闸片已经装车运行50万km,并经过两次提速货车120 km/h可靠性试验考验,证明能够满足120 km/h级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的制动要求,能保证行车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利用车统-14记录的列检作业场技检作业相关信息,调取了10天内全路列检作业场相关数据,并对"中转"和"到达"列检作业,根据首尾车号和时间,匹配出前次列检作业信息;利用货车运行里程统计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货车运行轨迹等信息,统计每次列检作业距前次列检作业车辆运行里程,文中一共得到10天内全路列检作业场81 204条列检作业距前次列检运行里程的计算结果。在此基础上,按列检编码和列检所分类进行统计分析。还提出列检生产布局调整的原则:优先调整距前次列检作业平均距离短,且列检作业数量少的列检作业场。依照特等列检作业场、一级列检作业场、二级列检作业场重要性不同,提出不同的优化原则,得到列检作业场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为了满足铁路货车提速、重载的需要,提出了无源电子标签和机械结构相结合的检测方案,以对铁路货车制动系统实施动态监控,及时发现故障,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铁路货车技术装备的快速发展,以及大秦线重载、提速、长交路运输格局的形成,给传统的列检作业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货车运用安全保障能力与运输安全需要的矛盾、列检作业布局与运输效率需要的矛盾、列检作业方式与货车装备现代化需要的矛盾日益突出,迫切需要系统地研究重载运输条件下货车运用安全与监控工作,全面构建大秦线重载运输货车运用安全管理体系,已成为铁路运输及货车运用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铁路货车制动管系的质量,对铁路货车制动管系检修进行了调研,重点对制动管系单车试验器性能、检修工艺要求和设计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郑州铁路局嘉峰货车列检作业场技检作业方式调整为"人机分工"方案的可行性分析与评估,阐述了列检安装货车故障轨边图像检测系统(TFDS)给货车列检作业方式带来的机遇和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14.
通过计算和试验,对铁路货车提速转向架组合式制动梁缓解不良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影响因素和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5.
繁忙干线开行重载快运列车的制动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重载快运货车制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繁忙干线上5 000t级重载列车提速至120 km/h对制动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货车列检“人机分工”作业方式的推行,传统的货车列检劳动组织已不能满足作业方式转变的需要.探索改革货车列检劳动组织、全面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提高车辆检修质量、促进减员增效、更好地适应铁路改革发展的需要等工作,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全新而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列车提速与列车制动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也就是说在考虑提高列车速度的同时,必须考虑列车的制动问题,使列车既要跑得快,又要停得住。列车速度上去了,制动问题未解决,必将制约速度的提高。跑得快,停不住,必然会闯下大祸。 早期的制动 刚有铁路的时候,铁路工程师首先关心的是要制造出以适当的速度牵引装载货物车辆的机车,制动问题是第二位的。但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开始利用信号,在更小的运行间隔内控制列车,信号工程师就提醒机车车辆工程师——“提高机车速度的权力取决于你们能够控制机车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王凤和 《铁道车辆》2003,41(12):30-32
根据新造铁路货车制动系统在低温试验中发现的问题,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对策,并就今后如何提高货车制动系统修造质量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铁路货车高速重载造成制动梁等配件损耗日趋严重,对加修后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以前的制动梁等配件的拉力试验采用风动试验,体积较大,保压性能不稳定,试验品种单一。为了更好地落实检修工艺,保证制动梁、各种拉杆及拉链等配件检修质量,以保证行车安全,需要研制开发货车制动梁综合拉力试验台。  相似文献   

20.
货车提速的关键在于能适应提速运行的转向架,交叉支撑转向架便应运而生。随着铁路货车向高速、重载的方向发展,交叉支撑转向架货车不断增加,但该型转向架上新增设的交叉杆也逐渐暴露出一些缺陷和不足。在2006年1年的运营实践中,笔者收集了大量的现场资料以分析交叉支撑装置的故障种类及其原因,并探究列检检车时的检查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