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从矿粉的加入比例、拌和顺序、原材料和沥青的加入方式等四个方面,论述了不同拌和设备对沥青混凝土拌和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水泥混凝土拌和设备添加剂自动控制系统是混凝土拌和设备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添加剂供给系统的功用是按施工配合比的设计要求,供给每批混凝土设定量的添加剂;而添加剂的数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和易性及施工效率。目前,国外及国内生产厂家制造的水泥混凝土搅拌...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行规范中手工拌和确定微表处混合料可拌和时间的不足,研发了稀浆混合料拌和仪。采用手工拌和与机械拌和的方式进行了稀浆混合料的拌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方式获得的可拌和时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机械拌和在试验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上优于手工拌和,建议采用机械拌和时的微表处混合料可拌和时间应大于150 s。最后,利用拌和仪分析了集料的洁净程度、外加剂、水泥剂量、用水量等因素对微表处混合料可拌和时间的影响,得出细集料亚甲蓝值对拌和时间影响显著,应尽可能的降低细集料含泥量;Al2(SO4)3对拌和时间的延长存在最大有效剂量,需根据实际确定;水泥用量对不同混合料体系拌和时间影响不同;水量对混合料的拌和状态的调节有限。  相似文献   

4.
连续式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具有生产效率高、能耗少、维修保养少、沥青用量控制准确、生产质量稳定等诸多优点,本文从双滚筒连续式拌和设备的概述出发,说明了配合比设计中连续式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与间歇式拌和设备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的区别,分析了影响连续式拌和设备拌制沥青混合料质量的因素,进而探讨沥青混合料生产质量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利用二次投料拌和的水泥砼,在保证砼强度的前提,可比一次投料拌和节约水泥用量。在水泥砼工程施工中,为了达到节约水泥,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施工单位已逐步采用了这种拌和工艺。本文针对二次投料拌和工艺及其砼配合比设计方法了初探。  相似文献   

6.
ASTEC沥青拌和设备的技术特点江苏省交通厅公路局沙海云ABTEC是美国一家生产沥青拌和机的专业公司,其沥青拌和设备有移动式、可搬迁式和固定式3种系列,各个系列中均有连续式拌和设备,而强制式间歇拌和设备则只有固定式一种。ASTEC沥青拌和设备各系列产...  相似文献   

7.
日工2000型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的使用铁道部第十一工程局二处陆峰铁道部第十一工程局1996年初进口了一台日工2000型沥青混凝土拌和站,为全自动电脑控制间歇式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生产能力160t/h。经安(阳)新(乡)高速公路一年多的使用,发现实际使...  相似文献   

8.
利用二次投料拌和的水泥砼。在保护砼强度的前提下,可比一次投料拌和节约水泥用量。在水泥砼工程施工中,为了达到节约水泥、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施工单位已逐步采用了这种拦和工艺。该文对二次投料拌和工艺及其砼配合比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庄祥麟 《公路》1991,(11):41-44
在高等级公路施工中,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以下简称拌和设备)是一个关键的设备。为了给使用者选用时提供一点帮助,本文就拌和设备的选型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供同行们参考。一、型式目前,在国内的高等级公路施工中,拌和设备宜选用间歇式而不宜选用连续式。使用间歇式,由于共计量精确,配合比、油石比均能可靠地保证,能保证所摊铺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所以,我们认为在高速公路施工中,拌和设备应选用间歇式。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目前稳定土路面拌和设备在技术上、运行过程中、维修保养、优缺点、成本控制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介绍了在实际工作中对其予以技术革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设计12组混凝土,其中,基准混凝土1组;陶泥取代水泥的混凝土4组,粉煤灰取代水泥的混凝土4组,取代量分别为10%,20%,30%,40%;陶泥和粉煤灰共同取代水泥的混凝土3组,取代量分别为10%(陶泥)+20%(粉煤灰),20%(陶泥)+10%(粉煤灰),20%(陶泥)+20%(粉煤灰).进行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陶泥降低了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随着陶泥取代水泥用量的增加,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呈下降趋势;相同取代量时,陶泥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低于粉煤灰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陶泥取代水泥量10%时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满足设计要求;随着陶泥掺量的增加,混凝土拌和物的黏聚性和保水性明显增强;可采用复掺粉煤灰的方法改善陶泥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中型沥青拌和设备采用燃烧煤粉加热的技术途径,并结合实例,分析了燃烧煤粉技术应用在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上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以花清高速公路SMA混合料拌和施工为例 ,结合SMA的结构特点、技术要求和拌和设备的性能特点分析了改性沥青制备 ,SMA拌和时间、温度、级配控制 ,木质纤维的添加等因素对SMA改性沥青混合料质量的影响 ;并提出相应的质量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4.
徐勍 《中外公路》2005,25(2):137-139
水泥粉煤灰稳定砂砾底基层拌和料级配合格率达到90%以上。方可控制好底基层质量。根据现场拌和料级配试验结果合格率只有67.7%。通过室内试验对影响拌和料级配原因进行了探讨,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到了如何提高拌和料级配合格率的技术参数。对确保工程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振动拌和与普通拌和技术,研究2种拌和方式对水泥稳定碎石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比2种拌和技术的拌缸设备、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拌和均匀性,以及对相同水泥剂量下2种拌和方式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达到规范要求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的水泥剂量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振动拌和构造较普通拌和更加合理;振动拌和方式下,无侧限抗压强度更高,水泥剂量降低率更大。  相似文献   

16.
鲍建新  杨广来 《公路》2003,(9):104-105
通过实施水泥混凝土集中拌和,简化施工程序,使混凝土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7.
以花清高速公路施工中改性SMA混合料拌和为例,分析了在搅拌设计拌和中,改性沥青制备,拌和时间,集料,沥青和混合料温度,混合料的级配精度,木质纤维的添加等因素对SMA改性沥青混合料质量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质量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8.
1996年,为承建新疆吐—乌—大高等级公路第四合同段工程任务,我公司引进了一台日本日工株式会社生产的UBD-1600型沥青混凝土拌和楼。该拌和楼在安装调试后一次性投料成功,为本合同段提供了大量优质拌和料,确保了该段路面面层的摊铺质量。日工UBD-1600型沥青混凝土拌和楼为积木模块式单元,拌和缸、计量仓、振动筛、除尘箱及控制室级配等均为独立的功能单元,可实现自动和手动控制,设计产量为120t/h,实际使用中可达到125~130t/h,其除尘系统的除尘效果也完全符合国家环保标准要求。1 厂址选择我公司承建的吐—乌—大高等级公路第四合同段地…  相似文献   

19.
北京加隆CL-D4000型沥青拌和设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加隆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是中国与加拿大的合资企业,目前主要生产CL系列模块式沥青拌合设备、CLS系列水泥拌和设备、CLW系列稳定土拌和设备等。其生产的CL-D4000型沥青混凝土拌和站主机性能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沥青混合料拌和流变特性、确定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以及合理选择拌和时间,使用自主研发的沥青混合料拌和流变仪确定了沥青混合料拌和的转折温度点,通过均匀能耗原则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时间,并通过转速-扭矩曲线斜率综合反映沥青混合料拌和流变特性。结果表明:固定拌和速度下,沥青混合料拌和扭矩随着拌和时间的增加呈变小的趋势。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范围取155℃~160℃,与施工技术规范的建议范围相一致。当角速度为6.28rad/s、频率为30Hz时,未加矿粉情况下AC-20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均匀能耗为1 910.7J,最佳拌和时间为80s。拌和转速和扭矩之间具有明显的线性关系,转速-扭矩曲线斜率越大,沥青混合料黏度越大,流变特性越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