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正东 《交通科技》2012,(5):118-121
针对京杭运河苏北段沿线低等级口门船闸规模较小、周边限制性因素较多、工程防洪等级较高、船闸设计水头较高且常水头与设计水头相近的特点,宝应船闸扩容改造工程中,通过合理进行平面布置,采用闸墙廊道短支孔分散输水系统,优化上下游引航道结构型式等工程措施,提高了船舶过闸效率,改善了船舶泊稳条件,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大吨位船舶的增多趋势不断加快,航道条件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造的船闸逐渐不能满足现有船舶过往的需要,对航道和船闸的安全带来了较多安全隐患。江苏省航道已经形成了航道网,并且形成了规划方案,芒稻河规划等级为三级。通过对芒稻船闸原设计规模和运行现状的搜集整理,分析船闸存在的诸多安全等方面的隐患以及与规划航道存在不匹配等问题,阐述了船闸扩容改造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在进行芒稻船闸改造工程上下游引航道水流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1∶50水工物理试验模型,重点研究了泄洪、排涝、调水等不同工况条件下上下游引航道整体范围内的流速、流态,提出引航道整体范围平面布置的工程方案,并试验论证其合理性及船舶航行和停泊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江苏省高邮运东船闸原有一线船闸处于超负荷状态开展扩容工程研究.从地形地貌、城市规划、投资成本,以及施工难易程度等方面对扩容工程闸位进行综合比较,优选出最佳闸位方案.  相似文献   

5.
为了合理确定船闸的船舶撞击力,采用瞬态动力分析方法对船闸闸室撞击力进行了计算研究。基于ABAQUS软件,建立船舶、护舷、闸室结构及周边土体三维动力有限元模型,考虑船侧橡胶护舷作用,对船舶撞击闸室进行瞬态动力分析,得到了撞击力与船舶排水量、撞击速度、撞击角度的变化规律,并对撞击力计算公式进行了拟合。研究结果表明:现有规范公式撞击力计算值偏小,低估了过闸船舶撞击力的影响;船舶撞击闸室的法向平均撞击力大小与船舶排水量的0.5次方、撞击速度的1次方、撞击角度的1.1次方成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6.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正式运行后,盐邵船闸上游长期处于高水位,闸室系船设施不能满足大型船舶高水位系缆要求。文中分析了过闸大型船舶的尺度、系缆特点,对船闸闸室结构安全进行验算,研究优化闸室高水位系船设施应急改造方案,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施工围堰是船闸施工过程中重要的环节,是船闸工程安全施工的前提和保障。船闸改造施工围堰方案要根据施工现场的水文、地质、施工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并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文中对运东船闸扩容工程现场施工围堰进行概述,介绍了施工围堰施工过程、工艺和措施,并明确施工的过程控制和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8.
汪瑶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5):112-115,243,244
该文以大治河西枢纽新建二线船闸工程为例,对船闸输水系统设计中的输水方式选择、灌泄水、船舶停泊条件、船闸通过能力等方面进行了设计分析.  相似文献   

9.
"十二五"以来,我国水运事业得到大力发展,江苏内河航道领域进入高速发展期。江苏内河航道发展受现有通航建筑物影响难以有效发挥运力,受国土资源紧张影响,新建船闸实施困难。在此背景下,规模逐步增加、新技术、新工艺普遍应用,原址扩容改造船闸逐渐增多。在干线航道船闸升级逐步完成情况下,口门、支流船闸逐渐成为运输瓶颈,支流船闸建设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0.
三峡船闸上游锚地监控管理系统的建设可以帮助提高船舶过闸效率,充分发挥三峡工程的通航效益。对三峡坝区的安全监管现状进行分析,设计了三峡船闸上游锚地监控管理系统的架构,根据系统主体需求对主要功能模块进行设计。该系统主要包括监控数据采集、通航环境信息发布、锚地状态动态监控和锚地业务管理等子系统。该系统可实现对三峡库区航道、船闸、码头和渡口等重点水域的监控。  相似文献   

