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压实度自动检测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在现有压实检测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振动轮-土壤系统的力学模型,建立了相应的运动方程.通过仿真,得到了振动加速度与土壤刚度和阻尼的关系,据此提出通过检测振动轮振动加速度间接反映土壤压实状况的压实度自动检测原理,开发、研制了自动检测系统并应用于工程实践,实测结果验证了振动加速度与土壤压实度之间的强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路基压实度在线监测以提高压实作业效率,研究了振动压路机与路基土之间的动力学关系,建立了路基振动压实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了用振动轮垂直加速度有效值表示路基压实度的技术和方法。研究表明:垂直振动加速度与路基土的刚度正相关,与其阻尼负相关。现场试验得到了路基土的压实度与振动轮垂直加速度有效值之间的回归公式和相关系数,并提出了路基压实度在线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振动压路机压实特性及振动轮与土壤动态响应关系,利用ABAQUS建立了"振动轮-土壤"有限元模型,讨论了Mohr-Coulomb模型和线性Drucker-Prager模型间的关系及适用条件,分析了振动轮下土壤应力分布特性及土壤参数对振动轮动态响应的影响,并对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当摩擦角≤22°时,土体单元应当用Drucker-Prager模型;当摩擦角22°时,土体单元应当用Mohr-Coulomb模型。土壤的竖向应力沿着振动轮轴向呈对称分布,在振动轮行进方向沿着前进方向偏移,且竖向应力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快速降低。在振动压路机合理工况内,保持工作参数不变,振动压路机振动轮垂直加速度有效值随着压实遍数增加,模型基本正确,得到了压实度与加速度有效值的回归方程,为新型压实度监测系统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4.
弱盐渍土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氯盐型弱盐渍土的路用性能(回弹模量和CBR),试件采用静压法和振动成型法,振动成型能较好地模拟现场振动压实的特点。分析了压实盐渍土路用性能与振动加速度、干密度、含水率、压实度等物理指标之间的关系,对试件在未浸水与浸水情况下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了弱盐渍土作为路堤填料的可行性。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压实盐渍土路用性能与振动加速度、干密度、含水率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拟合关系式;在压实度满足要求的情况下,试件CBR值与回弹模量均能满足规范要求,弱盐渍土可用作路堤(路床)填料,建议盐渍土路堤的压实度应不小于95%,且标准密度采用振动压实试验,振动加速度宜控制在40~45 m/s^2。  相似文献   

