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针对钢轨焊接接头感应正火工艺中出现焊接接头硬度不均匀现象,通过对焊接接头硬度数据分析,改进热处理设备的喷风结构,控制加热温度与喷风冷却时间,制定了线上U71Mn钢轨的闪光焊焊后正火工艺.重点对正火工艺中难于满足的硬度要求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正火工艺大幅提高了闪光焊焊接接头的硬度和韧塑性能,满足了无缝线路钢轨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
中频加热电源是感应加热的关键设备之一,适用于金属透热、表面淬火等热处理工艺。该技术在钢轨热处理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的优点是加热效率高,速度快,可控性好以及易于尖端机械化和自动化等。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基材及感应热处理后的60D40钢轨轨顶面表面布氏硬度、脱碳层深度、金相组织等项目试验检测,对比实验室布氏硬度计与便携式里氏硬度计测试的钢轨轨顶面表面布氏硬度值。从硬度计的检测原理、实际使用条件及金相组织着手分析布氏硬度值差异。试验结果表明,感应热处理表面硬度试样轨顶面磨削0.1 mm后便携式硬度计测得值比实验室台式布氏硬度计少21 HBW,轨顶面磨削0.2 mm、0.3 mm、0.4 mm、0.5 mm与1 mm台式硬度计测得值高于便携式硬度计10 HBW;轨头不同磨削量纵向金相组织与横断面脱碳层深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一种曲轴感应热处理的新工艺,该工艺不同于常规的工艺,曲轴不旋转.与传统的感应淬火设备的操作相比较,本文概述了该项新静态方法的技术优点,即节约成本和空间.  相似文献   

5.
50钢车轴热处理生产用燃料由煤气改为天然气,对热处理工艺进行了改进试验和验证,确保了50钢车轴的热处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根据斯里兰卡动车组车轮技术要求,通过分析热处理工艺和机加工工艺,提出了车轮热处理及机加工的部分参数和工艺方案,最终生产出合格车轮。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钢轨热处理的发展历程和国内钢轨在线热处理生产工艺现状及研究进展.论述了压缩空气,以风淬为热处理介质的淬火机工艺布局,提出了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通过在线热处理得到的珠光体钢轨强韧性原理和贝氏体钢轨不同热处理工艺的性能分析两种热处理钢轨的生产和服役现状.  相似文献   

8.
50钢车轴热处理生产线及其工艺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50钢车轴热处理生产线的工艺布局及其工艺特点,论述了50钢车轴热处理生产线的生产过程,并对炉子的工艺性能进行了检验,证明该生产线适合于50钢车轴的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9.
张银凤 《铁道机车车辆》2011,31(Z1):371-373
柴油机弹性联轴器花键轴啮蚀严重,用中频感应淬火工艺代替原渗氮工艺,改进淬火设备,设计新的淬火感应器,进行多种淬火工艺试验,优选出最佳工艺并应用.解决了花键轴中频感应淬火的关键技术,使花键轴中频感应淬火工艺代替原渗氮工艺顺利实现,目前已装车运用.  相似文献   

10.
渗碳强化齿轮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但由于渗碳淬火齿轮工序复杂,齿轮的热处理变形已成为阻碍其使用的重要因素。通过对生产现场中的渗碳淬火齿轮热处理变形进行分析,针对齿轮的热处理工艺参数、装炉以及摆放方式,提出了有效的热处理变形控制手段。  相似文献   

11.
主要介绍了大轴重铁路用LZ45CrV车轴热处理工艺。通过对1次正火加回火和2次正火加回火热处理后车轴金相和力学性能的对比分析,制定出合理的热处理方案,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频感应加热设备故障率高,效率低现象,介绍了用微电子数字电路改造高频感应加热设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铁路机车车辆工业用热处理数据库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Visual Foxpro编程,建立了铁路机车车辆关键零部件热处理数据库系统(HTMIS)。在该系统中,可查询到机车车辆关键零部件在国内外铁路行业所用的材料、热处理、工艺、达到的性能、可能出现的缺陷及其原因和预防补救措施,系统还包括常用材料和热处理标准方面的数据,并且有扩充删除、打印等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前货车制动梁生产时采用的传统加热方法,存在易使制动梁坯料局部过热而出现魏氏组织的问题,因此设计L-B型组合式制动梁中频电源热处理系统。该系统由中频电源、感应加热器、红外线温度传感器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等组成,通过工控机设置相应运行参数,PLC启动中频电源,感应加热器对制动梁坯料进行加热,红外线温度传感器检测制动梁坯料的温度,采用模糊PID(比例-积分-微分)温度控制策略增强了系统对负载变化和外界干扰的适应性,通过PID控制器控制中频电源的电压,实现对制动梁坯料加热温度的精确控制。该系统在制动梁生产线的应用情况表明:该系统能够精确地将制动梁坯料的加热温度控制在(950±10)℃的范围内;制动梁的各项技术指标均能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5.
50钢车轴热处理局部粗晶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50钢车轴热处理后产生局部粗晶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从锻造、热处理工艺等方面消除粗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俞喆  张银花  周清跃 《铁道建筑》2012,(10):130-132
钢轨经闪光焊焊接以后,焊缝区域脆性增大,影响到无缝线路的使用性能和寿命,因而需进行焊后热处理。针对U75V钢轨采用连铸技术后与以往模铸生产时性能的差别,对其接头焊后热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最佳工艺参数:感应加热温度(880±20)℃,加热时间>120 s,喷风压力0.12~0.15MPa,喷风时间150 s。此时接头全断面平均冲击功23.5 J,接头轨面硬度与母材的比值为0.975,轨底侧晶粒度9级,焊接接头的性能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高速铁路道岔尖轨制造工艺中,国外用特种断面钢轨整体热处理后,再加工成尖轨;国内用成型尖轨进行热处理的方法,两种工艺各有利弊。本文介绍了道岔热处理采用道岔尖轨非工作面预留,轨底预热和轨头加热相结合的新工艺,降低了轨头与轨底的温差,解决了尖轨热处理过程中上弓变形大、尖轨小断面热处理质量不稳定、与基本轨密贴差的技术难题。道岔尖轨性能指标达到了客专道岔尖轨热处理规定的技术指标,能够满足高速客运专线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8.
结合生产实际,为稳定产品质量,对组合式斜楔的热处理工艺的优化改进提出了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了改善钢轨焊接接头的性能,以减小热处理加热时轨头与轨脚温度差为优化目标,通过试验分析了热处理加热感应器的形状、加热温度、频率、功率等对轨头与轨脚温度差的影响,发现合适的感应器形状是优化工艺的基础,并提出了在单频加热条件下合理的感应器形状、最优的加热工艺参数。应用优化后的工装和工艺对接头进行热处理,热处理后焊接接头的热影响区完全覆盖了原焊接热影响区,接头显微组织、晶粒度等力学性能得到了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内铁路工厂及弹簧厂对螺旋压缩弹簧热处理主要采用2种工艺:一种是利用卷制余热直接淬火;另一种是弹簧热成形完全冷却后再进行热处理.本文运用光学金相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分别对这2种工艺生产的弹簧金相组织进行了分析研究,进一步揭示了这2种工艺的优缺点,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