11.
通过芒稻船闸扩容改造工程的基坑监测实例,围绕船闸深基坑及其周边临近建筑物、桥梁、防渗帷幕、围堰等结构物的变形观测和水位监测,介绍了船闸基坑监测的内容、方法、要点,以及数据整理。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内河航运中船闸整体通过能力,基于单航向且每个站点仅考虑一个船闸的情况,对同一条河流上的多个站点,建立了多站点航运协调调度模型,并在目标函数中引入船闸服务水平等级因子,提出了相邻船闸间的耦合约束。依据苏北运河上船舶的概率统计信息,设计了仿真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仿真结果显示,闸室平均面积利用率均高于80%,船舶平均等待时间均在3h以内,对应船闸服务水平达到二级。仿真结果表明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殷志权 《交通科技》2001,(2):56-57,62
1 工程概况 江苏省芒稻船闸位于江都镇西郊,建于1965年,是苏北京杭大运河入长江通道的复线船闸,亦是江都南水北调枢纽之一。上游引航道连芒稻河通京杭大运河,芒稻河承担着淮河流域及里下河地区旱时送水、涝时泄洪的重要作用。建闸时上游引航道底标高0.0 m(废黄河高程系,下同),底宽25 m,边坡坡比1∶3,5.0 m至8.5 m为干砌块石护坡,基本无系靠船设施。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通过船闸的船舶数量和吨位的增大,至1997年,船闸通过量已达1 200万 t,远远超过设计通过量。由于上游引航道水位变化频繁,加之系靠船设施不能满足现有船舶的停靠要求,因此对来往船舶的安全产生不利影响,沉船事故时有发生,船闸管理所管理的难度非常大。对此,船闸主管部门将上游引航道护坡改造列进“九五”计划中,并且于1998年首先将引航道右侧斜坡改造成直立式结构,工程总长200 m。工程总投资150万元。  相似文献   

14.
周庚  金生斌 《公路》2022,67(2):371-375
随着我国沿海和中部地区经济高速发展,公路客货运输量也在迅速增长,既有高速公路扩容已十分必要和迫切.但高速公路造价高昂,其扩容改造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制约扩容方案的影响因素往往也非常复杂.高速公路扩容一般优先选择原路拓宽,对新建复线方案应慎重选择.针对海南环岛高速公路大三亚路段,从多方面对其扩容方案进行论证,对类似项目有...  相似文献   

15.
王平  方海  张强 《世界桥梁》2012,(3):46-49
在介绍船舶撞击桥梁成因的基础上,分析桥梁防撞设施应达到的具体要求,并详细比较了现有的间接式、直接式防撞设施的特点与适用情况。基于现有桥梁基础防撞方案的局限性,经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提出了自浮式复合材料防撞方案。该方案采用自浮式复合材料防撞箱系统,其外壳为耐腐蚀性能强、弹性性能好的纤维复合材料,内部填充强度与刚度较大的纤维复合材料空心缠绕管,紧挨船舶撞击部位为纤维复合材料耗能缠绕管。该防撞设施可使船舶撞击力保持在可控范围内,确保大桥结构安全,同时还可有效减轻船舶受损程度,具有造价低、耐腐蚀、绿色环保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徐兵 《交通科技》2013,(6):122-124
根据我国20世纪60年代~80年代建造的广式船闸的结构特点,分析了船闸的平面尺度,研究了过闸船舶进出闸的运行方式,找出广式船闸闸门和闸首结构频繁被船舶碰撞受损的原因.提出在闸口应用导航墩来延长导航段长度,并优化导航墩设计方案,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期导读     
为了提高内河航运中船闸整体通过能力,基于单航向且每个站点仅考虑一个船闸的情况,对同一条河流上的多个站点,建立了多站点航运协调调度模型,并在目标函数中引入船闸服务水平等级因子,提出了相邻船闸间的耦合约束。依据苏北运河上船舶的概率统计信息,设计了仿真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  相似文献   

18.
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手机定位技术的新型船舶通过船闸模式,整个过闸系统的建设不涉及任何外场设备,只需船上安装一个存储船舶信息的电子标签。系统开发完成后,船闸不需要建设任何基础设施,便可实现快速部署和低成本推广,整个系统实现集中维护,船闸运行效率将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9.
以惠州港燃料油调和配送中心30万t级码头工程为例,分析了影响大型深水开敞式码头总平面布置的主要因素,如风、浪、流等自然条件,靠泊船型范围等,并对码头轴向的选取,系缆墩的布置,连接水域的布置等平面布置要点进行了分析.通过模型试验和现场观测等多种手段取得最优设计参数及平面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现有船舶操纵性预报方法的系统分析,指出了各自的优点与不足,继而从旋进系统方法论出发,对船舶操纵性预报进行了方法论上的探索,提出了基于旋进原则的船舶操纵性集成预报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