5.
为能实时连续检测沥青混合料路面压实度,采用振动压实过程中的加速度有效值作为沥青路面压实度的主要计算参数;基于Labview虚拟仪器建立振动压实连续检测系统,拟合分析实测加速度不同周期数据,并与现场实验压实度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计算连续检测0.4 s内的加速度有效值可作为沥青混合料路面压实度的主要参数,为研究混合料振动压实连续检测系统提供理论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前,新建铁路客运专线路基压实检测速度较慢,对后续施工影响较大.结合武广客运专线路基压实过程,运用WS-5922数据采集仪和安装在振动压路机振动轮轴上的加速度传感器,实时采集碾压过程中压路机的振动加速度,分析振动压路机振动加速度与路基压实质量力学指标Ev2,K30,Evd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对B组填料,当振动平均加速度大于3m/s^2时,路基基床底层压实质量符合现行规范的指标要求,据此提出了基于振动压路机振动加速度的动态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路面压实度的实时检测,通过分析振动压实模型,得出可通过采集并分析振动轮加速度信号变化规律来表征压实质量。利用搭建的信号采集系统测取振动加速度信号,并对其进行信号转换、放大、滤波处理后通过线性拟合得到振动加速度与实际压实度的线性关系,并利用LabView建立压实度实时检测系统,将结果呈现在计算机的测试软件中,从而实现路面压实度的实时检测。通过工程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以及实时检测系统的可靠性,为压实度检测方面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结构振动测试信号的神经网络映射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标准Leverlherg-Marquardt算法训练BP神经网络,建立起加速度时程与位移时程之间的非线性映射模型,从而实现加速度时程和对应时刻的位移时程的相互转换。建筑结构实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所建议的模型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采用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的方法,利用压路机名义振幅、土壤压实度、铺层沉降量3个参数,对同吨位垂直振动压路机与圆周振动压路机的压实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圆周振动压路机,同吨位垂直振动压路机高幅振动时名义振幅增大17%,低幅振动时增大40%,且3层土壤压实度分别达到96.83%、92.62%、89.88%,6遍高幅压实后铺层的沉降量占到总累计沉降量的75%以上。垂直振动压路机能产生更大的压实激振力,压实影响深度大,且能以较少的压实遍数使土壤密实,压实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0.
利用神经网络建立土壤施肥模型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神经网络理论,对土壤施肥模型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小麦在同一农田重复进行种植试验,且每次施不同的肥料用量,最后选取丰产的数据作为实验样本,通过归一化把实验数据进行必要的处理。采用BP算法训练网络,对小麦产量和施肥量之间的映射关系进行了数逼近,建立了土壤施肥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实际数据验证,该模型的输出与实际肥料用量基本相符。将所建神经网络模型进行用于施肥量的预算,提出了预算精度并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柴油机气缸盖系统激励和响应信号的非线性特性,阐述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柴油机气缸压力识别方法.对测试的振动响应信号进行时域统计平均和低通滤波后,训练BP神经网络,利用自适应梯度下降算法,自适应调节学习速率,提高网络精度,识别柴油机气缸压力.结果表明,恢复出来的缸内压力信号和实测信号十分接近,该方法对柴油机的实时在线控制、监测和故障诊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欧阳帆 《交通标准化》2013,(12):133-136
在传统多种单项预测模型与组合预测方法的基础上,利用BP神经网络技术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在多个预测模型与实际数列之间建立一种非线性关系,对运量预测结果进行优化,以达到提高预测精度的目的.通过实例分析,表明这种经过BP神经网络优化后的预测模型,可一定程度上克服传统单个预测模型的部分局限性,提高预测精度,用于运量预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非线性有限元在振动压实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振动压路机在振动压实过程中,振动轮和土体之间存在复杂的动态相互作用.在ABAQUS中建立了振动压路机的振动轮-土体有限元模型,对振动压实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振动轮-土体有限元模型可以很好地仿真振动压实过程的非线性响应,为振动压路机的设计和压实效果的预测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应用BP神经网络来对路段短时交通流进行预测,预测精度和收敛速度都不是很理想,为了克服BP神经网络自身存在的非线性逼近缺陷,依据小波的时频域特征,将小波变换和BP神经网络结合起来,提出一种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短时交通流预测方法,给出了具体的网络学习算法,并结合实地调查数据进行了对比测试,分析结果证明了小波神经网络模型对短时交通流预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强夯施工对环境振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强夯法加固软弱地基时,其夯击能将以波的形式向外扩散,进而导致周围环境的振动.本文以半无限弹性体理论为基础,考察了瑞利波的径向振动量和竖向振动量沿地基深度的衰减特性,认为竖向振动量是引发环境安全的主要因素;通过现场实测,研究了强夯引起的自由场地地面振动加速度及振动速度随距离的衰减规律,并对隔振沟的隔振效果进行了测试研究.  相似文献   

16.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测是数据分析的基本任务之一,传统方法对非线性数据的预测不易找到简单而有效的模型,神经网络的产生为处理非线性问题提供了一条新途径。文中运用智能计算技术建立了BP网络模型。通过珠江三角洲天河水文站的水位预测结果表明,BP网络模型有较好的泛化能力,预测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17.
Dynamic compaction (DC) is an efficient soil improvement technique. The previous numerical studies mainly focus on the soil response of single location tamping, but ignore the soil compaction degree under multilocation tamping. In this study, a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multi-location tamping in granular soils is carried out using three-dimensional (3D) finite element model (FEM). The behaviors of the granular soils are described by means of the viscoplastic cap model. The constitutive relationship of the soils is implemented into LS-DYNA and is integrated with 3D FEM for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Then utilizing the field data from the previous studies, we investigate the soil compaction degree at different stages by a case of two basic patterns, and discuss the cause of soil response. Lastly, we evaluate the effect of construction parameters on soil compacti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vious tamping affects the soil compaction degree beneath the adjacent tamping location, and the effect is greater near the side of previous location. Meanwhile, the soil compaction degree around the existing tamping crater weakens due to the adjacent tamping. Moreover, the rational selection of DC construction parameters can improve the soil compaction degree, and some hints on the effect of soil compaction are given.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主动悬架减振性能和馈能特性在不同等级路面适应性较差的问题,建立了非线性电磁主动悬架模型;考虑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悬架簧上质量存在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主动悬架自适应滑模控制器;基于不同路面下悬架动力学响应数据,采用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算法识别路面等级,确定控制器目标系数,实现了主动悬架安全性和舒适性之间的协调;研究了电磁主...  相似文献   

19.
根据BP算法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对轴承振动测量的分析,得到故障诊断的方法。阐述BP神经网络应用于轴承故障的基本步骤,包括BP网络结构、状态编码、网络训练、模式识别以及诊断实例分析。指出了BP神经网络在轴承故障诊断中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